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穆峰——让4600年的龙山文化在“龙山味道”中焕发光彩


  

  【(片花)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很多人能做,但是却都没有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涉足农业,探索出一条值得关注的区域共用品牌发展之路——龙山文化弘扬到哪里,“龙山味道”就跟进到哪里;“龙山味道”推广到哪里,龙山文化就传播到哪里,让4600年的龙山文化在“龙山味道”中焕发光彩,目前成功孵化龙山贡米、龙山水豆腐等九个子品牌,带动品牌溢价30%以上。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山东龙阔动能转换科创孵化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穆峰,欢迎收听。】

1.png

  穆峰的故事,要从一块豆腐讲起。作为华夏先民的伟大发明,其做法大抵是以膏、卤或浆点化而成,但是穆峰从小喜食的一种龙山水豆腐,却是以天然井水点浆,他介绍说,在龙山街道办事处驻地,有两口相距不过三四米的神奇古井,一口路东,水甜美,可以泡豆磨浆,一口路西,被称为漤水井,不可饮用,做浆点出的龙山水豆腐却是浆细水多、质嫩不流、洁白如雪、富有弹性,口感醇厚,味道极佳,这是穆峰印象里天然的家乡味道,但是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接过这副豆腐挑子担到肩膀上,直到2017年,他遇到一位姓李的老匠人:

  【穆峰:因为这个老人他已经有60多岁了,这是他家的一个族谱,逐步打开,有4米多长,他是我们龙山一个村里做豆腐的老师傅。

  记者:李师傅族谱上记载了什么?

  穆峰:他就是说400多年前他家从山西迁到龙山来,世世代代做豆腐。但是他跟我说,往上看400年世世代代做豆腐,往下别说40年,再有14年,他这门手艺在我们这代人里就要丢了,当时他也是红着眼眶,一瞬间我就进入了一个场景,联想起《唐山大地震》徐帆的一句台词叫“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觉得我的心被揪了一下,就像我们的百脉泉在喷的时候,有什么稀奇的,但是他一旦停喷了的时候,他真正没了的时候,你再想把它找回来,那就麻烦大了。

  记者:你目前做的豆腐和李师傅家的豆腐有一些什么关系吗?

  穆峰:我们传承了很多的一些工艺,好的一些做法我们都会传承下来,但是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的创新。】

2.png

  时年28岁的穆峰已经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正在寻找能引燃自己创业激情,实现个人商业和社会价值的创业项目,龙山水豆腐就此入心,而他的衡量维度,却远不止一块豆腐。

  沿着时间的轴线往前推,1928年的春天,有个叫吴金鼎的27岁年轻人路过章丘,似乎也是不经意间一弯腰,他捡起一块汉代钱范,就此揭开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自此,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开始为世人所知。

  很多人把龙山看做一块内置华夏文明密码的神奇土地。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济南郡,郡置平陵即现在的龙山,始有济南之名,此后刘氏后裔13人相继为济南王。东汉末年,曹操在此任济南国相,政绩颇著,这里也是新帝王莽的出生之地,同时这片土地上还有传承了4600年神奇古井酿出的水豆腐、被乾隆赞为“龙米金汤”的龙山小米、自清朝末年便以 “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享誉四方的章丘平陵铁锅,这是先民对这片土地的馈赠,也是为当下设置的一道考题:各种珍贵文化遗存真迹俯拾皆是,却也都面临着困于博物馆内或者消失于民间的现实危机,而穆峰和他的团队给出的解题方式包括传承手工匠人工艺精华并标准化,与工大机器人山东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研制智能豆腐生产机,与浪潮集团打造基于大数据的质量追溯系统、与中科院国家杂粮首席科学家合作等等方式嫁接各种前沿力量赋能地方特产,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龙山水豆腐和龙山小米为样板,打造一系列“龙山味道”文化特色区域公用品牌,让4600年的龙山文化在“龙山味道”中焕发光彩:

  【穆峰:我觉得做豆腐这个项目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之初,就把很多关键的东西想清楚了。第一我们对标、我们要走的模式方向是谁?就是做豆制品行业的星巴克,把它做大,不能受地域限制,不能受行业限制、怎么突破这些壁垒?就是产品升级、项目升级、模式升级和产业升级,所以即便过程非常坎坷,非常艰难,但是我们方向非常的坚定。

  记者:你研发过程是用了多长时间?

