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洲科瑞李鹏 ——一家绿色智能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山东样本


  

  在市中区数字产业大厦,有一家中国建筑智控节能行业领军企业,他开创我国建筑设备强、弱电物联管控一体化技术体系,整体节能技术获国家住建部科学技术最高奖“华夏奖”,主导或者参与了17项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制定,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和近百项软件著作权技术。

  

1.jpg


  2003年11月15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一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当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将中国未来20年内能源发展的战略概括为:节能优先、清洁环保、供应安全、市场推动,这也被不少媒体看做中国制定的未来20年节能环保发展战略,这是那个时代有识之士的共识,而在此时的山东济南,山东金洲科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立,围绕公共建筑设备节能的系列产品也已经在研发当中。

  【李鹏:通过两年的研发、测试努力,我们研发出了第一台建筑设备能耗管理系统。2004年我们把它应用在济南舜耕山庄,舜耕山庄有两个机房,当时还有上海的一家公司在竞争,山庄领导就说,你们每家做一个机房,然后设备运行一年,我们看看谁的效果更好,谁的技术更成熟,那么我们就用谁的节能设备。接下来这一两年的时间,我们和甲方一块前后做过6次检测,也分别请山东省能源利用检测中心作为第三方权威机构做了两次检测,冬季一次夏季一次,就这样经过2年6次检测,最终这个系统得到甲方认可。

  记者:这是你的第一台设备,当时节能降耗能到一个什么程度?

  李鹏:当时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的节能率为38.5%,比如说原来你一天用1000度电,用上我这个节能设备一天的耗电量就是600度多一点,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记者:这个降幅是非常的惊人的。

  李鹏:是的,对于用户节约的电费就相当于创造的新的利润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舜耕山庄项目是我们所做过的项目里节能率最低的一个,我们现在的系统已经是第6代了,它的功能比第一代要好了很多,现在我们接手的项目基本上节能率都在40%以上,我们做过烟台富士康一个工业项目,节能率甚至达到60%,而且这个数据是甲方自己测的。当然我说的38.5也好,60也好,它是指的空调输配系统,一般空调主机厂家在设备出厂的时候,程序都设定好了,基本实现自动运行,我们的节能系统可以通过优化系统运行使空调主机再提高10%以上的节能率,而空调输配系统我们一般是到40%,通过空调主机及输配系统的能耗数据计算,整个空调系统综合性的节能率能可以达到25%以上。】

  

2.jpg


  关于节能效率,已经投入使用该系统3年多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总务处副处长龚风林表示:

  【通过第三方检测,咱的空调输配系统节能率是45.8%,空调主机节能率是11.1%左右,综合节能率是31%,满足了咱的设计要求,节能率还是比较理想的。】

  从零开始到开发出六代产品,涉及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空调末端节能系统、智能照明节能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供电质量节能控制系统、锅炉供热节能控制系统等六大子系统,从一个客户开发要两年以上,到今天占据山东市场大半,覆盖全国市场,金洲科瑞走的是一条筚路蓝缕的拓荒之路。

  在中国,很多产业发展受到政策驱动影响,节能环保型产业也是如此,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2016年《“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主要目标, 2017年工信部发文,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2018年,国家统计局将节能环保产业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更多的行业利好消息不断传来,而金洲科瑞,一直走在政策前面。

  【李鹏:之前我们一直是做既有建筑改造,07年左右的时候我们的销售团队就出去跑,但是收益甚微,人们的这种节能意识普遍还不那么强烈,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事情:我到某机关单位,去接触做节能改造,给他们一说,对方认为这个东西还行,但是不想做,我说为什么不想做?对方说我们政府机关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由政府买单,财政拨款,省的钱也不给我,你装个设备我还得给你配合,设备出了问题责任算谁呢?所以那种不作为的意识,给人听了以后感觉很伤心。后来我们想拓展到新建建筑,这样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

  记者:这种场景可能到今天少了?

