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昊月杨志亮—— 两项国际标准诞生的前世今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昊月杨志亮:两项国际标准诞生的前世今生

  【标准意味着规则,更意味着通行证和话语权。作为全球经济体量第二的大国,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过1.3%,而嵌入专利技术的国际标准,全球不过百余项。在济南章丘,有一家员工不过200人的中小型企业,主导两项嵌入企业自主专利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并顺利发布,走出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市场化的发展之路,作为掌舵者,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当下又在进行怎么样的布局筹备?】

  

0.png


  昊月的故事至少要从2003年开始讲起。在中国加入WTO的一年多以后, “知识产权”这四个字受到举国上下的空前关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培育我国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年两会热议主题,这四个字也同样震动着杨志亮的耳膜,当年36岁的他跟几个朋友共同投资,买断章丘当地一家村办集体企业,从事SAP的生产与销售工作。作为一种高分子吸水树脂,SAP最主要的用途是跟木浆、绒毛浆、吸水纸等一起,作为婴儿纸尿裤与女性卫生巾的吸收芯体,“吸水性”是SAP的产品检测标准,这个行业全球产能高度集中,前四大生产企业日本住友、触媒、三大雅、德国巴斯夫等等占据全球市场的80%,更占据当时中国市场的90%以上,包括昊月在内的国产材料只能用于低端产品,稍微的风吹草动都会将公司微薄利润一扫而光。所有的改变都源自200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杨志亮拜访完客户,坐在威海小石岛海边的沙滩上,看到的一篇报道:

  【杨志亮:内容是上海纸尿裤家长投诉了,说小孩红屁股,就讨论小孩继续用农村的褯子好,还是用纸尿裤好。看到这个报道我傻了,人们都不穿纸尿裤了,我高分子卖给谁去?大上海出了这个问题,肯定要蔓延,一起来,咦?裤子没湿,腿上都干簌簌的。

  记者:当时你是坐在沙滩上想到这个事儿。

  杨志亮:对——起来一摸,很干啊——我将来要研究出来一个像沙滩一样的纸尿裤,我的高分子吸了尿以后,和沙一样干爽透气,他就不沏得慌,那就太好了,这次投资的一定是跨国公司——日本住友的、德国巴斯夫的、韩国LG的——因为当时我们的产品卖不到上海去,一定是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也是这个特点。如果我要研究出这个产品来,我就能超过他,弄不好可以写个专利了!

  记者:所有这些都是您一瞬间电光石火想到的。

  杨志亮:对,所以我越想越兴奋, 第二天就从威海坐大巴回济南,还得从烟台转一圈,得八九个小时,我这个人喜欢哲学,一是价值,二是辩证法。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了,我雇的专家研发出吸尿的、干爽的高分子来了,如果人家也申请了专利怎么办?还是有风险,保险的话是有两个,我要再有一个产品,研发专利成功,一下就想到了:卫生巾,是不是也不吸血啊?我想起来上海美芬娜,2000年推出超薄卫生巾,两年以后就死了,是不是就死在这上头呢?我就回来做实验,水一倒上,各个品牌的吸收性都非常好,倒上100毫升也几乎瞬间干爽,我一倒上人工尿,到了20毫升,就是很湿漉漉的,黏在一块,我把住友等几个品牌的都拿过来试,也是粘在一块,托人到医院里买了血液,尿的话还吸一点,血液是一点也不吸,呲溜,都跑了,也就是说,我的两个设想都成功了。

  记者:发现问题是最重要的。

  杨志亮:发现痛点、发现空白,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记者:也就是说,你发现的这个问题,整个行业都没有发现。

  杨志亮:没有。

  记者:不管是业界还是学术界?

  杨志亮:对,你看这是03年, 06年我们行业协会的第一篇论文是让我给他写的,这时候人们才开始有了这个理念。

  记者:你现在回头看的话,比如说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咱们这个行业,有没有人在做此类的研究?

