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装有180张病理切片的切片盒放到志盈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内,接下来,每隔1分钟,就会有一张组织切片被自动生成数千份高分辨率图像,并通过扫描控制软件系统无缝拼接成一张40倍模式的全视野数字化切片。协助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全球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病理活检的数字切片、参与国内第一个全数字化病理科建设……《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志盈样本》——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山东志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岩,欢迎关注。】
这台扫描仪就是志盈医学研发团队历时三年打造的数字病理解决方案系列产品之一
扫描出的全视野数字化切片,放大后每个细胞如同黄豆大小,内部结构清晰可见。
【李世岩:09年我接触到一个进口品牌的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当时我就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时有两方面的需要,一个是科研的需求,一个是临床的需求。科研的需求,进口产品可以很好的满足,因为它的清晰度非常的好,但是临床的需求不太容易满足,因为09年那个时期产品的用途和现在也差不多,主要是做远程会诊,因为咱们国家病理医生非常短缺。19年或者20年有一个统计,我国在册病理医生只有1万人,缺口是9万人,就这么大的缺口,而且很多高水平的病理医生基本上都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这种情况已经持续非常长的一个时间了。09年这段时间,这个产品如果用作远程会诊其实是非常好的,但是进口产品价格太高了,可能100多万、200多万、甚至300多万,一般的像县级医院根本就买不起。到了12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国产的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这些扫描系统和进口的产品有比较大的差距的:一个是它的清晰度,再一个是它的速度。针对这个状况,大概16年底,我们决定要研发一款扫描速度快,图像还要非常清晰,要达到进口品牌标准的这么一个产品。】
病理学是整个医疗体系最重要的支柱之一,病理诊断是临床诊断中的金标准,近100年时间里,显微镜一直是病理学大夫诊断的主要工具,直到今天,99%的病理切片仍然是在显微镜下获得确定。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数字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推动下,大约从十年前开始,以数字切片为核心的数字病理开始在医疗和临床获得应用,其优势在于突破了传统光学显微镜使用场景的局限性、主要用以解决疑难病理远程会诊的痛点,也能为培养病理医生、学生提供云端的教学、培训和会议服务,为解决病理医生不足和分布不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个国内外几乎同时起步的领域,作为先行者之一,志盈医学团队对标国际最先进的产品,确定研发路径,布局产品结构,电子电路,软件算法,图像算法,在济南高新区,开始了他们的探寻之路。
【李世岩:为什么用了三年的时间,因为前两次我们失败了,第三次才成功的。要知道这个产品原理——我们平时用显微镜看切片,视野是移动的,你要把整张切片全部扫描下来,实际上就是用摄像头拍了一张再拍一张,一共拍几千张,然后你把这几千张图片拼接起来,就像看高德地图一样可以放大缩小任意拖曳,它是这么一个概念,它的难点在于我怎么能把它拼得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痕迹,而且我还要很快速的把它全部扫描完,因为你在快速移动的时候往往是有震动的,图像就有可能会发虚模糊,所以这些难点我们是逐一的克服,最后把这个产品做出来的。我们刚做出来的时候,这个产品的速度还不是很完美,后来我们又突破了振动的技术,我们叫智能动平衡技术,怎么能让它保持稳定的水平升降?怎么能快速的移动,准确的定位等等,因为两副图像必须非常精准的拼在一起,这也是我们18年才克服的速度上的一个问题。我们做过对比,当时进口的产品可能扫一张切片,两分多钟,而我们当时扫一张切片,一分多钟就扫完了,当然现在更快了,1.5x1.5的这么一个组织,40秒就能把它扫完……】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面向未来解决问题,这个价值初心奠定了一家初创企业后续所有的发展路径,产品、商业模式甚至品牌形象。
历经多次尝试之后,2019年初,第一代产品终于成功问世,山东志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也同时成立。作为一家专注于智慧病理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推进数字诊断,赋能用户价值”为使命,致力于为临床诊断、科研、教学及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等多场景应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到今天,山东志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是一家拥有完整的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资质,获得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数字切片扫描系统、医学影像传输及会诊系统、病理全流程管理与质控系统、医学形态学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数字切片管理系统等产品,拥有知识产权64项,其中已公布发明专利26项。
协助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全球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病理活检的数字切片、参与国内第一个全数字化病理科的建设……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几家数字病理企业当中,志盈属于后起之秀,但是其产品核心特点也已经引起行业关注。
【李世岩:我们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产品的核心部分——运动部分结构比较简单,精度要求没那么高。
记者:这就意味着造价也低?
李世岩:对。还有我们更适合国内客户,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的作用只是把物理的切片数字化,之后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分析、远程会诊、教学、还有开会、展示、分享等等,我们现在其实除了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以外,我们还有远程会诊的系统,都可以兼容现在国际主流的很多品牌。另外就是我们的图像质量。
记者:衡量图像质量的指标是什么?
李世岩:主要是看它的分辨率,我们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16μm。
记者:现在市场上是一个什么情况?
李世岩:市场上基本上是以0.25μm为主,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检测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达到0.1μm/像素,但是这个是实验室数据,所以我们平时是不怎么宣传。
记者:咱这个行业有多少品牌?
李世岩:真正做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的品牌并不多,10家左右吧。
记者:0.16μm大概在什么位置呢?
