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89年的她是娴雅安静,端庄内敛的科技驱动型企业创业者,也是非常执着,非常理性的女企业家。她用“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精神,带领团队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将在国际上处于“跟跑”地位的BIM产业,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让智慧城市透明连接,909记者郭慧对话山东智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良,正在进行。
2019年7月20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暨国内首例BIM软件产业园揭牌活动”在济南举行。被信息化业内称为国家顶级智库的中国信通院与济南市工信局、市中区政府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为济南在BIM标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创新支撑,这也意味着济南迎来了加速布局推进BIM软件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会议现场,作为与信通院共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济南本土BIM企业,山东智汇云建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乔良,为嘉宾做了基于BIM的技术成果展示。
乔良说,所谓BIM,也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将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甚至是拆除的所有信息及模型,透过信息技术加以储存运用,可以有效的在建筑物的各个生命周期中扮演各种不同的关键角色,透过模型数据重复运用可以减少人工错误及提升使用效率,来降低整体建造、管理的时间及成本。权威报告显示,作为现代大型设计、建造软件的发展趋势, 2018年中国BIM市场规模增长超40%,国内BIM软件专业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包括BIM产品、BIM咨询、BIM培训和BIM运维等,应用覆盖建筑、道路、市政、轨道交通、水运等多个领域,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
乔良:最近这3到5年BIM技术在中国国内有大量的应用,像我们目前国内大型复杂的公建机场、医院、大型的体育场馆都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技术,那国家也规定到2020年,也就是明年所有政府投资的公建项目,BIM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BIM是行业内的革命性技术,因为它颠覆了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用三维模型来表达二维图纸难以表达的复杂空间,其实我们有很多国外专家会说BIM就像是一个能够看见未来的水晶球,因为它会提前看到未来我们想要的。
像万达之所以更快更好的来建造出更多的万达广场,就是因为它的建筑的BIM化和标准化,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数据的竞争力,对于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份宝贵的数字资产。
记者:BIM技术应用在住宅上还是商业项目上的多一些?
乔良:商业多,因为越复杂的项目它应用价值越大。标准化越是复杂的,像具有造型的,或者之前没有建造过的,没有传统经验的,更需要在电脑上来提前彩排,需要模拟推演
记者:他这种模拟推演的价值在哪儿?
乔良:事前的模拟推演其实价值非常大,你像我们最近做的这个项目,它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上近千处的错误、疏漏和空缺(碰缺,碰撞打架和缺失),就不至于等着到现场干活,干完了又推倒重来。曾经有数据说能减少10~30%的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浪费,不仅仅是省钱,还有它背后的人工现场管理费,包括最关键的工期都能被省下来。
由于三维图形平台等配套技术的落后,中国的BIM技术研究在国际上处于“跟跑”状态,无法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成立于2015年的智汇云作为国内首批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和行业云服务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行业“云服务”。凭借完全自主研发的先进智慧建设BIM管理云平台内15套系列软件,包括可视化、协同、计划、技术、质量、安全、资产、工单、人工智能应急处理等数十大功能板块。听乔良的介绍,你会体会到真正的“预见(建)未来”“未来已来”“云领未来”。
记者:你刚才提到的是在建筑之前,咱们去做BIM模型,那么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BIM的意义是什么?
乔良:对于已经建成的既有建筑,在国际上会有非常多的BIM信息化升级,当然目前国内呢正在积极的探索,还是做的要少一些。就好像我们说VR就像看电影一样,但是VR里面没有数据。我们的VR第一是里面有数据,比如说在虚拟的样板间里面,那我们看到这道墙通过手柄一指这个墙就变透明,里面的隐蔽工程管线钢筋混凝土型号就都有了,这个数据源于最早的个设计院出图纸的数据,同时这个细到每一个灯泡,或者每一个阀门构建它的寿命周期,到期前会自动预警。这个都是在BIM模型里,还有在BIM平台上自带的属性。咱就说齐鲁医院吧,这肯定是旧建筑,所有的这些他都会提前预警。
记者:其实就是建筑运营维护?
乔良:对了,我们叫运营维护,交给医院之后,光在这个运营维护里面,我们就有六大板块,十项功能,包括空间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三维的人员定位我们都能看到,你说今天你来上班了,实际上你在哪一层楼哪里跑,那个都是轨迹录像,都在我们的BIM模型里面。
记者:它是在实时的更新?
