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蒋世波——不躺赢的锦鲤梦,是一位乡村青年脚踏实地的奋斗史


  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他却在毕业时出乎意料地选择了回乡“养鱼”;抗住压力,撕掉固有的标签,他用10年的时间,建立起亚洲单体最大的锦鲤养殖温室,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从乡村走到世界,有人说,这得归功于锦鲤带来的好运,而他却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什么叫做“事在人为”。

  

1.png


  2007年,蒋世波上大学一年级,他第一次在学校的人工湖里见到锦鲤,那时的他就萌发了要在家乡创业的念头,蒋世波在青岛农业大学读的是水产养殖专业,虽然其中也有有关锦鲤的知识,但是少之甚少,他只能自己去找各种途径了解锦鲤。读遍图书馆里所有有关锦鲤的书籍资料、在实验室里一遍一遍反复的进行实验、去养殖场实习、甚至还加入了十几个锦鲤养殖爱好者的QQ分享群,看似随意而又不起眼的一个个小举动,却都为他未来的创业之路埋下了伏笔,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要把它当成一份事业来发展呢?】

  【蒋世波:应该是在08年的时候,那一年在读大二,就坚定了,如何能够回乡创业,寻找一种淡水的名优产品,综合考虑吧,就确定了锦鲤是我未来的一个主攻的方向。那个时候就开始查阅图书馆所有的有关锦鲤的资料,基本上是利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把图书馆所有的有关锦鲤的书籍看了一个遍,当时有一个选修课,就学习观赏鱼的养殖鱼鉴赏,专门攻锦鲤;后来也是在老师的支持下,给了我一个实验室,我就在实验室里养锦鲤、做实验,去饲养它、研究它,当时正好我们空了一个实验室,里面有几个水族箱,我又自己买了一个大的帆布鱼池,我就自己在里面开始折腾。】

  【记者:你都是做一些什么样的实验呢?】

  【蒋世波:把鱼给搞得让他细菌性的感染,再给他打针,给他治疗,后来再就是锦鲤的繁殖。反正是除了学习,班级的工作,学生会的工作,其他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

  【记者:那你还有时间放松吗?】

  【蒋世波:没有时间放松,基本上,从我们宿舍舍友的角度上来讲,说你要是想找蒋世波,尽量在6点之前,晚上11点之后。用一个词来概括我那一两年的大学生活,“充实”!从农村走出去,缺少一定的锻炼,觉得大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去锻炼你第二个方面是觉得我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距离我的目标,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所以那个时候我还是很开心的。】

  

2.png


  从2009年开始,蒋世波就到浙江、上海、福建、深圳等地的锦鲤渔场实习考察。2010年10月,还在上大三的蒋世波,放弃了多家公司的邀请,还有一份10多万元年薪的工作,在家人的强烈反对和周围村民的冷嘲热讽下,回到历城区唐王镇,在院子里挖了两个总共不到10个平方的鱼池,开始创业了。在很多人眼里,村里这个好不容易考出去的大学生,放着正经的工作不干,回来养鱼,这定是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的,蒋世波头上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

  【蒋世波: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创业了。自己挖鱼池,加起来不到10个平方,就在老家,自己亲自挖的,刨坑、垒砖、抹水泥,就开始搞经营了。当然在这之前也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的,到养殖场去实习,担当技术人员,当时别人给我开到了一个月一万块钱的工资。有的时候创业讲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自己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就觉得我要开始干,终于快毕业了,就依然拒绝了,回来自己干。正好在10年前后,这个行业发展非常迅猛,有的时候可能当你的经验准备好了,你的资金准备好了,可能市场不行了,所以我也是硬着头皮来去做,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高风险,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学点东西,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情,因为这个产业真的是非常好。】

  【记者:周围的人对你放弃了那些条件,回来创业,是什么态度呢?】

  【蒋世波:议论纷纷吧,周围的村民也好,包括自己的父母亲戚,都不同意。觉得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供你出去了,从农村供一个大学生也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我的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挣了好多年的钱了,我还一直在花了父母的钱。好不容易读出去了,回来再去养鱼,当地人觉得大家都是种地的,我来养鱼,跟他们是一样的,那你读的书有什么用呢?就觉得好像我不务正业,好多人在看笑话,你看他不成器。再就是在院子里建了两个小鱼池,实在是太小了。】

  【记者:万一失败了要怎么办?】

  【蒋世波: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记者:所以你就开始正式的创业了。】

  【蒋世波:对,当时对我来讲,触动也是非常大的,我在想,在农村,会不会有人来买鱼?也是我的人缘好,因为我是从08年开始接触锦鲤,加入了很多的一些QQ群,认识了很多好友,也帮助了很多人,一些鱼友,包括一些从业者,我在大学的时候就会把我研究的一些东西去跟大家分享,对他们来讲就觉得,哇,你好专业啊。包括当时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菌,一些益生菌,我做出来以后自己去扩繁,分给他们,也交到了一些朋友。他们就觉得你出来干了,价格也低,原来的时候成本价乘以三就是售价,但是对我来讲我可以少挣一点,当时有很多的朋友就非常支持,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当地养鱼的不多,他们觉得你的跟市场上的真的不一样,真的是很漂亮,就有很多人过来买鱼。】

  【记者:养的都能卖出去。】

  【蒋世波:对。】

  【记者:刚开始的市场局面还是挺好的,没有费太大的力气。】

  【蒋世波:对,也是跟前期的积累有关系。】

  【记者:利润呢?】

  【蒋世波:利润还可以,证明了这件事情是可行的,是有人来买的。】

  

