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2号,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在济南举行,出现在峰会上的一家本土企业获得不小关注。作为2018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落地项目,这家公司由多名优秀海归博士组成, 研发的直流变换器项目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拥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一个喜欢调皮捣蛋,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到温文尔雅的青年才俊,他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站在氢能产业爆发前夜,他积累了哪些优势,又在进行怎么样的布局准备?】
每个企业家都有一部自己的励志故事,耿直是一个不太常见的版本。1988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甚至一度成为各种网络游戏里的带头大哥,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出国读书,并在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之后,又攻读了美国纽约大学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博士,但事实上,直到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最大的理想,就是拿到绿卡,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
【耿直:但是后来我想想,作为一个男生,我应该是做一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去制造那种大设备、大机械,可以真正的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去改变别人的生活。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你产生这样的想法?
耿直:大概是研究生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当时突然想做这种东西,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设备,也可能受美国硅谷工程师文化和一些电影,像钢铁侠的影响,当时我就强烈的觉得还是跟别人不一样比较好,所以我决定去读博了。
记者:这时候就是你主动的选择了。
耿直:对。我主动选择去读博了,选择了电力电子的专业,开始接触真正的电源,因为全世界的电能全都需要转换才能应用,然后电源它有高端有低端,它也是分为非常多的方向,包括宇宙飞船、飞机,都需要军工的电源,包括医疗器械,没有电源任何的设备你都不能运转,当时突然就觉得这个领域很好,很适合我,开始申请学校,很诚恳的去跟导师谈,后来就去了纽约大学,在那开始我的博士生涯。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当时在读博的时候,我们实验室给美国的波音公司,就是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做一个项目,做飞机里面的一种电源,功率非常大也非常难做。当时我的师兄负责这个项目,我去了以后就是他领着我一起做,因为当时确实是基础不太好,初中、高中没有打下太好的基础,确实跟将来在这种研究学习是有关系的,所以当时各个方面都需要学习。但是师兄很快就要毕业了,以后可能担子就要全落在我头上了,就很焦虑,您看我这个体重大概是160多斤,我当时瘦到了130多斤,就每天在想,如果师兄走了怎么办?波音787飞机上首席供电设计师是一个伊朗人,他每一个星期都要跟我们开会,直接在那边喷我们,骂的我们教授都抬不起头来,作为学生就要站出来,我们都要拿英语去给他们去解释,辩论,证明,就是说项目进度不行,你得告诉他你为什么不行,项目卡到了什么地方,那时候确实能锻炼出这种跟外国人交流的能力。
记者:所以你就切入到这种最前端的项目里边去了。
耿直:对,就切入进去了,真的很难,我就觉得很害怕他们波音每周的开会。但是没办法,因为师兄要毕业,不能永远依靠他,然后我就开始把这个项目接下来了,当时也是我自己一个博士带着一些人就开始做这个项目,再接着师兄的一步一步的去设计,因为电力电子这个东西除了软件、硬件还有理论的基础,是全部要相结合的动手。我接了项目大概过了半年以后,我进入了状态,跟波音他们开会就是各种交流,包括技术上的讨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项目进度赶得也非常好。
记者:你之前的那些欠缺,也都在这个过程中弥补了。
耿直:对。
记者:你给了很多孩子希望。
耿直:对,我母校也请我回去做个讲座,因为他们也知道我以前是个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喜欢玩,学校里都挺出名的那种,他们就觉得我能把博士读出来了,真的挺不可思议的,就说你要不跟学弟学妹们讲讲为什么?我去了以后就告诉他们无论你现在成绩怎么样,无论你将来干任何行业,一定要去保持这种深度学习的能力,踏踏实实的做好一件事情,这个非常重要。你得去钻研,比如说我当时就是为了做项目,我就说有一个知识点,比如说我搞不明白以后我就在Google上搜,去学,我学不明白,又发现8个知识点,我都不会,你就把每一个全抠清楚了,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什么都会了…… 】
通过项目切入到最前沿的研发和应用领域,通过深度学习让自己看待世界有了更开阔和敏锐的视角,博士毕业后的耿直已经蓄势待发,他进入一家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服务公司,并由此进入氢能产业。耿直解释说,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零排放、效率高、来源广、可再生等一系列特点,氢动力取代燃油,靠化学反应提供电能,产生的尾气只有水一种成分,不少人认为这是绿色经济前提下的汽车动力系统的终极解决方案。这个被誉为“没有天花板的产业”,产业链巨大,几乎影响着地球的未来。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将氢能作为战略方向,提前谋划布局,基础研究也已经走的很远,比如法国发布了“氢计划”,日本正致力于打造“氢社会”,美国则提出2040年将全面实现“氢经济”的目标。在这家公司,耿直负责研发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部件——功率变换器:
【耿直:然后我当时的老板也是通过自己的一些资源中标了美国能源部的一个项目,具体来说,就是美国有两个最大物流公司,这里不太方便透露客户名称,需要将他们的送包裹的物流车,改造成氢燃料电池汽车。
记者:所以你们这个产品的名称是叫什么?
