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4年9月的山东天星北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主做北斗高精度的非军方位置服务企业,在北斗高精度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国家级荣誉十几项。他从校园起步,凡事只做第一;放弃优渥生活从零开始,只为成就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梦想。提供北斗全球新时空高精度解决方案,引领国家新动能时空物联战略大发展,909记者郭慧对话山东天星北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涛,正在进行。
1998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在这一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原邮电部和电子部基础上组建了信息产业部;这一年,张朝阳成立搜狐,马化腾注册腾讯,四通利方与华渊网合并成立新浪网,网易推出免费电子邮件;一边是集体国有企业势不可挡的下岗巨潮,一边中国的创业舞台拉开了帷幕,民营企业开始冒尖。时代的浪潮吸引也裹挟着一切能与他同频共振的人,包括那个在曲阜师范大学读物理专业的大二学生杨涛, 从这一年开始,在学校附近一条西关大街上,他和他的伙伴注册公司,在上下两层大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区内,维修电子设备,自制软盘,卖硬件,做软件培训,忙的是不亦乐乎。
杨涛:因为那个时候纯粹是爱好,觉得自己有技术我能挣钱本身就很快乐,其实98年那时候一天挣几百块钱,我觉得胜过现在的几千块钱。从上学就很少从家里拿钱,都是靠自己,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服务于大学生和周边的这些人。
记者:租房子、雇人,和成立一个公司是一样的?
杨涛:我大学毕业时候公司规模已经挺大了,一层二层,一楼是销售二楼包括培训, flash ,Photoshop等等的培训,
记者:也就是说你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是攒了一些钱了吗?
杨涛:不是攒了一些钱,是攒了家当了……但是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创业追求的是一种快乐,挣了钱你不会存钱,希望身边的同学们和你一样挺快乐,因为你上学本身也没什么压力,但是这个阶段其实也是人生最大的萌芽,就是你经商第一要找对合伙人,第二你要找对一个方向,要不断的改变自己。
坚持操着一口菏泽方言的杨涛很快就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很多老师甚至学校领导都会在他这里购买和组装电脑。校园创业也被称为宿舍创业,YouTube的陈士骏、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中国的杨致远等大量的企业家,都是从校园起步,成就自己的企业帝国,这是一种迫不及待的力量,除了积攒下各种鼓舞人心的心路历程,真正的创业积累也已经开始。大学毕业后杨涛到了泰安,作为师范生应聘到一家学校待了一小段时间后, 03年,他又回到了创业的轨道上,他选择了当时也很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智慧医疗。
杨涛:因为觉得进入学校感觉有些力量没法释放,,当时分配时候工资很低,01年才几百块钱,觉得自己一上午或者在公司一会就可以挣这么多钱,最主要原因还是觉得自己除了教书育人还能释放更大的势能,然后就离开学校做了智慧医疗,所谓的智慧医疗,不是卖设备,我是做软件,是做医院管理,包括体检中心等的管理,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就是医联体。
记者:怎么会在14年的时候发生这么大的一个变化?
杨涛:因为在做公司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市场的阅历也在增长,也逐步的发现一些问题,当时做的是非常好,前期非常艰辛,因为从硬件到软件到整个大数据,你需要转型,不断的更新自己,但是你经过3到5年,当你把整个区域的市场全垄断了,你会发现自己很无奈,因为你没有事干了,你又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点,因为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不一样,这个行业你只要用上去以后,后续好多东西都是你一直在维护,他使用你这种模式了,别人再找他的时候反而不适应,所以在这十年之内,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己,后来发现问题在哪呢,一开始是做代理,服务器肯定是买的国内的或者外国的,这些东西没有你自己生产的东西,说白了你就是这些服务器的搬运者,低买高卖,卖再多也不是自己的能力,没有你自己的东西,创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关注新闻,12年的时候电视上就报道北斗,那时我就产生了兴趣。
记者:其实你是在选择适合自己,将来能把它当成一个伟大事业的东西,当时北斗触动你的是什么呢?
