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申作伟 ——建筑师眼高才能手高,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24岁,他设计的方案几乎没有任何改动的化身建筑,让设计界耳目一新, 33岁,他成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两年后,他辞职创办自己的建筑设计院,只为可以自由创作, 30多年来,他主创完成上百项设计工程,获奖无数,国家级金奖至今仍然是山东唯一,今天,他努力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国人探寻更舒适的居住空间。909记者郭慧对话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申作伟,正在进行。】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20.jpg

  也许,大卫国际董事长申作伟现在每天考虑的内容,会影响到你我几年以后的生活。

  2018年10月,是大卫国际成立20周年,站在这个发展的节点上,从事建筑设计专业已经将近30年的他给自己布置了不少任务。

  【记者:你最近在忙什么?

  申作伟:就是作为企业来说,未来的20年将怎么发展?作为专业来说,我这些年呢一直在钻研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创新。走了这么长时间了,也做了很多作品,我想上升到一个理论角度探索出一点东西,还有一个呢就是因为我对住宅还是很有研究的。将来未来的住宅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也是我正在探索的。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38.jpg

  记者:我觉得特别好,您能给我们透露一点吗?

  申作伟:未来住宅发展,一个就是居住舒适度,还有一个就是科技含量更高,更加智能化,当然中国人喜欢的一些居住形式像院子空中别墅,空中四合院这种发展理念也是将来会发展的。

  记者:这个空中四合院会不会是一个小众的产品?

  申作伟:并不能说咱们这个空中四合院的房子做得多大,他可能一个大的阳台,每户有一个四五十平方的一个阳台、院子他就很舒服。

  记者:济南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产品?

  申作伟:作为建筑师来说,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探索和方案,但是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它现在受国家的好多的政策限制,你像现在我们的阳台,济南规定进深超过两米,你要算全面积。那就太可惜了,我觉得将来这方面的政策会慢慢会放开。现在一些大城市,上海深圳,包括成都,现在已经都放开了,很多这个空中庭院空中花园的房子都已经有了。】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41.jpg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庭院结构是家庭生活中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重要载体,但是当下大量的建筑甚至都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分裂,申作伟认为,建筑师的设计要源于生活,更是要引导生活,通过设计探寻并回归普通老百姓理性的居住需求。

  为此,申作伟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创作理论,将中国传统居住理念和现代生活结合,以新中式风格彰显建筑学的东方情致。他主持设计的“北京优山美地生态住宅小区”,荣获 “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是迄今山东建筑设计界唯一获此殊荣者,也为住宅建筑设计获得国家最高奖开了先河:

  【5000年来中国的建筑发展应该说是有很多的智慧,你像苏州的园林,空间的塑造,那种小中见大,先抑后扬,借景等等各种处理手法都非常高明。所以说呢我在做优山美地这个项目的时候,功能完全是现在的以客厅为中心的这种生活方式,客厅啊餐厅啊丰富的空间,但是又把中国传统的那种庭院、空间、借景应用进去,在外观上呢又把中国传统的那种符号——影壁墙、坡屋顶等等,应用进去,我又把现在的生活之中大玻璃落地窗,拐角窗啊现在的一些材料,把古今和现代东西结合在一起,所以大家一看这房子就是我要住的房子。】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44.jpg

  湖北武汉山水龙城、临沂曦园、甘肃兰州黄河天街民族文化城市综合体等大批“新中式建筑”设计作品,蕴含民族文化的传统韵味与地域特色,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时代风貌,完美地诠释了他对新中式建筑的理解和创新。申作伟也因此成为国内新中式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但是在他看来,建筑远不仅是建筑,他是对沉淀在中国人心中几千年的生活理想的探寻和呈现:

  【实际上真正住宅来说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能把它研究透也非常不容易。住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是一个户型,包括这个整个小区的规划,配套,停车等问题,怎么如何解决,怎么更舒适的回到家,包括这个整个院子的环境的打造,包括邻里空间的打造,让大家怎么在这个小区里更加舒适安逸的大家互相交往,包括安全问题,幼儿园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各方面应该都是住宅设计要研究的。环境绿化怎么打造,居民吃完饭以后下来遛弯能有个健身步道,大家很舒适的锻炼。通过你的好的设计,你的精心的设计,把房子使用率最大化,把这个房子设计的舒适度最高,这才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作为建筑师来说,我们责任应该说是让老百姓花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49.jpg

  采访中,申作伟说的最多的词儿是“责任”,他认为,一个好的城市建筑设计,不仅是对城市环境的适应与美化,更是对城市文化的累积与延续,在设计鲁能中心项目时,因为周边的山东电力大厦雄伟壮阔,风范卓异,是建筑大师的作品,所以他采取了 “不与大师比高低”的裙楼设计方案,最终让鲁能中心成为一处为人称道的城市景观。


  【大纬二路本来就是济南一条非常拥挤的道路,所以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在北边有一个主楼,是一个北京的一个建筑大师柴裴义设计的高层。甲方想盖一个办公楼,面积不够用嘛,当时提出来再盖一个高层,他对面还有个邮电一个大高层。所以我当时提出来,我说的这个地方最好是不要盖高层了,把它盖成一个裙楼,横着放,咱要突出原来的主楼,把我这个建筑做成配角。因为考虑到北边有一个德国的小洋楼,作为济南来说也是一个知名的一个古建筑了,所以呢我当时为了把这个小洋楼整个展现给城市,把楼做了一个弧形处理。正好让出一个小城的城市广场,正好把北边那个德国小楼亮了出来。所以从城市来看的呢那个德式小洋楼和这个高层和我这个弧形楼,包括前面小广场,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53.jpg

  记者:所以你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你遵循的一些原则是什么?

