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南海气囊段青灵 —— 要做就做行业第一


  【作为创业者,她的人生信条就是要做就做行业第一,也因此,她的企业与“第一”和“首次”结下不解之缘:助力“南海一号”进驻水晶宫和“世越号”出海,护航国内首座无浮吊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顺利坐底……作为企业家,她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开创产品边界,也拓宽了行业边界,所有这些,都仅仅是一个开始!《要做就做行业第一》,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山东南海气囊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段青灵,欢迎收听。】

  

1.png


  今年57岁的段青灵出生于广州的部队大院,父母是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的南下干部,从小对她的要求就是女孩和男孩一样,都要顶起半边天,做事情必须要严谨和认真,一钻到底。她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随后进入济南机床二厂,用十多年的时间,从技术员、工程师做到技术科长,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弥足珍贵的锻炼和成长:

  【段青灵:我那几年正好赶上大普查,什么机械局、省厅经常去企业验收,包括质量、设备、工艺、小批量、新产品等等,都要到企业进行验收,我认为哈,所有的技术口都是我参与的。每一项来验收,我都需要整理材料,我都要去全方位的了解事情怎么做。基本上所有材料是我自己写的,当然可能涉及到我们厂各个面,但是最终是我必须把这本书看明白,我告诉人家怎么来做,我上班弄不完拿回家弄,那时候我孩子还小,我这个人不会应付,从来没有觉得麻烦,一次我对象发烧,我们厂正好搞了计量定级,他发烧我回去看了一眼,就带着孩子带着保姆上我妈家里去了,回来他就急得跟我吵架,我说你发烧为什么不退?三天了你还不退!那个时间满心都是工作,可能别人说我有事业心,我一点没有觉得我有事业心,我这个人就是认真而已。那时候虽然很累——谁都不愿干,又写材料、又让各个部门帮着你一起弄,很多人都不愿干,我是科长就逼着我干——干着干着我认为就把我自己练出来了。后来自己出来创业了,我永远感恩我的企业,这十几年让我得到了历练,给了我太多的机会。

  记者:其实二机床的这种行业领先的视角,慢慢的习惯性的就成了你的视角?

  段青灵:最起码我在企业呆的让我感觉到我的视野宽广,我出来一干什么事就是要做大!一定是大,我一个人创业我也要做大,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全国第一,世界第一!脑子里往里迸发的都是这样的念头。

  记者:这些都不是说说而已。

  段青灵:绝对,我这个人梦想再大,我很实在的,很务实的从脚底下做起,所以我要在细分领域当中做第一。】

  

2.png


  改革开放给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施展的舞台,九十年代初,段青灵离开机床二厂来到一家科研机构,并最终在2006年注册成立了南海气囊的前身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基础,但是她却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喊出做“行业第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口号,并随即付诸行动。而她的这个梦想,在企业成立的第二年,就伴随着“南海一号”沉船的出海,广为世人所知。

  所谓南海一号,是800多年前的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这被很多媒体看作迄今全球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沉船,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2007年12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突破诸多世界性技术难题,在南海气囊公司生产的“超高压气囊”的运送下,将近六千吨重的“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海,移运到水晶宫,这也为当时广东省文化大省创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当时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你做了什么,然后南海一号就把活交给咱了?

  段青灵:其实要说在气囊界的话,我算进入比较晚的,因为我这个人梦想比较大,不管做什么,我要做了这个行业,我就要做第一,这就是我。谁我也不认识,就是硬碰硬。人家说了这么大的项目,你们谁也不要给我们送礼,出了事我们也担不起,你们来竞标,我们管你饭都行。

  记者:把活干好。

  段青灵:对,谁都不可以。因为广东创文化大省,所以说你在这个时候,我认为可能拼的不光是你这个产品,这种国家的政治项目,我认为最终选择的是人品。

  记者:这件事情首先对你们这个企业来说是第一次承担这么重大的项目,另外从整个行业上来说,也是第一次,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

