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思爱普1972年从德国起家,是德国工业4.0的发起企业,被称为财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客户覆盖92%的《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全球79%的交易是在这个系统上完成!思爱普1995年走进中国,在全球战略定位中,中国市场被其称为”皇冠上的蓝宝石”。2019,思爱普宣布实施IN
CHINA FOR
CHINA,“中国加速计划”,作为该计划首个落地城市,他正在为哪些济南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智慧体验,这家企业在自我运营过程中又体现出哪些更具借鉴意义的价值观念?还承担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些期待?
2019年7月11日,在时任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见证下,由SAP与济南市中区政府合作建立的 “中国北方智慧企业赋能中心”正式启动,双方将以赋能中心为平台,借助SAP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核心、人才管理、数据分析等云技术服务,推动当地中小企业上云,从而加速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与升级。启动仪式上,SAP山东分公司同时揭牌,济南也成为SAP中国加速计划后的首个落地城市:
【张钦鸿:SAP有一个Slogan是“世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世界上还是在中国还是在某个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地区龙头企业几乎百分百都是SAP的客户,我们发布这个 “in China for China”中国加速计划,希望借助SAP的每个行业的头部客户的优势,向腰部企业或者中型企业进行转移,这样的企业的体量可能没有前面说的这么大,但数量一定是很大的。譬如说咱济南的超意兴,咱举快餐的这个例子,我们在全球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能看到的全球性的连锁,超过5000家门店的,百分百都是SAP的客户。作为超意兴来说,它是一个本土的,我们认为是个中型企业,这两年发展很迅速,咱济南人都能感受得到,现在已经有400家店了,未来目标想做成1000家店,这个时候其实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问题,简单说每天这400家店能不能算出来它的成本是多少、挣了多少钱?是不是有管理的漏洞、甚至有黑洞?或者说他新开一家店,给他配送多少东西是合适的,保证它能卖掉,还不至于不够用?这背后仅仅靠人脑去思考是完全不可能的。
记者:在咱这个“在中国为中国”的计划发布之前,超意兴是不可能成为SAP的客户的。
张钦鸿:几乎是绝缘的。
记者:咱们在价钱上肯定也要降到一个他们能接受的一个程度。
张钦鸿:价格上我们现在就是说在某些项目上,甚至是和这些本土的品牌都差不多了,绝对很多企业家是心动的,以前因为一听说动辄上亿大几千万的这种投入,他们是不敢去做投入的。现在中国加速计划的发布之后的具体的落地措施,一个就是价格,产品的价格做了大幅的调整,另外产品方案也做了一些改动,就是把它缩减了一些,打蚊子不用高射炮,删减掉一些特别复杂的功能,我一直举的例子,就相当于我们说奔驰宝马国产化: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你说贵不贵?肯定可能比其他的品牌还要贵一些,但是绝对不是遥不可攀,老百姓也能够得到,同时还做了一些本地化的一些设置,因为确实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有中国的一些管理制度的特殊情况,但是SAP是要挑客户的,你要用我你就要规范,你要合规,我们有一个口号叫最佳实践,我们几万家的连锁公司,超意兴一定在这里面,如果你有特殊的,我们就建议他你按我们的来,如果要延续之前的做法,线下变线上就没有必要了,所以说对SAP感兴趣的客户标签都越来越明显。第一种就是要上市,无论是在哪上市,选SAP,因为四大审计师事务所,如果你的软件系统、财务系统是SAP的,是免审的,另外一种就是企二代接班,咱们第一代的中国的企业家,年轻的也50岁了,年龄大的70岁,接班是一个很显然的话题,这些孩子百分百的都是留学经历,观念要好很多,所以我看好超意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企业到一定程度,你要说是靠人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系统安装上之后的确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漏洞是有的,而且他现在500家店变1000家店、1000家店你就变10000家店,都没有任何问题,按照大数据进行配餐就好了。超意兴其实选SAP不是因为刚才说的肯德基麦当劳打动了他,是因为紫燕百味鸡,紫燕一个月就新开1000家店。
记者:一个是紫燕百味鸡,一个是喜家德水饺,背后都有很多东西。
张钦鸿:包括选址、包括第一天配送多少东西正好能卖完,全都是后台大数据在计算的,否则他一个月开1000家店你怎么开?你派多少人去考察?