3.png


  2011年,是蒋世波创业的第2个年头,在槐荫广场举办的第一届山东省锦鲤大赛上,一尾85公分长的昭和三色,一举夺得全场总冠军,并拍卖出了58万的价格。这条锦鲤,就是出自蒋世波的鲁泉渔场。在劈天盖地的宣传造势之下,蒋世波声名大噪,他立即扩大规模,并开始筹划及养殖与门店售卖展示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但是迎来的,却是当头一棒:

  【蒋世波:周围人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一条鱼,58万元的天价,大家开始注意到你,了解到你的渔场,都是非常大的一种促进,那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是熬出头了,想去做全产业链的发展,从养殖到销售,必须要从市区开设门店,甚至开到全国的连锁,有想法就立马实施,就盘了一家店,一年的租金接近30万,从市区到基地,两边跑,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出问题了,基地的鱼出问题了,疏于管理,因为水质管理不好,就出现了细菌性的感染,两池子大鱼,几天的时间,全军覆没,三四十条鱼吧,接近60万吧,对一个刚刚开始创业的初创者来讲,这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刚开始也没什么感觉,死了再养呗,过了两三天吧,早晨起来走在池子边上,看这些鱼,没了,我拿什么去经营?去发展?生产资料没了,我咋干呀?一下子心凉了,难道我真的是做不了吗?痛定思痛,什么是我的核心?只要是养出好的鱼来,是不愁卖的,我就关了市区的门店,一心扑在基地,去饲养鱼。】

  


4.jpg

  将主要精力放在鱼的本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2014年蒋世波在海豚杯济南站获得全场总冠军,2018年又在第十七届中国锦鲤大赛上荣获全场总冠军,这也是第一次北方渔场在全国的大赛上获奖。在创业过程中蒋世波个人也先后取得了历城区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优秀创业者,济南市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典型,济南好人,最美乡村青年,济南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新型高级职业农民和乡村振兴农村示范站站长等称号。渔场本着高起点、更专业的发展策略,近年来也不壮大发展,现已建成山东省内极具规模的专业锦鲤养殖场,有生态循环过滤池池50余个,最大吨位200吨,温室大棚3座,野塘20余面,现在可达到年产值1200万元的营业额,目前已经建成亚洲单体最大的养殖玻璃温室10000平米。

  【记者:你觉得我们这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能够处于一个比较好的地位,原因是什么?】

  【蒋世波:从科技方面,我们借助了青岛农业大学的技术力量,一些教授和博士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支持。第二个方面,我本身是学的水产专业,有十年以上的饲养的实战经验,也有一定的心得,这是区别于其他的一些老板的情况,我又是老板,又是锦鲤的工作者,结合起来会更好一点。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山东是非常适合锦鲤养殖的,气候四季分明,没有太多的自然灾害,每年的生长期也够了,还有几个月鱼的调整,体内的、颜色的,也够了。这个行业里面可能繁育者、生产者,也是销售者,没有像生产、销售、服务,分工那么清晰,还是比较乱的,专门的销售场合的操作,和这种批量的生产,他是不一个概念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池鱼养个500条,他客户要个两条鱼,一折腾,可能一池子鱼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所以说还是要尽量的分工明确一些。还有就是每个渔场做什么样的级别的,或者是做什么样的鱼,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包括是价格体系,也都会有一些问题,我们讲锦鲤雅俗共赏,好的鱼价格非常贵,一条鱼最贵的现在有1000多万,便宜的几块钱,这是因为锦鲤的产量非常大,一条鱼最贵的有30万到50万,多的能产到80万到一百多万尾,但是锦鲤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一选就得淘汰百分之九十,饲养一条鱼、一条好鱼,是非常难的。也缺少一个行业的标准,首先从锦鲤的饲养体系来讲的话,要符合科学严谨的方式方法,从前期的鱼塘处理,到鱼种的处理,到怎么来去操作;再就是水泥池的养护,鱼怎么样流通到市场,是要有标准的,要杀几次虫,杀几次菌,包括体长、颜色、图片资料怎么去做;第三个方面是服务体系的标准,怎么给客户传授饲养锦鲤的知识。现在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框架,现在借助跟学校的合作,一起来做,逐步推出我们自己的企业标准,再逐步升级到行业标准,对企业来讲,更正规化的去做,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对行业来讲这就是一次提升和进步。现在,我们渔场从最初的10个平方发展到现在的占地300多亩,我们建了一个亚洲最大的单体的温室,未来,毕竟中国发展锦鲤产业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首先是要让自己培育的锦鲤,在世界的锦鲤界占据一席之地,能够培育出优秀的锦鲤,毕竟锦鲤是起源于中国的,想发展好这个产业;再就是在创业的过程中,让员工获得幸福感,带动更多的人去致富,给社会创造更多的美的东西,锦鲤真的是非常漂亮,像一副会游动的艺术品一样,将锦鲤好的寓意,带给所有的人。】

  本节目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分享至
{}
5163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再唐张简——天下泉城,“鲤”响济南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济南托马斯学校张梧华——做中外融合教育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晶众光电杨舒童—— 一个长期主义者背后的故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正庄王妍——以父之名, 践行一个家族的农业梦想 以种子为引擎,做北方林果产业升级服务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高东——创投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馨漫园刘薇——龙喵新语是我正专心培育的“二胎”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志刚——私域定未来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环宇集团董事长艾贻明——勇往直前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董事长谢清森——以兵为本,以兵为号,全命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