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周惠敏—— 巾帼何须让须眉允良


  90年代,她毛遂自荐,两次赴南极主导长城站、中山站防腐工作;46岁,她放弃稳定工作,抱着应用研究一定要为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毅然创业。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终身“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她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济南经济广播记者丁宁专访山东慧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惠敏,正在进行。

  跟周惠敏聊天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她很健谈,愿意分享,生活丰富又自律,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人觉得生活就应该这样,向上、乐观、美好,没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采访前她去老年大学学了钢琴,等候采访的间隙还用手机学了英语。周惠敏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但没有违和感,她身上没有追赶时间的紧迫,从容、享受,这是我见过最棒的64岁。

微信图片_20191218161644.jpg

  周慧敏的故事从南极开始。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惠敏听说中国南极两个工作站的腐蚀情况严重,当时她正好有一项技术刚刚获得科技部的重点推广项目,觉得正好适用,于是她到南极办毛遂自荐。经过考察,技术适用,她没想到自己也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有了去南极的机会。90年代,去南极可是件稀罕事儿,不仅工作站上条件艰苦,动辄5个月的船程,也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回忆。

  周惠敏:在南极科考是很具体、很实在,而且是有的时候看起来挺枯燥的一些事情。对我们来讲施工很多还是难以承受的体力的消耗,我当时把工作分解了,承包责任制,你干完以后就可以休息。那个时候是极昼,不黑天,我们干到10点收工。所以说整天处于一种疲劳状态,很辛苦。

  它不光是在站上气候恶劣、时间紧张,使得人非常的艰苦,除了这个以外,在路上和他们船到了站之后的作业也都是非常不易的。先说晕船。上了船以后,船一走就开始有人晕。一路到了南太平洋的时候,那是最厉害的时候了。进入了所谓的西风带,天气也更变化无常,一会一个气旋,船就颠簸的非常厉害。很多人走路都走不稳,老是晕晕乎乎的。大家伙最后就总结了晕船10句话:一言不发(他挺难受,他不愿说话了),两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

  当时能够坚持去吃饭的人就比较少了,雪龙船上的饭桌都是翻开都带边的,就是带边也不行,晃得厉害的也都甩下去。好多人连饭都不吃了,根本咽不下,那时候我想我得保存实力,我有重要的任务,我就坚持吃。后来他们说能够吃饭就是英雄,能够把鸡腿吃进去就是伟大的英雄!我经常当伟大的英雄。我们还遇到过海盗,其实当时咱们的国力还不行,直升飞机库里啥都没有,就开了个灯,把他们吓跑了。

  从南极回来,周惠敏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其中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应用技术研究无法转化为生产服务。2001年,周惠敏下定决心辞职创业,这时她已经46岁了,在原单位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当了领导,也获得了荣誉。放弃稳定的工作,高龄创业,面对的一边是家人的强烈反对,一边是新项目不被市场接受的艰难。

微信图片_20191218161636.jpg


  周惠敏:我先生坚决反对,非常反对,强烈的反对。他认为你已经是劳模了,劳模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干活,不要想这些。他认为办公司是自私的表现。但是我现在来讲,我公司最多的时候80多个人,他们这伙的家庭也生活得都很好,所以说我觉得不光是解决了我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了这么多员工的问题,同时我这个技术为冶金行业、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累计达到了130多亿的效益。还创造了税收,每年我们都是好几百万的税收。所以我觉着我出来对社会的贡献比在国企、在研究院的贡献还要大。

  记者:就是换另外一种方式依然是在给社会做贡献。

  周惠敏:我觉得尤其搞应用研究的,技术一定为生产服务,解决一些生产实际当中的问题。

  记者:出来以后,从01年开始创业一直到现在,有发现创业跟你想象当中的不一样的时候吗?

  周惠敏:有过非常难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连续9个月没有给员工发工资。当时做实验多,我那个技术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过去全世界就没有这个技术,要让说服别人能用上,这个过程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当时我就说谁家需要钱,你就到财务上去借,发工资的时候,你一块来结算。这些员工都配合得非常好,把最难的难关都过去了。

  对我来讲也有最难的时候。我有三年的时间,每年出差都是180天以上,全国知道哪个地方有这种机会,新鲜项目才能用我的技术,或者有大修才能用上,一听到消息接着就奔赴过去,有的时候还见不上人。尤其是企业管理的也特别好的,去了以后你进大门都进不去。