记者:我还以为他至少得体验上几天,体验人流,体验消费能力。
张钦鸿:体验效率太低了,大约建在什么环境——城市、街道、流量,选址的时候这些都考虑进去了,确实很特例的情况,店长可以调一调参数,他再给你计算,否则你怎么找那么多有经验的店长,两年才能出感觉,而这个人走了你又很害怕,跳槽了也很害怕,你根本没法去发展。】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而旺盛。据测算,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在GDP中占比将超过42%,规模达38.4万亿元,其中占比65%的中小企业,更需要向智慧企业晋级,这是 SAP看重的巨大市场。国家电网、重汽、浪潮、山东港、超意兴、……SAP给这些山东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是几十年与行业巨头公司合作过程中积累的企业管理内容精华。
张钦鸿介绍说,事实上,在SAP所有的战略中,中国都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疫情之下,2020年6月, SAP全球蓝宝石大会中国峰会在线开启,SAP全球CEO柯睿安深入阐述智慧企业三大突出优势,SAP执行董事会成员傅美黛、SAP大中华区总裁纪鼎铭,都发表了主旨演讲,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SAP高层,都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
【张钦鸿:在西方国家里面,德国确实是数得着的在工业、技术、高科技各个领域都是很有建树的一个国家,有自己的真东西,另外一个我觉得德企包括我们SAP在咱们中国,也特别愿意遵守我们中国的一些条例、要求。譬如说我们的数据中心,咱们现在都是云化,我们整个亚太区的数据中心都是在华为云上,现在有一部分可能会放在阿里云上,我们是8年之前应中国政府要求进行了这么一个工作,而这个工作其实并不仅仅是把放在上面这么简单,因为他需要投入很多的一些研发的成本,去做本地化,事实上到今天仍然有一些美企,他的服务器仍然是放在北美,另外我们SAP在大陆的所有的业务,其实签订方并不是SAP,这也是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我们SAP和中国电信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说白了, SAP在大陆挣的钱、签的合同都是一家中国的企业,还是国有控制的中国企业,我觉得这是德企的一个特点。
第三个就是说刚才说,我觉得德国人的性格和中国人也比较像,比较严谨,然后有的时候甚至都觉得比较保守,考虑事情想的也比较周全,而且德国人也很愿意去贴近当地的文化,我们SAP所有的高管都有一个中国名字,而且都不是乱起的。我们大中华区的总经理,它的中文名叫叫纪鼎铭,纪是纪晓岚的纪,鼎是三足鼎立的鼎,铭是金字旁,我们的大中华区这种交付的总经理,叫Lloyd,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叫罗国庆,因为它生日是10月1号,他很enjoy的这件事情,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很喜欢的,就是融入感很强。
记者: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它还会有比如法语的名字吗?
张钦鸿:没有,其他都没有,因为就是说SAP他看重中国市场, SAP一直是有一句话,传承了好多年, SAP一直说中国是SAP皇冠上的蓝宝石,我觉得他对中国在感情上还是有一个不一样的感受的。
记者:包括你说 in China for China的计划,他也并不是说一个全球计划在中国的分项,比如还有在印度、为印度等等。
张钦鸿:没有,那是一个全球制定的中国计划,全球唯一的这么一个计划。】
SAP作为一个经典的智慧企业后台管理系统,提供的是将企业战略、协同化能力、自动化流程、数据融合为一体的平台,解决的是复杂的业务逻辑与行业解决方案、集团管控诉求与国际化发展之路。而这家软件企业在自我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些价值观,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也许更具借鉴意义。张钦鸿说,对SAP来说,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企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围绕极致的用户体验,与产业链条上的任何一方从竞争上升到合作、从合作上升到共同成长与价值共享,以确保企业的发展符合时代的变化。事实上,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以过往几十年的管理与实践积淀为基础,SAP已经突破了传统ERP的概念,处于不断超越自我和持续创新状态:
【张钦鸿:因为SAP最看重的就是英文叫ecosystem这件事情,生态体系。SAP全球去年营收是289亿欧元,在中国是200多亿人民币, SAP一直倡导的一句话:SAP如果能挣3块钱的话,一定是要让他的合作伙伴挣7块钱。SAP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在里面,其实SAP的生意很简单,你也知道是我们是在销售软件的,但是软件之后的实施交付服务SAP是不做的,SAP不是不会做,是SAP把这块东西交给生态伙伴去做,这就决定了SAP在任何一个地方,包括SAP在25年前进入中国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情,先与包括四大会计事务所在中国这些机构产生合作,因为必须是要把合作伙伴体系建立起来,这个生意才能往下走,如果一张合同一定是有软件和实施服务这两部分组成的,就和你装修一样,一定是有买家电的那块费用,还有他装修的费用,就是人工费,SAP就是说很明确,在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把人工费这块市场让出来,这是我认为SAP它能做成全球最大的这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通吃就代表着你可能还做的不错,但是你这个市场你做不起来,你把这个利润分散出去,你可能挣的少了,但是这个市场会变得更大,其实总量你也会变的,我觉得这是这是SAP从1972年成立到现在,始终在秉承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合作伙伴成功起来。所以说 SAP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有多个上市公司, SAP在全球的合作伙伴有IBM、西门子、有德勤、有毕马威,这些公司的实力本身都不比SAP差,所以说SAP是个很开放的这么一个思维去建立这件事情。】