  穆峰: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对我们的工艺和设备、器具进行传承、升级和创新,并标准化,这样就是无论煮着吃、炒着吃、炖着吃、拌着吃,口感都会非常的稳定,非常的好。但是豆腐毕竟是生鲜制品,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卖不远,导致产业就做不大,越做越小,最后就没了,一直2019年,我们联合哈工大机器人山东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了一个智能豆腐一体机,因为豆腐就是豆子加水,豆子可以走很远,水可以走很远,这样就解决了生鲜豆制品卖不远做不大的一个行业壁垒,我们一个战略定位就是不做大象做蚂蚁,豆制品这个行业,全国唯一一家上市企业是浙江的祖名,他也只是满足浙江区域的一个市场需求,因为他是做大项目、做工厂,效率高,能控制成本,但是他卖不远,我们不做工厂做工坊,不做大象做蚂蚁,就工厂能做到的,我们工坊都能做,我们像小蚂蚁一样在全国各地密密麻麻的布开,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疫情期间,他可能会影响到五星级酒店,但是影响不到这种做豆腐的、蒸馒头、做包子的,这种民生项目生命力是极强的,大象踩不死蚂蚁,它可以做到全国,它可以做到全世界,哪里有人需要的服务,我们都可以在哪里现做现卖给他吃。

  记者:目前咱的水豆腐市场推广到哪里?

  穆峰:我们在全国有300家加盟店,最远到了欧洲的匈牙利。

  记者:除了龙山水豆腐,其他的你比如说龙山小米,它和龙山水豆腐在推广的过程中,是类似的还是说是截然不一样的一个过程?

  穆峰:龙山小米它有8500年的种植历史,乾隆皇帝时期,我们平陵古城有一年一棵谷子长三颗谷穗,这是一个丰收的瑞兆和吉相,就吸引了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平陵、来到龙山,品尝了我们的小米之后感觉非常香,御赐“贡米金汤”,我说全国有4大贡米,但只有我们的龙山贡米是皇帝亲自来到这个地方,品尝了以后跟我们要的,但是近几十年来,因为种米过程非常繁琐,你又卖不出好的价钱来,所以种植规模就不断的衰减,几乎绝迹了。我们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我们请来了国内顶尖的粮豆专家,就是我们刁现民刁博士,然后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建立了我们博士专家工作站,用最好的种子在最古老的土地上,种出最具品质的龙山贡米。然后同时我们又与山东大学品牌研究中心进行了品牌包装和策划的升级,然后我们又拥抱5G时代,布局了我们的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保证我们米卖出一个好价钱,尤其是我们今年又和鲁商集团建立了一个合作,它帮我们整合了华北地区660家的统一银座、大润发、华联这样的一些商超系统,这样我们就实现了一个订单式农业的发展,今年我们的订单量能到30—40万斤,这样我们给种粮大户就吃了一颗定心丸,就是我们保底价收购,你能卖高价你可以出去卖,但是你卖不了的话,我保底6块6毛钱收购你的米,所以说预计我们明年的种植规模还能再扩大。

  记者:咱们现在的种植基地比如说涵盖了咱们这种地理标志产品的大概多大部分?

  穆峰:我们只是做了两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小米的种植面积有3000多亩,整个章丘目前种植规模在2万亩左右。】

  两年多时间,穆峰和他的团队放眼全国,提前布局,打造山东首家乡村振兴动能转换科创孵化基地,秉持“做产业就是做文化”、龙山文化弘扬到哪里,“龙山味道”就跟进到哪里;“龙山味道”推广到哪里,龙山文化就传播到哪里的方式,已经探索出一条值得关注的区域共用品牌发展之路,籍此成功孵化龙山黑陶、龙山贡米、龙山水豆腐、龙山树莓、黑麦、樱桃、四季章丘大葱、平陵城章丘铁锅等三大体系,九大子品牌,300多个品类的产品已经不断的走向全国,也迈向了世界,成功吸纳26家以智慧乡村、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检验检测相关的科创企业入驻,龙山味道”旗下各品牌产品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品牌溢价平均达到30%以上。穆峰说,区域共用品牌是一个宝藏,但是真正运营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穆锋:让文化走出博物馆,跟产业结合起来,要跟千家万户的父老乡亲的生活和收入结合起来,文化才能扎下根,才能真正活起来。

  记者:像咱用这种模式,是你们开创的,还是说有其他人也在这样一种?

