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他临危受命,以免收两年摊位费水电车位管理等所有费用为前提,接收济南创城工作中无处迁移安置的洪楼夜市经营摊主。到今天,他的环联夜市摊位超1200个,解决就业岗位5000余个,高峰期客流量过10万, 成为济南最大的夜间经济体,一个月前,环联王舍人夜市也惊艳亮相,而占地120亩的1904夜市升级改造项目,更是值得期待。从一套木工工具闯天下到今天建构起涵盖酒店餐饮、商品贸易、装饰装修、地产物业、现代物流、旅游观光等多个业态的综合性商业版图,《览尽天下风云,商道即是人心》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山东环联集团董事长李滨,欢迎收听。】
要问夜济南最热闹的去处,大概要数历城区祝舜路上的环联夜市了。每天傍晚七点,业户们开着车载着货鱼贯而入,吃喝玩乐各摊位陆续铺开,随着夜幕降临,特色风情美食街、女人街、异域商业街、赏玩文化一条街、淘宝集市、亲子文化街六条商街开始流光溢彩,人潮涌动。音乐声、吆喝声、交谈声、欢笑声,声声入耳,美食摊、美甲摊、玩具摊、小商品摊,摊摊相连,真可谓“夜市千灯照碧云,流连忘返客纷纷”:
【老北京爆肚摊主:山外青山楼外楼、咱家牛肚属一流,挂金牌卖真货,咱家来的全是回头客……
食客(男):人到了夜市和在酒店就是不一样,这么多的商铺的话,如果人少也没用,但是你看这么多商铺的人全部能爆满,很热闹, 氛围特别好……他这种比较有气氛,比较放得开。
游客(女) 累了一天了,来到夜市我觉得挺放松,吃的喝的样样俱全, 形式丰富,人流量更大一些,这样玩起来的话大家感觉更随意,更接地气一点。】
今天的环联夜市已经成为众多自媒体、网红的取景现场,不少摊主也变身主播,直播卖货两不误,日均客流量达3到5万人,高峰期过10万,日营业额近800万。,不少游客更是从周边地区专程赶到,为了就是感受这袅袅人间烟火中的济南城。
对于从事餐饮行业二三十年的环联集团董事长李滨来说,从夜市最早起源,到上千年来的历史沿革,到济南的第一家烧烤店,经一纬九、老东门……他能随口聊出一部夜市发展史,也能描绘出一幅济南的美食分布地图,但是这番热闹景象,仍然是2017年5月,环联接手洪楼夜市迁移安置的时候,想都没想到的:
【李滨:环联夜市是在2017年,当时济南市创建文明城市,区里取消脏乱差、影响交通的马路市场,因为当时市委市政府、历城区委区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些夜市的经营业户,因为他们有的都在这里经营十多年了 ,不能光撵, 得给他们一个出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区政府找到我们,而且提出了两年免费,水电费所有的摊位费全部免费两年,任何费用不能收的要求,还有一个要求,绝对不能让业户再返回到马路上,我说好。
记者:你当时并不是因为看到其中的商机?
李滨:当时真没有,就是一个任务。
记者:从通知你这个事儿, 到那些业户搬到环联夜市来,中间是多长时间?
李滨:我记得是一个星期左右,很急。
记者:你接到这个任务 ,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李滨: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么多业户怎么安排啊?我们就连夜加班加点整理市场,根据不同业态,因为它有百货区、有娱乐区、还有小吃区,抓紧进行布局,然后检查整修:上下水、消防、停车、环卫,都是按照标准来建设的。
记者:不管是说有多少困难,你第一反应没说这个事我干不了不干了。
李滨:没有。因为政府创城, 也是为了全城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吧?我们作为一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没有政府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今天政府需要咱了,不能说二话。
记者:当时在洪楼夜市的时候是多少业户?
李滨:大概是在三四百户, 但是济南市其他地方也都在整治马路市场,取消夜市,就都涌向这儿了,就成了一千多户。
记者:不管是从哪来的,咱都是免两年的费用?
李滨:全部都是同一个政策。
记者:你的确是做到了两年免费?
李滨:得两年多不收费……
记者:那你会偶尔去夜市,或者说经常的去夜市吗?
李滨:才开始我几乎天天去,为什么?因为当时一个是区里的要求,不能让这些业户再回到马路市场,担心他们走,所以说我去夜市最关心的是业户是否安心经营问题、安全问题、卫生问题,再就是市场的管理问题、还有客流量问题,所以我 经常去,但是在过程当中,看到每次逛夜市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我也很欣慰,迁移过程当中,一个是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来了, 另外当时的王文涛书记也很关心市场:人气如何啊、能不能让他业户挣到钱、能不能安心经营啊,就亲自来调研,看到人气很旺,生意都红红火火,广大市民也多了休闲购物娱乐的去处,王文涛书记很满意……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收支平衡的?