  李鹏:不是少了,到今天基本已经不存在这种现象了,现在至少会听一听,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十几年的节能市场的发展加上政府的政策引导,意识普遍提高了,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3.jpg


  金州科瑞全球首创的建筑设备强、弱电物联管控一体化技术,大大简化了施工程序,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了能源消耗成本,给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心无旁骛,对技术和品质精益求精,矢志做中国最优秀的终端系统能效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这是金洲科瑞18年发展的底层逻辑。

  【李鹏:金洲科瑞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在引领行业的发展,我们每年都有一些研发的立项,做技术储备,也是因为让这些同行业追着,所以我们不断的要提升,不断的要进步,因为你出来的新产品半年人家就仿造出来了,所以就逼着我们不断的去研发去创新,所以说金洲科瑞目前研发的产品储备我们也测算了一下,假如我今天把金洲科瑞的研发停了,那么目前我的技术储备,我还能保持领先5年!

  记者:你们的研发人员是谁?你们是一个怎么样的研发团队?

  李鹏:我们研发团队由董事长牵头,他搞电气出身,我搞暖通工艺,还有其他软、硬件等专业的研发人员,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

  记者:其实也没有什么博士硕士?

  李鹏:我们团队中最高学历是研究生,我们还和一些知名高等院校的教授、专家等团队形成产学研合作,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研发团队的成长及创新。】

  引领者在经营企业和市场的同时,还要经营行业。从第二代产品开始,金洲科瑞就联合权威部门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并随后联合中国建筑标准研究院出台《建筑设备节能控制与管理图集》,随后与山东、河北、天津、安徽、上海等省份政府机构联合出台各地方的绿色建筑设备节能控住与管理标准,夯实行业根基,引领和规范行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获得长足发展,单在济南,他们实施的项目就包括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委办公楼、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接访楼、山东省人大办公楼、京沪高铁济南西站,济南奥体中心、山东东方大厦、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济南银座中心、济南黄金时代广场等一系列建筑,全国范围内知名建筑更是数以百计,因此产生的节能效应更是惊人。

  【记者:你们有没有算过账,比如说你们到现在做了多少个项目,你们从这种节能的角度到底是给客户节了多少能?

  李鹏:我们有自己的远程运维中心,每年都有数据汇总,金洲科瑞截止到现在实施的项目,每年可以累计节约电量近3亿度,折合标准煤大约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这个数据可能你听着没什么概念,换算一下,相当于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一个半月的居民用电。

  记者:那么从你的客户来说,他的这种投资回报周期也是他们关心的,

  李鹏:投资回报的话,我们现在针对不同的行业先划分一下,像工业类的项目,包括电子厂房、工业厂房、纺织厂、烟厂、制药厂等,工艺需求对温度湿度甚至洁净度要求高,而且全年365天不停运行,可以实现一年之内收回投资。第二类医院、酒店类项目,全天24小时运行,春秋季不使用,比如像济南,可能5月份到9月份开空调,冬天11月份到来年3月份开供暖,一年开10个月左右,一般在一年到两年,最多两年收回投资。第三类就是这种商场、地铁站、高铁站、机场等一天运行十四五个小时,一般是在两年到三年。再一类就是这种写字楼、政府办公楼,朝九晚五,晚上不用、周末不用,假日不用,像这种一般在三到五年收回投资。所以说从投资回报上来说的话,最长是三到五年收回投资……

  记者;你这一套设备能用几年?

  李鹏:我们的系统设计寿命是20年。】

  

4.jpg


  金洲科瑞的企业愿景之一是要努力成为最受社会、客户、投资者和员工尊敬的企业品牌,超越、负责、专注、市场导向和诚信是他的核心价值,近二十年,金洲科瑞也一直在这样做的,坚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过程中累积了足够多的技术,标准,资质,信用,奖项的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中仍然历经艰辛,可谓九死一生,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存和发展现状,也颇具样本意义:

  【李鹏:我们要去开发全国的市场,但经过一年的前期开发,和想的不一样,一些省份对节能的意识和山东基本上差到三到五年, 2015年的山东市场,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节能了,那么到了其他省份,他的意识还和在山东10年的时候差不多,第一市场处于空白,第二没有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去做这个市场。造成他们对这东西不了解。

  记者:他觉得这个能耗是天经地义的。

  李鹏:对,所以说我们一看这个市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回过头来再反思,山东是因为我们金洲科瑞这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做这个市场,所以山东节能市场认可度比较高了。

  记者:全国来看的话,你觉得市场需求潜力有多少?