  申作伟:第一作为建筑师来说,我觉得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就是你设计建筑,对周围城市环境来说是要有一个贡献,这贡献,不光是外观的问题,还包括把人流的问题解决好,把车流的问题解决好,我可能让出一个小广场来让市民更方便,我要考虑到这些问题,然后我再考虑把内部功能设计好,让使用的人感觉很舒适,最后呢再考虑我建好以后我的形象和周围的形象要协调起来,我不能很突兀,你只有给周围的些环境做的很协调才是好建筑。】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56.jpg

  鲁能中心、东环嘉恒广场以及阳光100、领秀城漫山香墅,青岛的财富中心这些建筑以独特的性格和优美的造型,与当地文化内蕴和城市性格浑然交融,成为特有的城市标志。在申作伟满意的作品中,他经常提到的一个,是临沂的陶然居,他说到现在还经常回去看看,那是他的方案几乎没有任何更改的建筑,园林风格、递进格局,并将临沂的历史文化符号贯穿其中……那一年,他24岁。作为建筑师,申作伟有一个近乎传奇的经历,他33岁已经做到山东省规划设计院院长,两年后辞职,成立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

  【那时候应该是我是全国省级设计院院长最年轻的一个,干两年我觉得自己让事务性的事占得太多,没有时间来钻研业务。所以后来我思考,我还是在设计中得到的快乐更多,所以后来我就毅然辞职。】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58.jpg

  那个痴迷于设计,被外人看来放弃了大好前程的“怪人”,最终成为 “中国人文珍品大院”的设计者,并依靠系列设计精品,成为中国“新本土居住设计名家”、“地标建筑最具影响力设计师” 和“山东省首批建筑设计大师”,在这条路上走了30年,同事眼里的申作伟每天都像上紧了法条一般,没有周末,也从不倦怠:

  【记者:那你现在还自己设计方案吗?

  申作伟:我现在还设计,说实话,当然企业管理是我的任务,实际上我最重要工作是我的设计,我现在还天天画图,只要有好的构思,我就画,这个构思可能不一定是哪个甲方要的,但是我觉得很有意思,应该研究研究,所以我就在做一些东西,包括我说的那个四五十平方米做一个非常舒服的房子,我通过空间的打造,怎么能叫它更舒适,第二个呢研究一些空中别墅。我做了很多类型的空中别墅,很舒适,作为我来说,在设计上取得一点成绩,我的幸福感更高,有时候我做了一个好的作品,好的设计做完以后,我高兴的坐不住,能站起来蹦蹦跳跳,觉得一个理想的方案能实现是非常高兴的。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546.jpg

  记者:哈哈你现在还有这种感觉吗?

  申作伟:对啊,甚至在梦里有时候都能做一个好的方案出来。第二天早上起来,起来以后赶快把它画下来。】

  他的理念要传递给更多的人,特别是他的团队。 在他公司龙奥金座的地下一层,他建立了迄今唯一由民营设计公司自己的建筑设计展,2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放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所有的国家级获奖设计作品,对于民营设计院来说,这是一个很奢侈的装备,但是申作伟认为,他的近300名设计师只有整天泡在一个这样的环境里,眼高才能手高,才能设计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记者:你觉得一个建筑师最终拼的是什么?你和你团队的学习和提升渠道是什么?

  申作伟:我现在比较注重他们的眼界的培养和学习。我每年都组织很多学术活动,像请大师来讲座,国外的一些设计大师来给我们讲座,也是山东省没有的。让他们开扩眼界,我每年也都会组织设计师国外去学习,国内的只要是有好的论坛,我都派他们去。再一个展览,我们自己有个建筑艺术馆,你看了把国内的最好的获奖的作品我都放在这,让大家天天看,天天学,知道全国的设计水平是在什么档次上,我不能给山东的比,我要给全国的比。】

微信图片_20190523145602.jpg

  申作伟认为,对建筑师来说,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城镇化和城市跨越式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成长。但是有机会面对行业权威的设计师,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问的:

  【记者:那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大家看上去相似度很高,而且老百姓都觉得很难看的建筑?

  申作伟:现在这种现象非常多,很多时候啊我觉得,作为建筑师,可能做了一个好作品。但是作品是一个评选的过程,他可能会评出前两名或者前三名,领导说吸收吸收经验,你得把那个东西吸收一下子把那个吸收一下,这三吸收两吸收一拼接就什么都不是了,很多建筑都是这样的,他不知道,实际上一个原创作品如果把另一个设计加进来可能就不伦不类了。这种东西现在太多了,说实话,大部分的项目审批人很关键,你跟他讲是好东西,但是他没见过,他觉得有风险,那个楼大家都见过的,觉得还行,你就按那个做。还有一个呢就是现在的有的开发商,怎么省钱怎么来,他不考虑很多的创意,你设计费十块钱,我还得找那个六块钱的,就是觉得你是个劳力,我叫你画图,你画一天我给你多少钱,是按这种思想来来考虑的,国外对建筑师创意是非常认可的,他们的设计费能占到整个工程造价的10%左右,而中国占到1~2%。谁便宜我找谁做设计。 所以现在有很多小区做都很差。当然现在一些开发商已经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了。】


分享至
{}
3437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大国治礼兰宗晓——做这个世界的大英雄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晔食品李金伦——老老实实,创造别人没有的山楂产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国辰集团马立新—深耕环保领域30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军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玖久同心李允文——承接冬奥会的面食供应,既是责无旁贷,也是水到渠成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克佳——为老父亲做一辆舒适房车,是科发房车的创业初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神舟制冷宋明刚——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济南样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天铭医药李刚——好的民营企业都是从苦难里成长出来的

    【百人访谈】:陈冬岩: 一个硅谷回国创业者的济南样本

    【百人访谈】生态家园闫茂鲁:好好努力,做点有意义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