乔良:对,就是基于BIM模型,当然后续我们给他打通了好多环节,把BIM和物联网、大数据。这些都给他又做了打通,包括人脸识别、监控,把过去需要装十多个APP的信息孤岛,现在给他全部打通,这样就让计算机代替人去思考,我们叫机代人为,你比如说进来一个穿红衣服的可疑分子,他走了哪条线路,进了哪个门,哪一道门给你关上,通知报警把你抓住,这个都可以在系统里面自动来实现,就不是过去摄像头就是不停的拍录像,门禁就光负责我的门,所以BIM在国际是智慧城市里面最重要的一项支撑性的技术。
记者:这个目前都是可以实现的?
乔良:可以实现的。就是当前来说一个是业主费用可能会稍高,因为现在还有一些关键技术正在突破的过程中,你像我们有一个刚才说那个三维定位,他把这个安全帽里面做了可能有一个小的芯片,这样你这个工人你今天说上班了,实际你躲哪里抽烟聊天,你在一个点呆的时间超过45分钟都会自动报警告诉你老板,完全被透明化,所以在整个的管理当中,它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甚至是你今天有多少分钟没干活,自动KPI绩效月底我就给你拉一拉,你的工资肯定要受影响。
记者:可是你刚才说说这样实现起来的话,需要在他的帽子里放一个东西,并不是说所有的就是进进出出的人都可以实现?
乔良:因为它后面功能特别多,他要跟他每天完成的工作量,跟那个政府的清欠这套系统全部都连起来。装的东西很多,所以他给他按在帽子里,如果仅仅是人脸识别或者是其他的还有更简单的实现方式,你看这个东西如果一旦实现,那就是国际上说的这种叫诚信社会,就建立起来了,以后人犯错误的代价太大了,倒逼着你都要做正确的事。
记者:插翅难飞,寸步难行。
乔良:真的是。
记者:你比如说我的日常的工作程序输进去,我本来今天应该是过来采访,但是我并没有,然后系统上就自动的显示了。
乔良:对,他是让老板眼睛看得更远,手伸的更长,
记者:其实就是正常的那种,它就不显示了,只要是有问题的就会显示。
乔良:对,就是让数据跑起来,让这个模型活起来。
记者:目前BIM好像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这种整个社会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怎么样?
乔良:特别好,这个新技术确实需要一定阶段的推广,就是这个市场需要去培育去陪伴,很多业主知道了这项技术都会非常认可,非常喜欢到依赖,很多客户在共同开发出产品来之后,我们的很多客户都强烈要求成为我们的股东,希望和我们共同推广,有时候开玩笑说股份都不够分的,现在我们这个技术团队更多的商务还有市场的拓展都还是依托客户。
作为山东省唯一专业单位参与国家BIM重大专项课题和国家级新区——雄安数字化平台“透明雄安”的开发建设;同时作为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成员,与国家信通院、华为、科大讯飞等机构一起,多次参与BIM软件国标、省标、行业标准编制;关键技术经中科院专家组鉴定为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多项技术填补行业空白;济南国际机场、马尔代夫马累机场、齐鲁医院妇儿综合楼、济南黄金时代广场等累积上千万平方米的大型地标性公共建筑……耀眼成绩的背后,是乔良和她的小伙伴“事不过夜”的工作态度,“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精神的践行结果。
记者:效果实现的这么好,它一定是有一些关键的技术支撑?
乔良:智汇云有几项领先的技术在行业内是首创,比如说刚才提到的BIM三维体感交互系统,可以让我们摆脱鼠标键盘,摘下VR眼镜,通过这个人体的体感交互,在这个模型中实现漫游和功能的交互操作。那像我们参与的国内某大型机场,那如果领导们去巡查,可能一上午也转不完,那在这个在我们的系统当中,通过体感交互,甚至是漫游飞行等模式,就可以快速的对项目进行可视化的审阅,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的隐患。
记者:那除了这项技术还有吗?
乔良:再一个刚才说的在三维空间中的人员定位,我们应用了在民航系统最先进的用于飞机上的惯导技术,以及国内外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里面的精密的测距技术,实现了人员在三维模型中,精确度已经达到了半米,目前这一项技术已经在省内的多个大型复杂的园区项目,还有超高层项目中都有在落地应用。
记者:一般成立这个公司的前提是我已经是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然后再去成立公司,智汇云是这样吗?
