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9山东创新驱动发展百名院士恳谈会信息技术领域仅有的两个签约项目之一,华科高精度数字智能传感器项目涵盖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整个产业链条,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可实现进口产品完美替代,发展空间巨大。国家级高精尖项目落户山东,背后有哪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的动人故事,民营企业家涉足传感器领域,他有什么样的区域产业梦想·909记者郭慧对话山东华科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剑楠,正在进行。】
2019年6月17日下午,作为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百名院士恳谈会的平行论坛,新一代信息技术院士论坛在山东大厦成功举办。高精度数字智能传感器项目作为现场签约的两个项目之一,引起各方高度关注,项目实施主体山东华科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由中科院半导体所、齐鲁交通集团及葛剑楠运营团队合作设立,研发生产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传感器产品,并形成年产36亿只高精度数字智能传感器生产能力:
【葛剑楠:信息这一块一共签了两个项目,我们是其中之一。包括省委省政府当时对这个项目也很重视,因为他认为这对山东来说属于高端项目,也是咱国内都是非常急迫需要发展的一个行业。因为现在中国做传感器设计的很少,大部分都是买的现成设计好的产品去做成品,而我们这个项目是从芯片设计都开始做,集设计、生产、封装、测试、标定和成品出厂等集合,这个项目在中国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因为现在中国的高端传感器,国外不卖,但是包括我们的航空、航天、军工,用大量的高精度传感器——比如导弹要想打的准,你必须要有高精度的传感器才能瞄准敌人的目标,你像我们的无人机、潜艇、你像我们的航天器实现空中对接,那都是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否则就出问题,所以说这款东西国外对我们封锁特别严。美国在1980年就把传感器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列为美国保持世界战略领先的22项技术之一,包括日本也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进行传感器的研究和革命。他们认为谁掌握了传感器、谁就掌握了世界,谁就能领先世界。
记者:我今天上午看到一个消息说特朗普禁止美国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芯片,你看这个消息了吗?
葛剑楠:我看到了,他看到中国发展太快了,也看到中国的薄弱方面了,所以说他认为一旦从源头上断掉就能解决问题,当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们的产品也不好卖,因为中国市场占了全球半导体销售的一半了,同时现在美国光制裁芯片不给中国,他如果把芯片设计公司的设计软件,再从源头上给掐断,那么中国连芯片设计都很麻烦,设计不出来了。
记者:像他这样的一些举动,会对咱华科产生一些什么影响吗?
葛剑楠:我们这个产品的好处是从我们这种军工技术转化出来的,我们从芯片的设计软件,包括我们所有芯片的流片、材料都是纯国产的,百分百自有知识产权,肯定不会受到影响。】
葛剑楠介绍说,传感器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日本、德国、英、法等国家都将传感器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传感器产业现在处于觉醒和奋起直追的阶段,华科高精度数字传感器项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可实现进口产品完美替代,拥有探测、小信号放大、模拟数字转换、校准算法等领域内的上百项发明专利及集成电路布图保护及软件著作权,产品主要应用于5G、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家用电子、医疗电子、冷链物流、安全防范和穿戴式光电设备等诸多领域:
【葛剑楠:整个传感器市场差不多有2万多种产品,比如我们一个高端点的手机里有二十多个传感器,我们一台普通中型汽车终端里面有几百个传感器,我们现在智能机器人都有一两万个传感器,所以下一步就是传感器的时代,包括我们国家正在发展的无人驾驶,车路协同,传感器可能就有几万颗到十万颗不等。传感器就相当于我们人的皮肤、毛发、眼睛、耳鼻、口手等等的神经末梢,你末梢越敏感,反应越迅捷,所以说未来传感器在各种机器里的用途也在迅速提升,包括智能家居、医疗电子,还有我们这些老人小孩容易走失,那么我们的穿戴式的传感器可能就会在发展,老人孩子穿戴上之后,一旦走失,我们就可以马上通过传感器定位找到。
记者:咱们华科主要是哪些领域的传感器?
葛剑楠:今年和明年我们的传感器主要是温度、湿度、压力、水敏、光敏、气敏等十几款,我们是针对市场现状, 现在是哪些最常用的,市场需求量大的,稳定性差的,精度差的,我们就去生产和替代。
记者:相对于市场上的产品,咱们华科的传感器有一些什么特点?