耿直:叫氢燃料电池车用功率变换器,你也可以叫它DC,它用在车载汽车上,不光是一个技术的挑战,还是一个工艺的挑战。因为车载它的安全性、可靠性,还有散热各个方面,对工艺的挑战都非常大。当时为什么我们会去那家公司?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全球范围内采购不到。当时找到了我们,我们在那建立了一个团队,专门开发这个东西。涉及到软件、硬件等各个方面,其实过程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在学校里有相当多的积累,我们对于任何这种控制芯片的使用方法,底层平台的开发都不是问题,所以很快的把基础打好了。
记者:简单来讲,这款产品有哪些比较核心和关键的技术呢?
耿直:第一个方面,因为车有很多种型号,有商用车、有家用车,你开发的同一款产品要适配于各种车型的。
记者:所以说你们的产品可以适配多少种车型?
耿直:我只能说是非常宽的范围,或者说目前流行的这些车型基本上都可以没问题。
记者:这是一个别家做不到的一个地方?
耿直:目前我觉得全世界没有一家可以做到我们现在的程度。
另外一个特性是隔离特性。设备它分为隔离和非隔离两种。隔离的好处在哪?燃料电池是一个非常精密的设备,它工艺非常复杂,成本非常高,为什么目前氢燃料电池这个东西全世界没有把它产业化?就是因为他它里面太精密了,它的寿命等各个方面都很受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隔离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燃料电池系统受到电磁环境的污染。再一个你这边车跑,突然电机驱动这些东西坏了,如果你是非隔离的话,你这两边连着它会造成一系列连锁破坏,隔离就没有这个问题了。隔离就需要这个东西叫高频变压器,要将这种高频磁性化元件做小,需要应用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比如碳化硅,氮化镓等。第3代半导体器件的还比较新,也是近几年才慢慢产业化的。你要把这个东西真正的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在你的设备里,是非常大的技术挑战,我们用的全都是这个东西,我们用的是美国科瑞公司的产品,它是目前全球极少数的能把这个东西产业化的,所以我们现在拿货都非常困难,国内目前没有一家可以做。】
2018年7月,耿直和他的师兄顾大重先生携他们的氢燃料电池车用直流变换器项目回国参加有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这是济南历史上最高水平的海外创业大赛,旨在进一步引进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海内外高科技项目,在来自澳洲、美洲、欧洲的382个项目参赛当中,耿直,顾大重团队一举夺得高端智能制造领域唯一的一等奖,8月便跟济南市槐荫区签订了落地协议,山东纽特动力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同时成立,11月厂房交付开始装修,2019年初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耿直说,他体会到真正的济南效率,但是,他最看重的,仍然是国内氢能市场的蓬勃发展:
【记者:你为什么要回到国内来,你是看到了什么?
耿直:当你在美国,比如说你在融资,真正的开始把东西产业化、商业化的时候,可能国内的这些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都起来了,产品也全都出来了,我们想赶这个时间,觉得还是国内发展的能更快点。另外人工的成本、物料的成本、还有供应链的配套、产业链的配套,都是我们回国的原因。】
耿直介绍说,目前国内已经有20多个省市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
2019年,氢能源首次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济南的区位产业优势更是明显:产业链条齐全, “中国氢谷”落地济南。纽特动力凭借特有的技术优势享受中央政府和省市区地方政府的多项扶持政策,而他对济南的人才政策,更是印象深刻:
【记者:你怎么看济南的人才政策?有一些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
耿直:其实我们公司刚创立的时候,就两个人,大重在搞研发,其他事务是我负责,所以我对这几大人才政策非常了解,我也在研究什么样的政策适合我们发展,能让我们的团队在济南安居乐业,我觉得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就非常好。我不知道相比于其他的省份和城市怎么样,但是我觉得5150,首先我们通过大赛的形式,获得了5150高层次创业团队的扶持,济南市奖励了我们500万,这笔资金是非常可观的,足够我们把产品进行产业化。通过5150,我们团队的领军人物会被评为济南市的D类人才,然后他还会再往上升级,比如说通过泰山领军他会被评为C类,然后再往上还有,不同级别的人才能享受不同的政策。我觉得这样弄挺好的,有一些比如坐公交免费,比如说健身房免费,我们并不是很在乎,今年发现市里又推出了一项,就是说D类人才以上购房会有补贴,这一出来大家就坐不住了,就说今年我必须得报个5150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因为她准备在济南安家购房了,就是我们团队的赵晓楠博士,也非常厉害,这样你的团队也就稳定了,包括我们招聘的刚毕业的硕士博士,都能享受到每个月1000块钱的住房补贴,我觉得都非常好。当然我觉得做企业不能靠政策,你去了解,申请也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无形中发现天下还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真正的把你的产品做好,卖出去,这个才是最核心的。】
纽特动力核心产品属于高附加值产品,性能已经获得市场认可,一直有持续的国际客户,但是从少量定制到真正的批量生产,中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而处于早期的氢能产业,也面临基础设施不足,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等等一系列壁垒,耿直认为2025年会是一个分界点,他和他的团队也正在夜以继日的紧张工作:持续不断的优化流程工艺, 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以期能在这个万亿产业爆发的前一刻,做好足够的准备。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王振华 ——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彭立增——我的“药融”梦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韩云鹏 ——济南博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申作伟 ——建筑师眼高才能手高,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宝森 ——为“意义”烧钱的门外汉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哲 ——“企二代”完美继承,完美颠覆
新动能转换大会:李文举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施乾平——打印明天,打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