  杨志亮:没有啊,要是有的话我们怎么会有专利呢,怎么能受理呢,怎么能国家标准能让我做呢,怎么能国际标准让我做呢。

  记者:怎么可能呢,03年的时候卫生巾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了,而且也已经有一些品牌了。

  杨志亮:既然你说到这里,我就给你解开这个谜,你看,企业就是挣钱,有市场就可以,变招数,变形式、变新,但是不一定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那时候电视上的广告,都是带颜色的水。

  杨志亮:对,他的蒸馏水,加了色剂,还是吸的水,你看为什么超薄卫生巾现在不流行呢,因为他不吸,所以人们就又回到了厚的卫生巾,厚的卫生巾是加的木浆,纤维是有吸附力的,但是他有个坏处:保水性差,一压又压出来了,所以现在的卫生巾是吸了,但是潮湿,弄不好一滚动还会侧漏,所以高潮期大家都买大卫生巾、甚至买经期裤,所以我这个产品就是再将她还原成超薄卫生巾,只要这么一点,就可以给你吸收。

  记者:你的意思是说包括目前,市场上的卫生巾仍然存在这个问题吗?

  杨志亮:对了。我跟你说真的社会上没有发现的东西太多,所以原来我说发明,很多人包括法国专家说杨总你这不是发明,你这是发现……】

  

1.png


  检测添加到纸尿裤里的SAP吸收性能,应该用模拟尿液,检测添加到卫生巾里的SAP吸收性能,应该用模拟血液,这就是杨志亮的发现,如此简单,却让他和昊月,甚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得以改变。

  所有传奇的诞生都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杨志亮1967年出生于章丘埠村镇杨家巷,这是一个回民村,很多少数民族同胞都把尊严看的很重,作为八十年代的体育特长生,老杨尤甚,甚至到今天,经营企业近二十年,他仍然刻意保留自己的教师身份。杨志亮无疑具有经营天分,初中时候,他就曾经提前到电影院购买500张影票,现场转手,他不加价,让顾客节省了排队的时间,要求就是一张电影票要捎带购买一小袋他家自炒的葵花籽,成为当时电影院的一道风景。1985年杨志亮考上当时的长清师范学校,第一个暑假就靠贩西瓜赚到七八千块钱,无论卖什么,他不允许自己的产品品质被人诟病,一定要做到最好,这可能也是他能够充当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喊出真相的小男孩,真正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发现行业痛点和行业空白的最根本原因。杨志亮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国内一家做新材料的研发团队并委托研发,两年多时间,各种艰难曲折可想而知,结果是:他们成功了!新产品吸收5毫升标准液的时间小于48秒,几乎是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日本产品的十分之一,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申请专利:

  【杨志亮:我的专利一申请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500强,美国宝洁的全球市场总监乔万尼·卡路齐先生就来到昊月,我就问了他一句话,纸尿裤加SAP,目的是为了吸矿泉水还是吸人体的尿液?妇女卫生巾加SAP,是为了吸矿泉水还是为吸妇女的经血?半个多小时他就不说,他就想看我的产品,看我的实验,我就不给他,我必须交换思想,因为那时候我也不懂,我就是推理嘛,我就不谈,最后他急了,说:傻瓜都明白,小孩尿不湿加它肯定是为了吸尿,卫生巾加它,肯定是为了吸收经血,这是我们的职责呀,这一句话说了我很激动,这是整个公司命运转换的关键时刻,从这我是真正的下定决心,一直到现在,还有未来。

  记者:其实他也……

  杨志亮:他也在找,找不到,他为什么来呢?他也是给全球儿童和女性解决问题,他要看实验,我先是矿泉水给他倒上,一倒上就都吸收了,日本住友的是最快的,我们的是最慢,他挺高兴,我说行你高兴,下面再看,我说这是人工尿,这样一倒上,住友的就没多大优势了。像德国巴斯夫的就差了,我们的常规的就高于巴斯夫了,但是比日本住友的差,但是我们的专利产品快了,到了45秒这一块,啪啪啪,全部形成分散的沙粒一样,他看后表情很吃惊,翻译说他要亲自测,我说可以,给你,所以他就拿过来模仿我,他一倒倒出来,结果是一样的,血液送过来,他就不怀疑了,我说你倒,他说,你来!做完以后,他上我办公室就去给他谈合作,给我们投资1万吨建厂,但我们的合作协议,你不能卖给外国公司,然后他说有个条件,他们占51%,我们占49%,钱全部由他们来解决。我一听太大了,太突然了,你知道我那个时候一个月才三四十吨产能,扩大一下,最多一年五六百吨,那时候没研发人员,就我自己在那指挥着,我不很快就叫他吃了我吗?当然,我当时的想法现在看来也是有些局限性的。】