葛剑楠:你像温度传感器,现在我们用的家用电子热水器,包括我们的咖啡机,包括我们空调、冰箱等等,精确到0.5度的就很少,我们调研了国内的小家电市场,大概他们在1~3度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最普通的是0.5度,高端的在0.2度,甚至0.1度。咱国内普通的传感器规格都很大,普通的传感器,现在温度传感器,探测器再加上存储、发射,可能像一个iPhone6手机那么大。
记者:但是咱的产品看上去像一个小蚂蚁一样,三毫米左右。
葛剑楠:对,小的就是像蚂蚁一样!但是这里边有存储器、探测器,温度发射器都有了,并且我们的芯片做好系统集成以后,0.5秒就发射一次,温度精度非常高,比传统的要提高10倍以上,精度、稳定性都非常好,因为这是从航空航天技术转化来的,不允许有错误。
记者:现在咱们已经有成型的产品出来吗?
葛剑楠:我们样品出来了,我们的设备3月份到期,因为疫情把我们的装修延误了半个月,现在要到3月份设备才能进来,5月份差不多就可以量产了。】
在物联网发展大背景下,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近5年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20年整体市值将达到千亿以上,甚至有人预测说,未来五年传感器市场需求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最近几年,国内不少前瞻性企业纷纷布局其中,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以及中部地区最为集中,山东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进入这一赛道无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今年48岁的葛剑楠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 2008年,他主动辞职下海,从职业经理人做起,2012年,成立山东晶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各式新型高效节能LED灯具,LED汽车灯、太阳能智能控制系统为主,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得以结缘传感器领域:
【记者: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你越发发现核心的技术是薄弱的。
葛剑楠:对, 2011年在晶华光电开始,我们就认识到了,因为我们所有的上游产品,包括那些最基本的小芯片低端的从国内买,高端的都是从美国买,我们就感觉到很伤心,确实这样很伤心,国外的价格比我们同类产品至少要贵一倍,但是质量确实要好,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中国这一块什么时候能做起来?所以说后来我们在做的同时,有意识的搜集这方面信息资料,同时通过晶华光电联络一帮半导体相关行业的人,共同成立了山东半导体行业协会,然后通过协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促进工作,半导体行业虽然在广东在江苏很多,但是很高端的,还不多,特别是在山东又是个洼地,一说半导体大家都不是很明白,还停留在80年代的收音机上,不就做收音机,他都不想象不到,整个世界离开半导体都没法发展,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机会去北京参加半导体协会的行业年会,当时他们见到我们的时候都很激动,说山东省终于有半导体协会了,他们认为山东不该有半导体这些项目,因为山东缺人,缺钱、缺环境,山东就应该做一些粗老笨壮资源型的产业,不该做这些轻巧的盈利高的体现知识产权,又体现人的智慧这样的一个行业,所以说他们看到山东终于有半导体协会了,这都激动不得了,然后还把我请到和主要领导在一桌坐吃饭,因为当时我们的会长是科技部副部长曹部长,他说你们山东好歹有个人想做这件事了,有了一面之缘后我又去了几趟,然后有个领导把中国半导体所给介绍过来了,我们就开始盯着半导体所跟他们谈,我到半导体所去了大概有三十几次。
记者:多长时间之内去了三十几次?
葛剑楠:一年半,光北京二锅头喝了有30斤,大家就在一起聊。
记者:你是基于什么对这件事情这么有热情?
葛剑楠:因为既然想干个事,他们都说了,山东就会干些笨重的项目,我就认为应该干个让他们看得起、看得上眼的一个事情。来来回回三十几趟,半导体所也被咱感动和感染了,最后答应转换一个项目,就是这个高精度数字智能传感器项目,大家认为虽然山东的环境不好,但是老葛同志的热情高,想干事,并且因为他们几年前在河南成立一个公司,负责人也姓葛,现在在河南一年销售收入都几十个亿,已经上市了,他们认为姓葛的这些人都很勤奋,跟姓葛的感情也比较深,所以最终就把这个项目落下来,在北京签完约以后,我们就会山东找资金,谈了有十几家,后来甚至准备上广东,不在这呆了。后来偶然的缘分跟齐鲁交通集团的领导汇报之后,杨总感觉到这项目确实很好,很迅速的达成一致,这个事情才真正做起来。】
云淡风轻的表述背后,是一个企业家金戈铁马的不懈征程。葛剑楠有眼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有韧劲,面对机遇的灵光一闪紧抓不放,直至将其变为可能,看似偶然,背后却是一个企业家战略能力的彰显,更是一个山东人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必然选择!