  段青灵:这种打捞方式也是世界首创的,特别是打捞上到水晶宫,整个船加上这个沉箱大概是有6000吨,没有吊车,用气囊,真的是很有难度,对气囊的整个的强度、柔韧性、抗刺压要求都很高。在整个竞标的过程当中,我们家胜出,是因为我们家一次次认真的去给他做方案,基本上我把它定义我三下广州,到广州以后,基本上我就找个宾馆住下,拿个电脑,方案都是我自己设计,我那时候也有技术员,但是我是工程师也是技术人员,对这种项目我还是心里有底的,广州打捞局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我都认真答复,我感觉到同行没有比我再认真的了,为了这个项目,我会一个月在那待着,弄出来我再去报方案,再去问他们有什么需求,基本上是这样,我也不怕同行去和我竞标,你们没我这水平,我当时就这么自信。】

  

3.png


  伴随着在场包括路透社、香港TVB等在内的上百家媒体的连续传播,胆子大、执行力强、关键时刻站的出来、顶得上去的段青灵成为行业传奇,其“做就做第一”的企业主张也传遍了全球。从此,段青灵把公司名称改为山东南海气囊工程有限公司,并进行了商标注册。

  英雄为挑战而生。2014年,总重量近万吨的韩国"世越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水域沉没,近300人遇难,打捞难度极大,韩国政府全球公开招标,南海团队也为此次打捞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打捞浮筒”,从整体设计、安全阀控制、安装网套设计等方面,采用了多项南海专利技术,并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段青灵:世界竞标的话,你像美国等一些大的打捞公司,价格低他们是不干的,就被咱们中国的上海最低价竞标成功,然后我们就给他想办法做了一套助浮方案,你打捞这个船,我给你提供浮力,叫他省钱。当时给他提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不是太在意的,但是他算算成本,当时他要是要用万吨级的大浮吊的话,一天基本上100万,后来他又研究了我们的方案,又把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叫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选择了我们给他提供的助浮方案,整个方案韩国政府全部通过。

  记者:它是继南海一号之后的第二个重要事件。

  段青灵:对,而且我们已经不是气囊那种形式的产品了,它就是一个提供浮力的大浮筒,一条大浮筒就能提供200吨的浮力,像这种大浮筒,我们两端都有安全阀,也是随着水下深度来调整,在韩国水下待了10个月,完全验证了我们的产品质量。】

  

4.png


  2020年10月,国内首座无浮吊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一号”在渤海顺利坐底,真正实现海珍品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类野生”养殖,长36米、宽36米、吃水21米的超大型养殖网箱,也是在山东南海气囊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全橡胶浮筒助浮系统的全力“护航”下实现的。

  【段青灵:整个船拖下去了,然后它要沉底,我们的研发团队给他整体提供的浮力,没有浮吊它就容易歪倒了,你如果计算不准确,我给他周身都绑上我们的浮筒,如果哪个浮力稍微偏一点,他整个的网箱它就会歪的,扶不起来的,损失可就太大了,没有浮吊,所以说更要求我们算的精准,各个方面浮力是均衡的,慢慢的落到底下去,他是国内首创无浮吊作业,我们家做的。

  记者:咱们的这种方式相比较浮吊的方式,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段青灵:用了浮吊,他可能怕他歪了,更安全一些,但是他要用浮吊的话他成本就高了。

  记者:咱们的这种方式相比较浮吊成本能节约多少?