  李鹏:一年的话我估计100个亿左右应该是有的。

  记者:所以说你自己从这种行业发展阶段来看的话,你觉得目前整个行业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李鹏:我觉得按一天的时辰来比喻的话,这个行业目前还处在10点左右,未来5年,应该是金洲科瑞以及这个行业最好的一个阶段。

  记者:目前咱们是以既有项目改造为主还是以新项目为主?

  李鹏:目前已经是以新项目为主,也是为了避免后期重复投资,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什么呢?前期甲方的一个预算的问题,那么一般这种搞审计和预算的,他还是按照原来那个标准来做,比如说原来非节能设备核算价格100万,他就按照那100万来做预算,但是我的东西可能需要花200万,那么客户一看批了100万,资金不够了,就没法采用了,所以有些项目是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政府的一些项目又不能追加资金,就很难做了,因此大部分项目在甲方一开始盖的时候我就要找甲方,甲方认可就找财政局,完了找第三方审计机构,得把资金预算做足了,所以相对来说还是需要做很多功课。我常说一句话,甲方盖一座楼,你像这种水泥、钢筋、玻璃、门窗、电梯,他是必须要买的,无非就是买谁家的问题,而我们节能系统,我们要经过两关,第一关,甲方确定采用节能系统,其次第二关是用谁的,所以我们可能比其他行业要多付出一倍的努力。

  记者:其实还是一个开拓者的代价是吧?

  李鹏:对。因为他不用不是个缺点,节能系统属于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那么第二个方面就什么?咱国家政策导向的问题,现在国家还是建议采用节能控制系统,而不是说强制你必须使用,所以我们也得等待时机,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越来越强制化。

  结合现状,从2019年的下半年,我已经在尝试转型了,延伸了好多合作模式,第一种用户认可此种技术,直接采购,第二种方式就是用户认为是好东西,但是又怕装上效果不好?那好了,我推第二种模式就是用户不用花钱,我把设备直接给你装上,我们签好协议约定好年限,每年节约的电费你分给我一部分,这样对用户来说的话,第一没有风险,第二不用投资,第三每年节约电费还有收益,那么他接受能力比较高了。第三个模式,也是叫能源管家式服务,就是用户建新楼,你的机房里面所有设备的投资建设,后期的运维、管理、维修、售后你都不用管了,用户也不用再去单独招一批人专门负责设备运营,给人员发工资,我的公司全给你负责了,签10年或15年的合同周期,等于是你拿钱买我的能源,这样我帮用户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减少人员的投入,减少了人员管理成本,又减少了你平常的能源消耗支出,交水费、电费、能耗费什么的,这些工作我全给你做了,周期到了设备就是你的。

  记者:那你们发现这个市场需求大吗?

  李鹏:市场需求也不小,但是这个模式最终看决策层的意识,能源托管的模式在南方城市推广的很好,关于投资及收益,这就是一个思维意识的问题,目前合同能源管理也好,能源托管也好,都是南方城市接受好一些,北方的城市也在慢慢地接受这种模式。】

  金洲科瑞人很清楚,这是一个关乎绿水青山,关乎未来的行业,近期中国政府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目标,也让他们更加坚信,金洲科瑞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他们唯有风雨兼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分享至
{}
5238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美泉环保乔壮明——微生物都是有脾气有性格、有思想和喜怒哀乐的小东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爱不释书创始人耿化龙——创业是一个翻山越岭的过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昊月杨志亮—— 两项国际标准诞生的前世今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SAP张钦鸿—— 躬身入局,成就智慧企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梵森映画创始人华燊——不想当创业者的运动员不是好老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禾宝张科建——人活这辈子,还是要在一个行业产生一点哪怕微弱的影响,总归没有白来过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康迈祺生物王靖林——二十年坚持做原研药,到今天一家人仍然租房子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润一科技刘利达——从痛点和隐患中寻找空白市场,重塑医院后勤安全管理模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易华录总经理王海博——和时代最先进的科技结合,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创业团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