  

2.png


  这段经历让老杨确定了自己开发产品的行业价值,昊月的发展也迅速进入到一个快车道,凭借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做一个效果鲜明的对比实验的“杀手锏”,杨志亮在各种场合都可以取得专场新闻发布会的效果,鉴于当时SAP行业标准空缺,在当时的章丘市委市政府、济南市和山东省质监部门、中国纸浆造纸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昊月承担起《卫生巾高吸收性树脂》和《纸尿裤高吸收性树脂》两项行业标准制定,并随后上升为国家标准,杨志亮并不满足,2014年,他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两项吸收性树脂标准提案:《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钠盐高吸收性树脂》ISO19699-1:2017和ISO19699-2:2017两项国际标准,面对将全球市场攥在手里的行业巨头以及他们长期结成的合作联盟,杨志亮遇到的困难超出想象:

  【杨志亮: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日本人没反对,因为他看到这些东西了,但是到了真正立项的时候,日本住友、三大雅集团就说服了他们联合会,不能立项,他就联络德国和美国来反对,当时美国是挑头,美国化工协会的会长塔克站出来,直接给我们国标委来函质询,当时国家标准委叫我去,他说美国反对,这是一票,他不挑头,我们这个标准还有望,怕的是他挑头,美国要挑头反对,十有八成这个标准就废了,就像联合国会议一样,说你的使命呢要去化解,他是拿我做个实验。我一听这个吧,我说行,就去了,三天来回,第一次见面我就不说了,本来定的是9:30到11:30两个小时,结果我们谈到了12:30,当时的主要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这两项国际标准走得这么快,8年的标准,最快五年,正常都七八年,你怎么一年已经走到技术指标这一块了,第二个,为什么没有美国专家的参与你们就搞?所以最后翻译孙教授问我怎么回答?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光给他说技术行,我说咱不是有个流程吗?他说咱不就是这么个流程吗?我说好了我知道了,我想起来了,我说孙教授你给他翻译,我说国际标准为什么那么快呢?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在2012年参加了一次国际标准的培训会,是由德国的标准主席叫巴赫,当时他给我们宣贯,只要是起草国际标准,建立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国家标准有世界上5个主权国家的专家参加,就可以缩短三年,所以我们这两项国际标准是建立在我们中国的两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来做的,而且当时的国家标准有你们美国保洁,金佰利、日本花王,还有日本住友、三大雅,韩国LG,德国巴斯夫,再加上中国,我们是正好5个国家专家参与,而且是上下游,这一个流程不是我说了算,这是德国的标准化主席巴赫讲的课,他们这样立的项,我左右不了,翻译过去,孙教授翻译过去,翻译的过程中,我就考虑第二个问题了,没有美国专家,我们一开始国家凑不起来,我当时就害怕德国美国日本一撤,我成了两个了,所以我们当时拜访了8个国家,他翻译的时候,我就想起来了,第一我是工作组组长,是讨论技术问题,这种流程问题不是我做的,应该是sc11日本主席做的,他负责掌握这个流程,负责下通知,公示要求, 我只负责召集工作组的专家来讨论我们的技术环节,你应该找日本主席,对不对?第二个我又想一想,因为国标委给我们定了个任务,要尽量的要把美国拉过来,千万不要形成僵局,我也得掌握分寸,是不是?好,他翻译完了以后,然后我就跟他说了,我说请你告诉塔克先生,其实这两项国际标准,我们一开始就欢迎美国的专家参加,但是美国的专家说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关系不大,他们不是生产国,是使用方,所以他们不参加,我们盼了两年三年了,找不到美国的专家,塔克会长这不是最好的吗?欢迎塔克做我们的专家。我说你把这个翻译过去,我说的都已经接近尾声了哈,12:30了,我问翻译孙教授说他什么态度?,你猜对方说什么了?“支持日本,反对中国”,他认为人家不说呢,人家美国人很高傲,也很直爽,我说你说是BOSS杨的问题,为什么?结果他就问了,他以为人家不说,事实上人家又说了,因为日本住友、三大雅,是我们的会员国,所以我们支持日本,反对中国。就这么简单,他又翻译过来了。我说那咱走吧,这时候塔克说话了,我听他们嘀嘀咕咕的,然后翻译说的意思是问杨总是不是有别的安排,没有的话可否赏个光一起吃个饭,我想请他吃饭我都害怕变成行贿了,是不是?我说OK。吃饭的时候,双方的态度就变了,产生了一种互相的认同感,走的时候都有点恋恋不舍,我回到酒店,就不死心,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就开始编故事了,我给孙教授说,下午,你给塔克先生打电话,昊月杨总想再见个面,就给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他如果问有什么事,你就说杨总通过昨天三个半小时的交流,特别是昨天中午的吃饭,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想跟他交个朋友,想给他再次做个交流,这是第一个。如果他答应了,你就准备20分钟面谈的资料了。我说去了以后你给我翻译这几个事:你说我BOSS杨原来是一个乡村教师,经常看电视,在电视新闻当中经常看到和听到的美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全球的国家几乎都是围着美国转,但是在昨天咱们的交流中,我感觉怎么是美国围着日本转呢?我说口气你来调整,一定表达出来的是我的疑惑,我的不解,一定要让他意识到他给美国人丢人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塔克先生通过昨天我们的交流能成为吸血用高吸收性树脂两项国际标准专家,希望这次塔克先生加入了我们工作组之后,能为全球的女性作出贡献,我已经调研过了,你美国超市的卫生巾我都买了,仍然是厚厚的……】