  记者:这也是很难的。

  周惠敏:我当时的时候还是省政协常委,我跟着省政协出去考察的时候,都是当地的政府部门接待,安排得非常好。但是我自己推销项目去的时候,大门之外都连见都不见。可能推广技术人太多,有着巨大的反差。

微信图片_20191218161631.jpg

  记者:怎么调节这种心情?你像做销售工作也好,或者一些其他工作,受到打击,可能就回来,需要自己调整一下心理。

  周惠敏:我的心态调整,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阶段,第1个阶段,我上学的时候在班里学习就是名列前茅,学习就挺好的,家里人表扬周围的邻居也夸奖,尤其是77年高考以后,那时候的新闻媒体都讲那是时代的宠儿,天之骄子。但是82年大学毕业以后,我到了济钢以后,发现没人把你当成娇子。工作上重用你,但是待遇上什么的,比你资格老的大学生他们都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也没有把他捧到天上去。

  当时跟我在一起的一个女老师,52年云南大学毕业的,长得也非常漂亮。这个女老师,当时有两个孩子,还有父母,中午就回去给孩子做饭,吃完饭稍微休息一下。那时候她已经50多岁了,定上响铃表,她说每天中午听见响铃表一响,心里就嘣嘣嘣跳,然后稍微静一下来,赶紧骑车子来。当时我们的所长抓纪律抓得很严,研究所是个大平房,在平房门口的对面是停车棚。车子在那停车,只要铃一响,你没进门就给你算迟到,好像扣一块多钱。那个时候工资一共50多块钱,上有老下有小,还扣一块多钱,就是很紧张。看到他们,我当时就想了,他们的现在就是我的将来。这是第一次心态的调整,就再也不想自己是什么娇子。当时我还在一张照片的背后写下了这么几个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平平常常的活着。

  这是我大学毕业初期,第一次认识到我在社会上的定位,后来调整心态都是以此为基础了。我觉得这些年这几句话一直指导着我,无论是在研究院的工作,还是创业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191218161640.jpg

  到了创立公司以后,尤其是搞微纳米节能涂料的过程当中,一个是材料我们自己要研究,第二个施工工艺,然后我们的应用的方向是哪些。一开始这技术推广的时候,从机理方面很多人都不理解,说不可能。因为我要申报项目报到科技部去,后来我听说有的专家特别反对,说不可能的事情。慢慢说服了,现在基本上全国有80多家钢铁企业,当然还有国外的最大的钢铁企业阿塞洛米塔尔,还有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都用上了我们的技术。所以这个推广的过程也是个比较艰苦的过程。

  从大学毕业就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必须要走下“天之骄子”的神坛,到坦然接受作为政协委员考察和作为新项目推销所遇到的截然不同的接待,周惠敏一直活得明白而通透,这些经历和经验也值得分享给如今的大学生和创业者。而作为一名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女性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是逃不过去的话题,周慧敏说几十年创业路走过来,确实能感到女性创业的艰难。

  周惠敏:我觉得从现在来看,劣势多过优势。在社会上来讲,对技术人员的信任,常常对先生比对女士更信任,这是第一。第二个,在这个过程当中,女同志和男同志接触总是好像到不了可以称兄道弟,很哥们,一顿饭很熟悉的,像我们就比较有一些距离感是吧?有些距离感也不利于销售。第三个,还有女同志体力确实不如男同志,男同志可能这么出差,不觉得特别累,女同志可能就得要咬牙坚持。但是,因为我们真诚,因为我们技术得过硬,我们在客户当中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声誉,也获得了他们的尊重。

  如今,周惠敏不仅仍然活跃在工作一线,也抽时间出门旅游,学自己年轻时没时间学的兴趣爱好,热心各种社会工作,让人不仅感慨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充实和精彩。

  周惠敏:妇联的话,我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十大创业女性;工会,我在研究院的时候得过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先进工作者;在科技系统,我得过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佳科技工作者的提名奖。应该说是付出了,也得到了很多荣誉。但是我总觉得具备劳模条件的人很多,如果他不干,他肯定得不上,但是干的人很多也没有得上,所以对他们来讲的话,我们就是他们代表吧!

分享至
{}
6781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现代黎峰——守正创新,以低代码筑基企业数字化转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和合信息刘占强——创业就是融人、融资、融智的过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主任崔文静——突破舒适圈,为科创济南助力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秦文——秦老太是在为家人制造食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净香园张雅娟 —— 一个济南老字号的传承样本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华夏良子史蕾——要更坚定的勇敢和热爱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南海气囊段青灵 —— 要做就做行业第一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乐易控股(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月明——让“易货”借助数字化走向全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神舟制冷宋明刚——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济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