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策划推广的圣女果、千禧果、黑美人西瓜家喻户晓;他用3万元辞职创业,走遍了世界19个国家、全国800多个县市。如今,市场上每100个大番茄中就有一个出自他的旗下,他的目标是做亚洲最大的番茄全产业链,他说他的中国梦就是“番茄梦”。济南经济广播记者丁宁专访沃尔富斯集团董事长吴景春,正在进行。
第一次见到吴景春,是在高层次人才演讲比赛上,他当时的题目是“筑梦青春 新农人走进新时代”,用带着明显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讲述着自己的番茄梦,用一连串的数字分享着自己的创业故事。
吴景春:大家好,我是沃尔富斯集团董事长、沃小番创始人吴景春,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边分享我的创业故事。我们是2006年创建的济南沃尔富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十几年来我走遍了差不多有20个国家,全国超过800多个县市,一开始也非常艰难,从3万块钱开始起家,走到了今天大家市面上100个番茄就有一个是我们家的。
记者:也就是说大家可能没见过您本人,但是可能都吃过您的产品?
吴景春:是的,圣女果基本上都很熟悉了,家喻户晓了。20年前,我从台湾一家公司,带着团队策划了家喻户晓三个品种,一是圣女红果,二是千玺果,三是黑美人西瓜,这三个产品至少带来几千个亿的经济产值。我从小一开始有梦想,最大的梦想就是番茄梦,我的目标是打造亚洲最大的番茄全产业链。
记者:目前我们做到哪一步了?
吴景春:目前现在主要做两个方面,一个是水果番茄,那么接下来马上做一个两样番茄也能当水果,也能当菜用。
记者:因为吴总是福建人,其实番茄就是我们济南本地所说的西红柿,是一样的。
吴景春:对,我是毕业于福建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从事这个行业。为什么想做一款真正小时候的番茄,主要是这几年来咱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大家都吃到的番茄,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味道了,主要大家追求产量跟抗病,所以品质这方面不大追求,导致市面上吃的番茄可能不如以前好吃了。
那么我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整个品质和安全还是比较重视。这几年我们又在重新研究小时候的味道,打造一款真正好吃的番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记者:其实我也在想,很多人说想复原西红柿最早的味道,西红柿最早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吴景春:是这样的,番茄它最好吃的目前在全球角度讲的话,目前做的最好是日本这个国家做得很好。最好吃的番茄整个把糖酸比做得最好,消费者比较关注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在科研上也是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再从全球引进了材料去研究,最终目的是能够达到糖度、酸度达到最合适的比例。
记者:它既甜也酸,酸甜度大家觉得是一个黄金比例?
吴景春:是的。
记者:番茄,大家觉得种下种子去长出来不就行了,但是其实想把它做好,还是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吴景春:对,生产一个番茄比较容易,但是生产一款真正的高品质番茄,它难度是比较大的。最关键整个栽培过程中的土壤、气候各方面外在条件对它影响还是蛮大的。
记者:刚才说到了我们去关注它的酸甜度,然后去筛选出最好的品质的番茄,这些人工筛选的产品是不是安全?
吴景春:最近这几年来大家都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有很多提出一个共性的问题,圣女果到底是不是转基因?那么在这里,我跟所有听众朋友明确的回复,国家层面上的话,他是不允许转基因的产品进入整个中国的,圣女果也是20年前我们的团队研究出来的,它是传统的杂交模式、杂交方式,它不是转基因。关于不同的颜色,因为国家整个育种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是属于传统的杂交模式,不存在是转基因的,这点请消费者可以放心。
吴景春出生在福建农村,小时候家里穷,一心想通过努力去大城市闯荡。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报了北京一所科技大学,没想到反而被福建农业大学录取了。开始时,吴景春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辅导员说既来之则安之,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台湾种子公司,从此与农业结缘。
吴景春:从农大毕业后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我也是见证了咱们整个中国农业的发展。咱们国家农业是属于大农业,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在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其实,我小时候是不喜欢农业的,后来被福建农大录取,调剂的专业。说心里话,一开始不喜欢,后来工作了,发现我们推广的产品很受老百姓欢迎。而且老百姓种植我们最早的品种圣女果,收入增加很多。我记得印象最深的,当时在烟台还有寿光,一亩地10多万块钱。十几年前,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所以我们也觉得很有价值的,很有幸福感。慢慢的就在农业上一直干,一干就干了好多年,慢慢就喜欢上农业了。
农业周期比较长,它问题就在于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导致不可控的因素比较多。做农业确实是非常艰难。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18年的时候,当时也是沃小番前两年正准备扩张的时候。当时我在咱们寿光,还有甘肃、宁夏扩展生产基地的时候,赔了很多钱。有几个因素,刚好碰到夏天的时候,那时候温度特别高,西红柿它保存期很短,所以我们西红柿当时倒掉了很多,损失非常惨重。那时候我曾经想,到底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也想过要放弃,整整三个月缓不过神来。三个月后,再想这么多年了,如果放弃的话也很可惜的。然后产业园也投入了,想想心中的梦想以及第2个目标,后来是一步一步,重新再理顺自己的整个战略规划。到18年的下半年,12月份再重新制定新的计划,才慢慢缓过神来,很不容易的。基本上差点放弃了。
西红柿又名番茄,原产地是南美洲。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大约在明朝时期,传入中国。因色彩娇艳,最初人们只把它用来观赏,不敢品尝。从进入农大,到毕业从事种子销售,再到自己创业,吴景春说自己的中国梦就是番茄梦。
吴景春:在大学的时候,同学纪念册里面,我写下一定要做到一个亿,所以我这个“一个亿”不是王健林提出来的,是20年前我就开始提出来了。当时只是一种概念性的,不像现在是目标性的。那也正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梦想一直走到今天,也是它促使了我今天的动力。所以2006年我就辞职,自己来自己创业了。
记者:当时是夫妻两个一起创业的?