李滨:到今天也没有平衡。因为两年免费,道路消防管道、环卫垃圾、洒水车冲洗路面、还有增加的电,安的配电室,下水道,污水池, 加上每年的人工费,这两年花了得三千万。】
中央、省市媒体多次对环联夜市进行了采访报道,全国各地来夜市考察学习和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2020年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2020惠享山东星夜购在环联夜市成功举办……所有这些,并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背后有环联集团斥巨资对夜市进行的硬件综合提升改造,更有基于环联二十多年的小商品市场经营和管理经验提炼了一整套科学规范做法,目的就是让业户落地生根,获得更好发展。春江水暖鸭先知,所有这些变化,经营业户感触最为深刻:
【胖子鱿鱼:因为原先我们在洪楼夜市属于打游击, 有的时候城管管,有时候治安管,还没有人打扫卫生,就跟没娘的孩子是一样道理的,现在你看环联集团管理得非常好,你看这垃圾桶什么的都有人按时收拾,什么卫生许可,健康证还有公示卡什么都有,因为现在是抱团取暖, 正规经营,说实话营业额也比好多了……
老北京爆肚: 我现在整个家庭的开支, 都指望着一个小摊 ,大儿子上学,今年刚添了一个女儿,来了以后就能赚钱,每天累并快乐着…… 】
以负责任的方式,解决政府的需求、业户的需求、市民的需求,有意无意之间,环联夜市又踩上了一个新的时代节拍:国家层面:“加强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大力发展夜经济拉动社会经济需求,带动就业,促进实现六保六稳”,2019年济南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济南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济南夜间经济提质升级打造“夜泉城”2.0版的若干措施》都为夜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经与历城区委区政府充分探讨沟通,项目一期占地120余亩, “环联1904”夜经济文旅项目已经呼之欲出,李滨董事长意欲将其塑造成时尚感与烟火气结合的沉浸式火车文化主题商业街区,集潮玩酒吧街—美食小吃街—夜景灯光秀—网红第一打卡地—文化产业—创新创业空间—配套商业七位一体的济南地标级夜经济主题示范商业街区:
【记者:这几年的时间 ,你除了碰见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安全等等之外,有没有去看一看其他城市此类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李滨:我去了。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晚上休闲娱乐环境,我走了得七八个城市,成都、上海、西双版纳,重庆、广州、河南去了好多城市。 正好去年历城区委书记吕涛过来看了看这个市场,他非常高兴,非常满意 ,一晚上10来万人资源,太难得了, 他就马上召开会议, 安置一个固定的可长久的地方,这样同时提升夜市的文化环境,这是去年吕书记来了给定的。
记者:这是你走出去,考察夜市的目的。
李滨:对。
记者:大家到夜市来,其实就是来看感受它的人间烟火气, 你在提升的同时,如何去保障它的核心的生命力?
李滨:我们要提升的就是灯光秀和建筑特色, 保留现在的烟火气,我们原有的经营这种模式是不变的,但要两者分开,分成高端和中端两个层次,高端的比如说酒吧一条街,经营面积 扩大到一倍半,目前老百姓享受的这一块是不变的,但是会给他提升,
记者:提升哪些?
李滨:比如说他的这种摊位的设计,灯光, 更科技化、现代化,人们来了以后就是感觉一个眼前一亮, 咱济南原来的经一纬九,是全国就是很有名的一个串儿文化街区,烧烤一条街, 我们现在也是一种延续,另外我们还要打造火车文化、特色小吃文化、马扎子文化、灯光秀文化、还有娱乐文化,让人们有更多的不同消费爱好选择,这样更加的放松,更加的自由,更加的休闲…… 我感觉这一生最有价值,最贴近民生,也最开心,发展起来最有积极性的就是夜市。因为我解决了很多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和经营发展,这些老板们,虽然很辛苦, 但是都非常开心,愉悦, 另外还给广大的消费者创造一个夜间经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这么一个区域,所有的人都会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记者:看到他们的时候,你会看到年轻时候的你自己吗?
李滨:能看到,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相比较一千多业户的兢兢业业、找项目、抓品质的所有心路历程,李滨的体会肯定会更深刻。李滨1961年出生于历城区王舍人镇沙河村, 兄妹五个中排行第四,初中毕业后,为了补贴家用他曾经骑着脚蹬三轮车到济宁,为了是拉回一车玉堂酱菜,也曾经用肩旁拉着坏了的机动三轮走30公里到家,然后接着到地里割麦子,而整个环联集团的起源, 而在环联的发展史上,更重要的是他从一个刨子一个锯开启事业版图的故事:
【李滨 :应该是1977年左右,可以自己出去干个零活什么的。有一天,我从家里晚上9点跑到南门桥,借的哥哥的一个刨子一个锯,累了,搂着工具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省府前街一个孩子, 他们四五个人 ,把我推醒了,问你会打沙发吗?我说会啊,其实不会,没打过,连见都没见,但是我不能说不会,因为我还考虑得有管饭的了, 我一分钱没带出来。他说:我带着你走,上我家你给我打沙发,到他家,他家就在省府前街,让我打沙发,我连个尺子也没有,什么都没有。我说你打什么样的沙发,你得给我找一个样子,或者人家家里有的我得去看看,就这样他带着我到一个人家里,我也没尺子,我 要了根绳子,在纸上画了个图,这是扶手、这是腿、这是坐垫、这是靠背,多宽、多长、多高,用绳子记下来,包上纸,这是扶手,这是腿,这是坐垫,我就看他这个沙发怎么那么软的,又把沙发反过来看,里边是弹簧,然后我又看它里边,有个棕,我把这些都记下来,回来以后,他床底下什么屋顶上都是满满的木头,扔到院子里,让我给他打沙发, 我就看哪块板干么使,得用墨斗。
记者:你有墨斗吗?