杨涛:智慧医疗我已经做到了极致,任何事情我要做的就是最好的,而且是自主核心技术的,当时想的我要做一个品牌就像格力一样,让人想到空调就想到格力。当时也是有野心,财富也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心胸格局和眼光已经上升达到一定高度,正好出现了国家核心战略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作为全球性公共资源,北斗贯彻“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理念,倡导完全开放,免费提供公开的卫星导航服务,鼓励通过北斗技术在军事、民用、科技等领域的各种应用,也因此催生出一个规模庞大的“北斗产业”。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在很多人眼里,“北斗”遥不可及,但是在四处寻找更大舞台的的杨涛眼里,却是千载难逢的创业机遇,国家战略足以承载他的企业家梦想,与国内第一位北斗专业非军方博士王胜利等人组成核心团队,让这个梦想变得切实可行,确定想法后他首先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发现国内真正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实体并不多,这更让他如获至宝。
杨涛:我记得很清晰,2014年我自己带着1010万现金一个人到济南,9月2号天星北斗的名字核名成功,发展到今天,我很幸福,也很满足。
1和0是计算机储存二进制的基本单位,这两个数字构成了网络世界里的一切。将1010万元作为公司注册资金,36岁的杨涛和他的团队已经将野心写在脸上,天星北斗的初心是融合卫星定位、无线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多传感器融合组网等前沿技术,推动空间位置信息服务在各种智慧行业的应用,而公司成立不久也就硕果频出,用36天做出国内顶级团队两年都做不出的产品,并陆续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的亚米级车道定位系统、BDS亚米级定位终端、BDS厘米级定位终端、GNSS基站以及北斗定位公交报站器和BDS行车记录仪等多种专利产品,也引起了资本的高度关注。
杨涛:当时我们做的时候市面上都没有,全国都在炒作亚米级车道,全国唯一真正拥有亚米级车道技术以及产品和平台的公司,只有天星北斗。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
杨涛:这些技术和产品在15年就有了。14年开始布局,我们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把专利都拿到手,并开始应用。15年阿里千寻抛来橄榄枝收购我们,我没有去,因为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提出来要做北斗界的华为,我们的北斗梦还没有施展就移师上海,成为资本的炮灰,这对跟我一起发展的团队不公平,但我们是开放的,不拒绝合作,现在跟阿里千寻一直有合作,现在我认为当时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记者:你到现在投了多少钱?
杨涛:到现在不到4000,3000多万。
记者:现在能够收支平衡了吗?
杨涛:从18年能收支平衡了,我原来做的市场战略是用周边城市包围山东,我先做杭州,我先打下的第一个就是浙江的宁波港,全亚洲最大的吞吐量,我为什么跟他合作?我所有的合作伙伴全是和国内第一的合作,因为和第一的合作我也是第一,他在选合作伙伴时候是比较挑剔的,经过几轮测试,我们一直是第一,所以也就确定了天星在行业里的这种位置。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无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只是杨涛都挥之于弹指间。他需要资本,也需要大的集团背书,但是他不希望凝聚了他和团队所有心血智慧的企业成为资本的炮灰,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可以。天星做的是动中测,依靠自主、核心、可控的高精度核心算法,他们陆续开发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等七个系列的40多种产品,实时连续可靠的精准定位,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民营企业,没有历史业绩,他们通过产品现场比武,没有应用基础,他们提供免费测试使用半年,凭着低成本,高性能的杀手锏,凭着团队成员的协作和韧劲,他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样板工程,获得了客户的一次又一次认可,已经在港口、民生、应急救援、科研教育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我给你举个例子,大量农田,农机,包括无人机在内一年四次喷洒农药,以前是完成植保过程后,政府根据你工作的亩数来发放补贴,结算费用,甚至以前是农机在前面喷,后边人用米尺量,好几个人在那量,这样第一数据不准确,第二他说喷了你说没喷也没有什么证据,第三,特别浪费人工。用上我们设备以后,就不需要人工了,把设备装到所有工作农机上面,所有的作业痕迹都会留下来,工作亩数自动生成,喷洒农药量也精准均匀了。用我们这个设备,一是工作量准确了,不能再套取国家补贴了,第二个喷了多少药,国家给你报销有依据也很准确,第三不需要去现场,从手机里就可以看。