  

3.png


  这样惊险刺激的过招经历还有很多场,作为一个千亿市场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标准的制定过程就是国际市场版图的重新规划过程,更是行业话语权以及巨额利益的倾斜过程,当时年营收入不过几百万的章丘民营企业家老杨面对的都是发达国家各具优势和优越感的行业顶级专家。作为首批中国知识产权“走出去”的一个尝试,很多时候杨志亮是被动的,他被来自各方的一股股力量裹挟着,到达一个个陌生的关口,凭借的就是对行业空白的突破和无人能及的产品品质,最终,他获得了认可。在接下来又进行的多次沟通后,美国专家由挑头反对,变为弃权,最后投票中,近三十个相关国家只有日本专家倔强的把反对票投到最后。

  耗时五年,走访八个国家,举行 17次国际会议,邀请23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来公司实地考察,往来1191封电子邮件,经过了提案、准备、委员会审议、询问等各个阶段,两项国际标准提案在2017年8月终于顺利获得通过,成为ISO正式标准,同时因为涉及生命安全和人体健康,专家组最终同意将昊月的专利技术嵌入标准,这也是山东省首个拥有专利技术的国际标准,而此类标准到今天全球范围内也不过120余项。鉴于昊月产能有限,标准采用分级制,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消息, 昊月已经搭起一架通往行业珠穆朗玛峰顶的天梯,包括央视《焦点访谈》、新华社内参等都对这家企业进行过专题报道和解读,所有人都期待着他顺理成章的崛起,杨志亮比任何人都更加向往那个场景,也比任何人都更加谨慎:

  【记者:嵌入昊月专利技术是不是就意味着现在全球生产一级产品都要给昊月交钱?

  杨志亮:我现在不是还没实行吗?

  记者:那也就是现在全球用的还是二级产品?

  杨志亮:对。

  记者:为什么呢?

  杨志亮:为什么国际标准发布以后,我们没有迅速的将一级产品推向市场,第一,我们的装备老化,在制定国际标准的5年当中,我们就没敢扩大规模,这是一点,第二个是优势让我们不需要着急,第一,标准是我主导,第二标准有必要专利,只要达到一级产品就是昊月,法国人给出的主意,本来我们是卫生巾用吸血树脂,他看我们是用人体血液做的测试,他说你太窄了,叫吸血用国际标准,也就是全球凡是用血的都要采用我们这两个标准,不管是人体血液、战地医院、牲畜屠宰,这些都是,这些优势让我们不在意一时一地,这是一点。第二:这个技术以及昊月的专利在国际标准里面已经写进去了,只有昊月可以打:执行ISO19699-1:2017和ISO19699-2:2017一级产品,别人不敢写,他只要一写就是侵权。

  记者:但问题是如果人家有一家企业也研发出来这种产品,也能够是50秒以内吸收5毫升,那怎么办?