李滨:我没有 ,正好这个孩子的爷爷是木匠,他爷爷去世了,留了一箱子的工具就在那床底下,土都很厚的了, 我一看开心的不得了, 这些工具给我创造了成功的条件了,就把第一个沙发给做出来了,做得还非常成功。
记者:做这一套沙发,你用了多长时间?
李滨:不到一个星期,四五天的时间。从这一家开始,家家打沙发, 然后大立橱,高低橱,找我打家具的都排号了,他也有同学、有朋友,再加上他姑姑,他母亲他爸爸这些同事们, 我一家家干,干不过来了, 我在外头干了好像一年多 ,我就回家成立的沙五村木器加工厂。
记者:你那时候才18岁。
李滨:实际上应该比这还早,因为这个木匠活儿我还是累,因为木器厂需要三合板、五金件、油漆,好多东西,我有时候上花园路建华市场或者五金柳行头市场,我感觉开商店挣钱,就开了一个历山路综合门市部, 我的货全我进的货别人进不到,我商店一天到晚人人不断 。】
1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年头,一切如同混沌初开,又都在跃跃欲试。在这一年,深圳的蛇口工业区开始试点、中国大陆首家民营企业——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创办了中信集团, 皮尔·卡丹 来中国做了第一场时尚秀,在经济全球化的这盘大棋中,中国这头睡眼惺忪的雄狮,正式出场。也就在这个时候,18岁的李滨正式出场,在同龄人每个月工资不过几十块钱的时候,他的历山综合门市部每天的营业额过千元,而历山路作为济南的“一环”,也成为后来“环联集团”名称的最初由来,后续他又锁定汽车维修和汽车配件零售行业,于1991年成立济南市历下环联汽配有限责任公司,直到1997年,环联大酒店的诞生,标志着企业正式进军餐饮行业。到今天,环联已经形成集酒店餐饮、商贸市场、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建筑装修、地产物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食品深加工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听李滨的故事,你很容易会想到稻盛和夫,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把自己逼入困境,并以真诚的态度去攻克难关”,不同的是,稻盛和夫年轻早年很多事情都屡屡落空。李滨却凭借经营天赋,一步步踩准时代节拍,到今天,60岁的李滨仍然在大量的学习,力图带领环联集团捕捉新的商机。
【记者:作为传统商业, 面对新经济时代,咱们现在有一些转型或者是说调整、适应吗?
李滨:因为我们基础在这些传统行业,在基础上怎么创新, 这些产业现在再发展不是这样发展,是要把它规模化标准化的可复制的这么一个发展。
记者:作为济南工商界令人尊重的前辈,您从一套木工工具闯天下, 到今天,你觉得有哪些可以跟年轻的创业者分享的心得?
李滨:我创业那时候这个就是个体私营企业,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那个时候好干,如果现在创业不能光看到表面,一个是你有没有能吃苦,能坚持,能分析判断市场的能力,最好是在实践中体验它的内在的东西, 不能盲目投资,另外就是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咱这聊诚信,我那个时候也没有合同,就凭着诚信,打多少钱收多少货, 南方骗子也有,但是我没骗别人一分,也一分钱没被骗过,我是没有合同的,另外天上不掉馅饼 ,年轻人创业不是躺着睡大觉挣钱, 要亲自靠上抓上,不能怕吃苦,因为人生或者经营是一样的, 都有坎坷,坚持,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
李滨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典型诠释者。在他身上,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的智慧、独到的经营眼光、敢于尝试的气魄、务实沉着的实干作风、通达融合的开放胸襟,更有厚德尚义、重在诚信的为人之道,他历任济南市历城区工商联联合会会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累计向社会捐助善款2000余万元 。览尽天下风云,商道即是人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胡文——一个精英的回归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宋现收——银丰生物集团总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明——有智慧才有真正的快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曹成彦——小叮当米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胜——一辈子做明白一件事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杨程——区块链的前提是共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徐欣 ——品聚如果成功了,很多人功不可没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赛 ——开挂的人生背后没有神话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周伯虎——开创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