  段青灵:我就给你拿韩国世越号举例,他要真是一天100万的话,10个月就3个亿了,咱几百万,你能比吗?】

  段青灵介绍说,她的产品总体上涉及到海洋工程和船舶配套设备产品中的一部分,属于多个领域的交叉产品,交叉点面不够广,很多客户所知不多,除了固定的需求外还需要自己去创造引领客户的使用场景和实际需求,但是在她看来,却满眼都是机会。无论是南海一号还是世越号,在此之前对方都没有把此类方案考虑其中,是段青灵和她的研发团队主动找上门去,提供方案,并根据客户需求即刻调整方案,最终以超高的性价比满足客户需求,一次次成功“破局”。

  对任何工作都怀着同样的热情和激情、新的情况和局面面前能够立刻找到目标,并拥有思路和方法是段青灵的特色,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她被推选为章丘区女企业家商会会长,很快她就拿出商会的三到五年战略规划:

  【段青灵:商会怎么干呢?我也没有经验,但是我就会当企业这样来认真干,用我多年练就的战略思维和视野来打造中国章丘女企业家商会,以创新的模式带领女商会冲出亚洲让世界了解女词人李清照和铁匠之乡的女企业家】

  

5.png


  以“世界第一”的目标为牵引,一路走来,山东南海工程有限公司果然与诸多的行业“第一”、“首次”结下不解之缘,也成为令行业瞩目的“南海现象”,对段青灵来说,这是梦想的力量,是一个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她到今天持续学习的结果,从创业到今天,她已经说不清上了多少种总裁班了

  【段青灵:我属于目标感很强的人,目标要干什么,我就冲着目标来。

  记者:你学习力也很强。

  段青灵:学习也是我们价值观。其实为什么说老板是企业的天花板,如果你不是个学习力很强的人,你没有战略思维,战略是一点一点常年的坚持学习的结果,不断的用战略思维来思考问题,你才会形成自己的战略。我最知道自己,我觉得我是挺笨的人,但是我是不断的很努力的人,原来是要勤能补拙,现在又叫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好多东西是我慢慢学,不断的学。好多老板听课,手机一会来个电话,一会出去接个电话,我不,我不可能有一个动静。我专注于听好这个课我才会有思路,包括未来怎么打造团队,你怎么做第一,我绝对不能成为我们企业的天花板,我永远是蓬勃向上的,我的企业才能往上走。你去学习很难受的,一坐两三天,有一次在北京,连着上五天课,而且坐了我从来不靠背的,我就坐椅子的1/3,忘了自己腰不太好,我从年轻就好写材料,写不完不睡觉,腰不行,这一天下来腰又累着了,第二天一学起来就又忘了腰疼了……】

  聊起自己的理念主张,企业和产品滔滔不绝,严肃起来双眼微眯,如狮子一般的威严,轻松下来脸上洋溢着坦然而自信的笑意,那是竭尽全力做到极致之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加上带略带沙哑的嗓音,很多人说段青灵像极了格力电器的董明珠。

  以“要做就做第一”,“我相信谁都不如我”为口头禅,做事儿雷厉风行,说话一言九鼎,对市场和产品却永怀一颗赤子之心,脚踏实地面对科研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客户的每一个反馈,段青灵以自己的方式,活成很多人心目中的一道光,加之大厂出身的她做事体现出的规范和风范,让位于章丘开发区的山东南海气囊工程有限公司跨越了诸多行业无人区,呈现出一种超出规模本身的恢弘气象。

  在段青灵看来,企业家也要是政治家,要有站位和高度,必须要将企业发展与时代发展主题,区域发展主题相结合,除此以外,诚信和正直也成为南海企业文化的重要关键词:

  【段青灵: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比方说有一些产品到了客户那里反映出问题来,可能都会说客户使用不当等等,但是我就不允许,我经常给公司说这一句话,“客户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一旦证明客户错的话,你就错了”,也就是说客户永远是对的,永远找我们自己的问题和毛病。可能你感觉客户根本没必要这样提,但是你事后想想为什么要提,说明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是有问题,你就说这个客户使用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说明书没说明白应该怎么使用,怎么还能让客户给使用错了?每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都是逼着问:你先说是谁的原因?问着问着就出来了,是我们自己的事,他们都知道了:别说了,肯定就是咱的事儿,但是我虽然批评了这些部门经理,但是我事后我就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流程上,还是制度上,没有完善好吗?没有关注好吗?我就在想怎么再做,最终我是找着我自己的问题,我永远是这样的。客户说这个东西得赔,那咱们就赔,我们的诚信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很多客户都是赔出来的,我们现在很多客户也是原来有问题的客户,正是因为我们的态度,他觉得他不怕。所以很多人说我不是生意人,我说我成不了生意人,我也不想做生意人,因为我想做企业家,我也有定位,你想成为企业家,你就得有奉献,你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你是成不了企业家,反正我就是这样。】