吴景春:是的,我们2006年3月份的时候,我跟我爱人带有3万块钱开始创业。
记者:两个人都辞职了?
吴景春:对,都辞职了。来到济南启动资金是3万块钱。那时候没钱,3万块钱还是借的。一开始就在长途汽车总站附近,自己的家里,在大厅里面就是办公室,我是总经理+业务员,我爱人是办公室主任+包装仓库,就开始创业。当时也是背着包包走遍全中国,每年基本上要做20多个省份非常艰难。因为当时大家对我们新的公司,不是很熟,新的公司加上没有知名度,所以特别艰难。一步步的跟他们去介绍这个产品的好处,加上整个技术服务的相关的价值服务,慢慢得到一些认可。
记者:像种子这种商品,如果跟您熟的话,可能有人愿意尝试一下,如果突然来一个陌生公司的话,很多人是不敢尝试的。因为种下去以后,它可能需要挺长时间去验证能不能种出真正好的产品来。
吴景春:是的,没错,跟别的商消费品不一样,比如说咱们超市里面随便一吃,能够马上体现出来,种子它是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出这种品种好坏的。所以那时候也是确实很艰难,也是通过自己的基础力量,包括各方面去一步一步去推广,包括试验示范推广也是一步步打动了客户。2006年创业到2010年,基本上前面5年我们公司基本上是亏损的,真正盈利的时候是在5年以后才开始盈利的。所以,所有做农业的前期要做好困难的准备。就是到2016年时间点,刚好是我们公司成立10周年,我们当时在思考未来10年怎么去规划做战略规划。当时我们在想把这个链条做得更长点,就是把种子链条上下游进行延伸。后来确定了成立沃小番这家公司,上游延伸做科研,加大科研投入,下游做整个终端的消费者,那么等于说从研发到生产到餐桌,一个全产业链的企业,集团企业。所以当时2006年的时候,我们就在黄河北开始建立整个全国第一家沃尔富斯番茄产业园,为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真正的去认识番茄的整个研究,包括一些番茄的功能,包括番茄的文化,集中展现出来。
做农业太难了!这句话,吴景春说了很多遍,创业艰难也多次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舍不得放弃梦想。后来,吴景春尝试改变思路,跳出农业看农业,他重新对公司进行定位,对农业创业有了新的理解。
吴景春:农业这块它是有一个规律性的,真正创业它是很不容易,但是农业有规律可循。中国农业市场很大,所以能够在这行业里面找到它的规律,也是可以做得非常好的。
比如说我们沃小番这个模式,其实园区大部分都是赔钱,基本上全国各个园区90%都是赔钱的,但是我们的沃小番为什么我还是很相信它会赚钱的?因为它采取阿迪这种模式,所有的订单都是外包。农业里面想真正盈利,你就是要尽可能轻资产,但是要做品牌。我曾经在博鳌亚洲论坛做主讲的时候,讲农产品一定要商品化,商品一定要品牌化,品牌要社区化。什么概念呢?我们过去农产品它是大筐小筐的,对吧?把商品做一个商品的个性,给它包装精美,叫商品化。那么再好的商品,没有品牌,市场认可不了。那么从商品到品牌消费,品牌是来自品质跟服务,需要一个过程的打造。那么最终为什么是社区化?因为20年前,我推广圣女果的时候,终端基本上在商场或菜市场,大家基本上买水果、买菜必须到这个地方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移动端已经从过去的超市、商场移动到家里了,拿上手机,啪啪一下订单,直接送到家,对吧?所以商品一定要社区化,因为终端发生了改变。
所以农产品也是一样,农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品牌社区化,这是一条农产品主路,这是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农产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生产成本,因为它不可控的因素太大,所以基本上我建议我们先抓这两条,科研端我们自己来抓,“芯片”必须要自己抓。生产可以外包,生产可以带动全国各地乡村振兴脱贫。外包解决农产品稳定性怎么办?6大标准,我们标准化生产,到最后回收。
所以当时目标就是北上广深,全国最高端的很多超市都亲自到我园区来过,包括日本那边派了6个团队,他们也希望找到一款真正安全的西红柿。农产品能做到规模化生产不容易,很多小家庭农场,小量可以,一旦规模化生产就做不到了,管理跟不上,生产没有标准做不大。
我们是农大毕业的,也做这么多年,我们是具备这个条件。现在在生产上我们也在摸索,这两年也做了很多工作,全球全国有16个省份进行基地的测试生产,包括沙漠上无土栽培测试,这是生产端的。那么销售端,原来北上广深为主,因为它消费群比较高。从今年开始,也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济南的市场社区。
(本栏目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春霞——将美丽事业进行到底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冯振——磨剑十年,迎来精准医疗的“英盛时代”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孙明香——为品牌经济注入“方宇力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刘奎——左手“不夜之城”,右手“月光倾城”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王勇——拄着双拐,奔向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潘峰——是“企二代”更是“创二代”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杨涛——做山东最好的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亓金亮——掌握“美貌密码”的山东汉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海亭——讲述一个知识类抖音号的运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