  穆峰:我们这两年就走的很难,我们很希望有一个人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去走,但是我们请了很多的专家教授,山大的、省内的,新之航的,包括浙大、中国农科院,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启发,但是都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就是在探路,我们这两年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我们“龙山味道”,它就是好货严选。我们也提出来“三个要”的使命和目标。第一,我们就是要让龙山文化走出博物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第二,我们就是要在龙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用传统的工艺打造出最具特色的龙山味道。第三就是要做出产业来带动父老乡亲致富增收,这是我们的一个初心和使命,这两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整个龙山味道我们牢牢牢的抓住了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一个牛鼻子,通过打造品牌,助力产业振兴,带动扶老乡亲致富增收,因为我们理解的乡村振兴肯定不只是修修路、种种树、刷刷墙,它没有产业作为支撑,是很难美下去的。

  记者:咱们龙山味道和龙山文化,你是如何设计,让他们交相辉映的?

  穆峰:我们在龙山味道系列产品中,每一款产品都很巧妙的跟我们龙山文化进行了一个有效的融合。第一我们的龙山水豆腐,我们提炼了一个核心的品牌价值: 4600年龙山历史文化积淀,两口神奇的古井,才酿造了我们一块天生的豆腐,它都是文化的一个传承,再一个就是我们深加工的一些素食产品,我们叫它东坡素食,为什么叫东坡素食?就是因为我们一代大文豪苏东坡曾经纵马龙山,留下“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的千古佳句,在这品味了我们水豆腐以后,留下“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这样的一些诗篇,我们在包装和产品设计上,都进行了很巧妙的一个融合,大家在享用我们产品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我们龙山文化的魅力。还有我们在销售的过程中,比如我们有一个豆腐小哥,就是之前卖豆腐怎么卖?就是敲梆子,我们在店面中豆腐做出来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敲梆子的,我们还通过叫卖的方式,传播我们的文化,传递我们的信息。我们有一款龙山小米的礼盒,就把乾隆当年御赐贡米金汤的品牌故事进行了很好的一个融合,还有就是我们很多包装上的一些手绘,就是8500年前我们先民们滨水而居、磨石成斧、立木成弓、种植五谷的一些场景,包括我们还有在2200年前平陵古城济南国,曹操担任济南国相的时候,他颁布了一个通天志,我们都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3.png

  开发包括小米酒、小米醋、小米锅巴在内的90多种小米产品,为了传承传统工艺文化及振兴乡村产业而建立的小米体验馆、龙山水豆腐产业基地、黑陶体验馆、推出一系列研学产品,2020年四月份,他们与抖音官方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花开平陵田园赏花抖来迷短视频挑战赛,实现了1.2亿次的流量曝光,线下吸引了50多万游客,带动500多万农产品销售,数字背后是他和初创团队一场接一场的硬仗。在穆峰看来,2021年他们即将实现从孵化基地到产业基地的一个战略的转换,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知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传记名作《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提到, “一个生命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也许,穆峰就是这样的幸运者,而这样的幸运者和担当者,除了他,还有更大的一群人——以实体形式运营当地区域公用品牌,操作起来需要诸多开创性的顶层设计,要敢想敢干,更要善作善成,最根源的驱动力量是龙山街道以及章丘区委基于历史文化基地振兴或者复兴的责任和考量,身处其中,穆峰对这件事情的认识,自然更深刻和久远。

  【穆峰:做这个事情它并不是穆峰做了一个品牌,它叫穆峰牌,做坏了只是我个人的一个事情,这个事情如果做好了不一定有人给我们鼓掌,但是做坏了的话,他会背负世世代代的一个骂名,因为这个东西不是我自己的,是大家的,人家已经做了上千年了,所以说我们就是要心怀敬畏,更好的传承下来。】


分享至
{}
4027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胡文——一个精英的回归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宋现收——银丰生物集团总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明——有智慧才有真正的快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曹成彦——小叮当米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胜——一辈子做明白一件事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杨程——区块链的前提是共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徐欣 ——品聚如果成功了,很多人功不可没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赛 ——开挂的人生背后没有神话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周伯虎——开创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