2019年4月20号下午,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天星北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北斗新时空区域发展高峰论坛”在山东大学校董厅成功举办。包括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在内的国家北斗智库专家齐聚山大,在这次会议上,杨涛代表山东省北斗产业联盟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天星北斗的相关产品和应用也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几位专家说我现在做成的产品也是他们非常愿意做的。天星之所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是因为我们运用了多年掌握技术的融合。专家只是一个行业的专家,比如说测绘专家只会把测绘干得很好,但是北斗的高精度定位一定要融合,我们团队中像王胜利、于明卫包括山大的邢建平教授,他们就是在各自领域做的专家,我的任务是如何把技术把团队融合好,才会形成一个国内独有的产品。以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我们会开展多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天星不会样样精通,但天星可以做资源整合、做技术融合。只有这样,天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壮大自己,把最核心的产品做到最好。在做模块的同时,我们也是第一个做北斗三系统芯片的企业,到2020四月,我们能在北斗圈里发个炸弹,民营企业做流片的,估计我还是第一人。
天星北斗的未来在杨涛心里很确定,也很宏大。如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应用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增长趋势,在这个队列里,天星北斗已经占据先机。在2018年2月份颁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也着重提出:“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建设国家北斗导航数据山东分中心、国家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山东分中心,推进各领域北斗应用示范”,杨涛已经做好了准备。
记者:天星北斗下一步的创新着力点是什么?
杨涛:5G和 北斗的融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现在的着力点是让芯片更加普适化,可能别人感觉芯片就是一种功能,我们加上组合惯导技术,加上我们的核心算法,最终实现真正的低价位高性能高精度位置服务产品。我希望我们的模块像万能充一样,任何做高精度位置服务的企业,只要贴上我的模块,都会实现高精度。现在我们就是朝着这个目标来做的,把GPS普通精度的芯片换下来,换上中国北斗高精度的位置服务芯片。
记者:它这个精度和普通的芯片有什么样的差别?
杨涛:差别就是这么说,你也经常用的,滴滴打车现在是5到6米,我们的叫亚米级,就是直接定位到半米之内。另外我们倾向于把我们的模块做的高性能,低价位,别人可能要十万块钱,我们只要一千块就够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北斗一定会占领市场的原因。
41岁的杨涛身上有着很多杰出企业家的特质,他笃定,高效,爱才如命,挥金如土,勇于开拓,精于决策,同时具备整合复杂性资源的能力,他很少犹豫和迟疑,也很少被感动,但是在收到员工给他准备的生日礼物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除了努力靠近他心目中的天星未来,他给自己还设定了很多底线,比如善待员工,孝敬父母,做家人的依靠和榜样等等……
其实家庭和事业是一样的,很多时候鱼和熊掌虽然不能兼得,但是你努力以后,鱼和熊掌你会同时拥有N个。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再唐张简——天下泉城,“鲤”响济南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济南托马斯学校张梧华——做中外融合教育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引领者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晶众光电杨舒童—— 一个长期主义者背后的故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正庄王妍——以父之名, 践行一个家族的农业梦想 以种子为引擎,做北方林果产业升级服务商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高东——创投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馨漫园刘薇——龙喵新语是我正专心培育的“二胎”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志刚——私域定未来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环宇集团董事长艾贻明——勇往直前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董事长谢清森——以兵为本,以兵为号,全命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