一方面内生整合,以最佳实践的智慧套件支撑企业传统与核心业务的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外融生态,以创新平台与智慧技术支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这也是SAP能够赋予用户的智慧企业架构。在张钦鸿看来,SAP洋溢着浓厚的工程师文化,简单而专注,专业到极致,严谨又规范,注重生态系统建设,这是很多人眼里SAP的关键词,似乎也可以看做张钦鸿个人的关键词。今年40岁的张钦鸿有很多身份,九三学社社中央青工委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青工委执委等等,作为济南本地人,从03年大学毕业到今天,他一直深耕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同时具备卓越的复杂资源整合能。携手生态伙伴, 共创高质量发展赋能生态,以“中国北方智慧企业赋能中心”为平台,携手政府,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重点行业,跨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迎接数字化转型挑战,这都是张钦鸿正在做的。
【张钦鸿:也是基于这个大背景,所以说我作为山东分公司,首先是要搭建生态,是要把全国的一些没有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的要设立起来,跟我们一起去工作,第二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培养一些本地的合作伙伴,我们来之前山东是没有本地的合作伙伴的,我们现在要找一些本地的合作伙伴。第三,我们是要和政府进行充分的沟通,多交流,我们也给政府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希望和政府一块合作,做一些企业赋能,现在政府关心的工业互联网、新旧动能转换。软件提升、管理提升,我觉得就是一种新旧动能转换,所谓的工业互联网,很显然本身我们做的这事情就是工业互联网的内容,这些点双方都是很感兴趣,再往下我觉得才是我们的一桩桩的生意,一个个的客户……】
在中国,为中国,在山东,为山东。近年来,连续成功举办多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已成为济南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济南与德国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都更趋紧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济南市的十大千亿级产业之一,包括助力济南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等等方面,SAP都承担着诸多区域期待。
【张钦鸿:从2018年开始,包括山东省委、济南市,在跟SAP做沟通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常大的诚意,也是发出了很大的邀请,希望SAP能在山东设立分支机构,在去年我来到SAP筹建山东分公司的过程中,我觉得各级政府的确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去年5月份,当时的市委书记王忠林带领党政代表团,到上海SAP研究院参观,规格很高,到现在,我觉得SAP在山东、在济南确实是得到了我们各级政府的一个非常的重视,当然说重视的背后也是希望SAP作为德国市值第一公司,能把德国的一些资源带到济南来,不仅仅是软件的资源,我们跟济南市各级政府也进行了很多次沟通,希望我们SAP能够充当桥梁,把德国的高校资源、职业院校资源带到济南来。就是说SAP因为是世界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其实我们公司的人员除了研发是计算机这种相关的人员,其他的人员大部分的背景是管理背景,管理学院毕业的、财经专业毕业的、商业分析专业毕业的等等,软件的背后其实是管理,所以说 SAP在全球和绝大多数的包括哈佛、剑桥,我们能叫上名和不能叫上名字的大学,都有合作关系,现在我们的统计的我们 SAP大学联盟里面现在有2000多家高校,我们跟高校的合作无外乎有几种,一种在MBA、EMBA课程里面,SAP亲自去上课,讲一些管理的东西,或者是讲一些我们从管理的实践,就是软件。去年的9月3号默克尔总理访华,跟克强总理鉴签的项目有5个,其中一个就是SAP和清华经管学院的签约仪式, MBA、EMBA加入SAP的课程,今年和中欧商学院也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新的EMBA课程,就是数字化方向的EMBA整个的全部的师资全都是SAP来提供,然后独立生,第一期已经招满。现在我们在山东和山大的管理学院也在沟通,我们有计划是11月底,我们会和山大做一个联合的实验室,和清华的内容有点像,也是在 MBA和EMBA里面开设一些课程。其实就是让咱们的软件的这些理念更接地气,因为高校的现在培训现在讲的东西其实还是偏理论,我们这边的东西非常实践的东西,譬如说刚才提到的超意兴,他的中央厨房,配餐,这个后面是一个模型,模型可能是个算法,背后其实是个管理思想……】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吴景春—— 我的中国梦就是“番茄梦”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苗健——瀚高软件将会成为令人骄傲的济南名片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葛剑楠——云淡风轻背后,是一个企业家的金戈铁马!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小广寒李建军 ———一辈子总要做几件让自己佩服的事情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济西农场张庆忠——大年初三返岗,每天送菜10万斤!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华天软件杨超英——不热爱,人生就没有意义!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轻骑摩托刘旭东——定位高端,供应链升级,智能物联,做特色精品摩托领导者!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国内快检第一品牌骏腾科技董事长王亮——习惯了困难和痛苦,为世界种一棵幸福树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智汇蓝海贾鹏——不断自我挑战,始终走在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