乔良:对,之前能有1/3,创业之后做的应该是更多。说句实话,这几年我并没有觉得有太多的困难,我觉得一方面是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再一个就是我的核心成员小伙伴,我们可能觉得已经经历过更难的事了。你像创业早期,我们当时为了省钱租房子租在了郊区,住的是这种可能二三十年的这种老楼,我记得那是一个冬天,这个墙皮从墙上刷刷的往下掉,夜里睡觉的时候还有老鼠在身上爬过来爬过去,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觉得都并不重要,因为智汇云团队从一开始就是延续了上一家单位中建系统,它的良好的铁军文化,也受到铁军文化令行禁止,使命必达,做事事不过夜这样的一个工作态度的影响,咬紧牙关克服困难。我记得当时是15年年底过年的时候,马上就是年关将至,手头上还有项目没有完成,因为创业初期,从合同订单到项目的收款也不是太好,所以那年到年底,说句实话也发不出工资来。所以这个过年的时候唉呀也是怀着这种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给小伙伴们写了一封信,复盘了一下,我们一起走到今天,那也希望大家能够咬紧牙关,在这一阶段勒紧裤腰带, 因为我们还有更美好的明天!就是这一年,15年的这个年,也没有工资,没有年货,什么都没有,就只有这一封信通过邮件发给了我的几个联合创始人小伙伴。在这封信发出去的第二天,当时我们的技术总监为了技术攻关,也是不吃饭不睡觉,通宵达旦披星戴月,到第二天他就很高兴的告诉我们,说,就是我们两三个月一直在在很发愁的一个技术难点,他们已经成功的突破了,并且那个是在行业里面非常小众的一项技术,应该是突破了之后,让我们在在国内在行业内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这家年轻的公司与其他公司有很多不同,比如,在公司的显眼位置镶嵌着总书记对年轻人的寄语,乔良的董事长办公室里也挂着一面大大的国旗,乔良说,产业报国是他们的初心,这要追溯到公司成立之前,她以及团队成员作为大型基建公司技术人员参与海外BIM项目的一段特殊经历。
我们在12年参与过海外项目的援建,经历过利比亚班加西大撤离。当时反政府武装分子就突然打起仗来了。当时在撤退的过程中,有两位同事就在海外牺牲了,是中国人民政府第一时间赶来救援,当时走海路的时候,只有中国人能上船。很多当地人看着眼巴巴的看着我们,当时我们还去找船长去求情,希望他们也上船,但是只有中国人走海路撤离。那另外一条路,在陆路撤离的时候,我们有几百人被上万人难民给冲散了,当时那个场景就是只有举着国旗,拿着中国护照,唱着国歌的人可以一路通行,那个场景其实非常像《战狼2》,能够活着回国,很多的同事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跪下来亲吻脚下的土地,因为我们活着回来了。这些经历对我们内心触动还是很大的,一个是活着回来就非常的感恩和珍惜,那同时呢作为一个技术人,我们就更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家去做一点事。所以这些年包括我们公司的会议室里,一个是墙上挂着党中央领导人的照片,因为这是我们的信仰。再一个就是不忘初心,技术报国这八个大字。我们每次在会议室里我开会,每次看到他,一种强烈的强国使命和报国之情又会被重新点燃。很多时候在就是包括现在团队的新员工入职,我也会给他们讲到这一段,所以回来之后我记得17年正好是有一次全国妇联做活动邀请我们过去,当时习总书记还通过视频发来了寄语,他就是说希望你们在海外工作过学习过的年轻人,希望你们回来之后有更高的站位,更高的视野,立志技术报国,未来将你们的名字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这个男性的竞技场上,乔良成为用黑科技转动“让业主看到未来的水晶球”的创业女神。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建筑资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大量工程建造仍属粗放,亟待转型升级,这对于国际BIM产业来说无疑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在已经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智汇云用智慧汇聚力量、分享成果、致敬未来。她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乔良也只能风雨兼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大国治礼兰宗晓——做这个世界的大英雄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晔食品李金伦——老老实实,创造别人没有的山楂产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国辰集团马立新—深耕环保领域30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军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玖久同心李允文——承接冬奥会的面食供应,既是责无旁贷,也是水到渠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克佳——为老父亲做一辆舒适房车,是科发房车的创业初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神舟制冷宋明刚——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济南样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天铭医药李刚——好的民营企业都是从苦难里成长出来的
【百人访谈】:陈冬岩: 一个硅谷回国创业者的济南样本
【百人访谈】生态家园闫茂鲁:好好努力,做点有意义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