  杨志亮:他必须把他的制作工艺和专利呈现给我,证明他是用另外一种技术生产出来的,达到一级,如果他不能把他的技术和工艺呈现给我,就视为侵权。

  记者:到现在为止你听说的有人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吗?

  杨志亮:你调研就是,没有,还有第二个点,我跟你说,我们掌握的就是这种美国高通式的国际营销方式,你看中国,你造发动机、你造宝马、你造电脑,真正的关键配件的检测技术不给你,所以我们这次也学到了,我们把检测标准就改成了用血液模拟液,你知道我们血液模拟液研究了几年?三年!

  记者:这个也是咱们自己的?

  杨志亮,对啊,咱得早做准备,因为什么?你用血来搞规模化生产你敢吗?所以只能用模拟液,而这个模拟液也是我们的专利产品,只有我们这里有。当时日本反对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血液模拟液没法买到,当时在制定标准中,这也是一个环节。所以法国专家说杨总你给他安排个商店,现在国际标准全球有了,一没有吸血的高分子,第二,拿不到血液试剂,所以人们还是走常规的,人们也不去主动的打破。我这个优势就在于他没法破解。

  记者: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用咱们一级产品生产出来的卫生巾产品,在市场上大家也没有觉得那么不好,大家也都觉得还行,你这个事儿怎么解决?

  杨志亮:我就用现象跟你说。比如说你原来看电视,你就是黑白电视机,觉得也挺好,但我一旦彩电走向市场了,就一定要用彩电,最后你黑白电视就没了。】

  

4.png


  一个国际标准执行八年后 可以进入修改程序,而修改最少也需要五年,加上最后的颁布过程,留给昊月的时间至少还有十三四年。商场如战场,杨志亮内心笃定,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但是步伐无疑也在加快:带领昊月挂牌新三板,致力于昊月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建设,2020年9月,昊月设计产能4万吨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不久的将来,真正超薄的卫生巾将给全球女性带来新的体验,也让现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各种产品进入即将被淘汰的“黑白电视”时代。

  【杨志亮: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条SAP-B一级 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我们今天定的就是2021年昊月进入三高时代,第一是高标准——国际标准,第二是高成长,1万吨完成马上3万吨上,我只给一两个客户,中国的尖端客户,上到10万吨,我们就不再搞实体了,我们就开始输出产品、输出技术、输出标准。】

  

5.jpg


  除了卫生巾市场,基于专利SAP持续12小时吸附异味的特性,昊月在成人纸尿裤领域也在进行重点布局,委托国内顶尖的律师事务所进行专利全球布局,联合专业技术委员会发展更先进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这都是杨志亮现在正在做的。

  老杨说,经历多大的困难,就会有多大的机遇,同样,面对多大的机遇,也就意味着要承担多大规模的风险和挑战,对于企业家来说,攻坚克难原属本分,正是无数像山东昊月这样的企业聚合在一起,才汇成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换的强大力量:

  【记者:昊月的这条路其实就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市场化。如果是说接下来有其他的企业因为拥有核心技术,也想走这样一条路,你有没有一些意见,或者,你觉得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应该是什么?

  杨志亮:首先是要发现问题,二是对你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是一个区域性的瓶颈,还是一个行业的瓶颈?三是从哪个方面来评价呢?一定是终端消费者,只要是能解决消费者的需求,你这条路就是对的,你就要去解决,一旦评价到位,就要始终不渝的去完成,按习主席讲的话,就是不忘初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分享至
{}
5458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胡文——一个精英的回归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宋现收——银丰生物集团总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明——有智慧才有真正的快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曹成彦——小叮当米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胜——一辈子做明白一件事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杨程——区块链的前提是共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徐欣 ——品聚如果成功了,很多人功不可没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赛 ——开挂的人生背后没有神话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周伯虎——开创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