【记者:所以说您怎么理解企业家精神?
葛剑楠:有句话说:“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刚才说经营晶华多年,稍微一个时间坚持不了,可能这个企业就完了,哪里有什么协会?哪里有什么华科?都是在最艰难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环境又有所限制,你资源又不好,贷款不好贷,也招不来特别高端的人,你得从夹缝里边求生存,小草似得从石头缝里钻出来,所以说民营企业太难了。
记者:但是你慢慢进入到你最擅长的领域了,我感觉你这种整合复杂资源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葛剑楠:这没办法,说实话也是练的,否则你这个企业就死了,我个人也无所谓,但是你的团队呢,几十个人跟着咱,还有他们的家庭呢,这是多少人啊你想想。】
这只是一个开始。作为一个计划总投资20亿的省属重点项目,华科立足打造集传感器芯片研发设计中心、传感器封装测试生产基地、共享式传感器产业链集群三个功能区为一体的山东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设包括芯片研发设计中心、芯片封装测试生产中心、传感器芯片标定和可靠性评估中心、智能传感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院、 院士工作站、共享式传感器产业基地在内的六大功能分区,在齐鲁交通集团的鼎力支持下,葛建楠如同上足了发条的钢铁侠,正在马不停蹄的进行布局和推进:
【记者:你年前年后在忙什么?
葛剑楠: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就在家里开电视电话会,研究传感器,刚才您刚进来的同时,我们正在研究一批比较重要的国外订单。
记者:哪个国家的订单?
葛剑楠:是欧洲的,但是它是通过台湾转过来的,300万颗传感器。
记者:咱们的产品相比较它本地的有没有一些特点?
葛剑楠:我们公司的背景还是很令人瞩目的,前段时间我们全球采购设备,业内也都知道,我们的设备都是很高端的。
记者:但问题是咱是5月份才开始量产?
葛剑楠:这个行业可能和传统行业不一样,在这个行业半年以后生产出来很正常,大家的订单排得都非常满,全天24小时,不光是我们,现在全球各地的半导体工厂,现在都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
记者:只要是接他的单就不错了
葛剑楠:对,现在是这样一个态势。所以我们今年虽然是第一年开始弄,我们今年任务也不算很多,也就是七八千万不到一个亿,但是明年可能至少2~3个亿了。
记者:目前你忙的除了订单以外,还有什么?
葛剑楠:从一开始选址带团队——本地是招不到这样的人,在山东我们招了两年,一个人也没有招到。
记者:所以你把目光投向哪儿了?
葛剑楠:我们就投向北京和上海。我们近期从北京挖了一个小团队,成本都非常高,但是也没办法,我们的生产团队也要建设,也是也是从外地挖过来的,山东不缺人,但是山东的环境留不住人,高端人才都跑了。因为招不到人,我建了一个半导体的微信群,现在光菏泽就有三百多,在山东省这块有500人在全国各地做半导体,都是高端的,从设计到封装等,大部分都是山东人,我们到很多企业考察,发现怎么都是山东人,一问章丘的、平阴的、菏泽的,都上外地了。】
与中科院半导体所联合建设智能传感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打造国内高精度数字传感器实验室、建设杭州、上海、深圳研发中心,跟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迅速构建产业集群,致力成为国内高精度数字智能传感器标准制定者……华科的未来在葛剑楠心里是一座宫殿,他跟团队正在争分夺秒的施工建设,身处其中,他们更能够感受到区域之间竞争的激烈,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份,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启动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会上发布39条行业扶持政策,通过顶层设计发力,推动智能传感器上、中、下全产业链健康发展。而类似甚至更给力的利好政策在江苏、广东、陕西、河南等地都已经实施,葛剑楠说,山东也正在奋起直追。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再唐张简——天下泉城,“鲤”响济南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济南托马斯学校张梧华——做中外融合教育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晶众光电杨舒童—— 一个长期主义者背后的故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正庄王妍——以父之名, 践行一个家族的农业梦想 以种子为引擎,做北方林果产业升级服务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高东——创投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馨漫园刘薇——龙喵新语是我正专心培育的“二胎”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志刚——私域定未来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环宇集团董事长艾贻明——勇往直前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董事长谢清森——以兵为本,以兵为号,全命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