  

6.png


  以气囊起家,但是产品已经远不仅是气囊,作为中国船用护舷、船用气囊、打捞助浮领域技术专业骨干企业, 山东南海气囊工程有限公司是中海油战略合作伙伴,获得军工产品的资格,并在港珠澳大桥工程等一系列大型项目中发挥出“山东造”的力量,产品已经远销美国、意大利、俄罗斯、菲律宾、印度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段青灵说自己不是没走过弯路,但是要做一家伟大公司的,备受世人尊崇的公司,一直是她的信念,也因此,当面对恶意竞争,甚至欺骗,她的反应就是更务实、更专注,更死磕品质与服务能力,努力提高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护城河。

  在段青灵看来,目前企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新厂房建设马上就要开工,研发中心、国际营销中心,都已经初具规模。能看到的成绩仍然只是冰山一角,移动在水下的山体,正在蓄积南海面向未来的更大能量。组织打造,带领企业走向深海,为更大领域提供助浮产品,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寻找新的技术创新点,都是她正在考虑的:

  【记者:你身边的朋友怎么评价你啊?

  段青灵:说像董明珠,每个人都讲。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说你像董明珠?

  段青灵:好多年了。

  记者: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

  段青灵:我就挺喜欢董明珠的,我还真是很喜欢她,作为女性让你敬佩。

  记者:你喜欢她哪些方面,

  段青灵:那种霸气,她还是个正直的人,在她创业的时候她也是六亲不认的。

  记者:你也是六亲不认的人?

  段青灵:你想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就是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在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每一个员工来说,机遇就是平等的,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做准备了,我在这个企业上班,我努力我冲着哪个方向去做,我就有机会,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记者:如果咱们整理一下南海模式的话,你说认真的话,其实做企业没有谁不认真,没有谁拼上身家性命,即使把这个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人有心气就真的能够做到行业第一,世界第一,好多人都不敢喊,你就喊出来也做不到,那你为什么就做到了?

  段青灵:伟大是熬出来的,一定是熬出来的,是让你自己成长和历练,让你自己越来越简单,用企业家的标准来要求你,其实对于企业家来说我还差得很远,可是我用企业家来要求我,就走不偏,你才可能越来越升华你自己,会有境界,会有责任感,你的世界观也不一样。

  记者:其实有一个原因就是你选的这个领域?

  段青灵:其实这个领域算是细分的小领域,当时我想做世界第一的话,也是受隐形冠军之父德国赫尔曼·西蒙的影响,他就说你想成为隐形冠军的话,有几个特点的,我把它诠释成为我们公司的4个坚持:坚持全球第一的目标、坚持持续创新、坚持高度专注、坚持南海梦。你像现在世界500强的大公司有的是,咱怎么能做第一是吧?我多少年前就在喊是在细分领域中做到行业第一,其实大公司也需要我们这种小企业在一个细分领域中做到极致……】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分享至
{}
4062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新动能百人访谈:刘长燕 ——婴贝儿一定要成为中国母婴行业最受尊重的企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刘春 ——用两弹一星精神,打造中国未来的云微软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刘磊——用服务铸就中恒铁军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俊杰 ——构建军民融合产业新秩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士强 ——区域新动能转换中的大学力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波 ——用化工的方法,生态的理念做环保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郭志强 ——中国印刷电商第一名的成长逻辑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孙道环 ——市政工程是责任工程,也是良心工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于树明——十元店的崛起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