李世岩:上游吧。这个判断也包括国际品牌,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其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你只看参数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现在其实我们每次都是要给客户展示我们的清晰度,必须真正的眼见为实。
记者:图像质量分辨率之后呢?
李世岩:图像扫描速度刚才说过了,我们可以在40秒内扫描1.5×1.5cm的组织,而且是40倍模式。这个在行业内也是上游水平。还有我们的软件更人性化一些,这个也是行业专家给我们的评价,说你们这个软件不需要培训,浏览界面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学习,打开就可以用。
记者:研发这款产品,你们总体主导思想是什么?
李世岩:主导思想还是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标准、为导向来做。】
今年42岁的李世岩亲历了这个行业从最初的图文报告系统到现在的远程控制会诊系统,从切片数字化到病理全科数字化的全过程,并最终以竞争和推动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在20多年的从业历程中,他除了接触大量医疗机构的病理科大夫、管理层负责人,还有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医学院病理学的老师学生等各种群体,也正是他的这些经历,才有了志盈团队今天的用户视角和用户洞察。在周围人眼里,李世岩的关键词也很简单:那就是严谨、执着,用心。
【李世岩:可能大家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比如某一台机器出了问题,我的任务是去把这台机器修好,但是我去修这台机器的同时,我会和这些老师交流,除了这台设备的故障以外,设备还有哪些不好用的地方,而且我也会去观察这些老师平时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或者操作不方便的地方。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病理科里面有一个设备叫封片机,这一步做完,这个制片就结束了。但是有了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以后,如果做全科数字化的话,他的下一步应该是拿到扫描仪里面去扫描,之前往里面扫的过程,你需要从染色机的封片机的篮筐里边,一张片子、一张片子的往另外一个盒子里面放,因为不兼容,放完以后我要把它再放到扫描仪里面扫描,我们当时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们干嘛不能直接用封片机的盒子,从这里面拿出来直接就放到扫描仪里就可以了,就省掉我一张张的这样倒,因为这样很麻烦,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些细节,观察到了就可以用起来,我们现在180片的高通量机型,就是这样做的。
记者:你是个很有心的人,是很合适做科研的那种人?
李世岩:我觉得我比较有服务意识吧。我举个例子,我们做PIS系统的时候,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医院,当时在北大医院,有一次他们的服务器崩溃了,当时北大医院是我们做的比较大的一个医院了,大概有四五十个用户,这套系统贯穿了整个病理科,流程从病人的标本登记,然后到取材,到脱水、包埋制片,到最后的诊断归档、会诊,这全部的系统都有,如果这个系统崩溃了,病理科就没法工作了,就又得恢复到10年前,用笔来写这种最原始的传递方法了,而且这些数据还不好补,要尽快给人家把服务器弄好,让人家能正常的运行。我应该是下午四五点钟接到的电话,马上订票,联系北京当地的做服务器维护的、数据恢复的公司,看看能不能把数据恢复出来,显然即使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那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客户把这个系统恢复起来,让他能工作,东西全都要重新弄,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7点,但是第二天早上不能走,为什么?因为开始用了,我不敢保证我做的所有东西是不是ok?从登记的地方开始交流,登记、取材、诊断,一个个按照按流程走。您要知道他这个病理科出报告它是需要4天时间的,这4天的时间其实有些数据已经登记进去了,是硬盘坏了,所以已经登进来的数据没有了。登记的可能认为他已经登记完了,取材这边可能觉着怎么没有这个病例就去找登记,会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我就找出他的登记的原始单据来,一个个的刷,来帮他们干,一又干了一天,到了下午,什么一些做接口的就说,有一些数据没收到,晚上又干到12点多……
记者:你那时候的身份是什么呢?
李世岩:我那时候的身份是技术总监。
记者:其实你无论是说工程师的时候,还是做到总监,一步步,你的工作态度就一直是这样的。
李世岩:因为很多时候感同身受,尤其是在做PIS这套系统的时候,当你看到系统有点问题,然后病理科门口开始排队的时候,你的心里是非常着急的。我们一般见的都是病人家属,有的病人家属就在门口哭,真的是挺难受的,真的是感同身受……】
也正是因为李世岩的个人风格,他在志盈带出以“严谨、专业、高效”著称的研发团队、生产团队、质量保证团队、市场销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
李世岩最尊敬的企业家是任正非,那也正是华为,在今年五月份,再次布局医疗行业,联合打造AI病理检测解决方案。李世岩介绍说,在海外,病理全科数字化在医院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和成熟,目前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也基本是在教学和科研层面,涉及到诊断部分主要在远程会诊,但是国内全数字病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已经成为VC投资最关注的前100个细分赛道之一。
从山东省立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到贵州、青海、新疆的多家县级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教育机构,志盈医学的产品都已经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在李世岩看来,数字病理是病理定量分析、网络应用、智能诊断的基础,是开启病理学未来的钥匙。从切片数字化,到全科数字化,再到智能化,是数字病理的发展的必然轨迹,志盈在做着全方位的准备,并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引领者:
【李世岩:接下的重点还是要围绕这个数字病理这个领域来做,你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全数字化病理科的建设,其实我们早就有,我们是以它为纽带,以这个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为基础,让病理科的医生摆脱使用显微镜来进行诊断的这么一个习惯。另外现在AI这一块发展的也非常的迅猛,很多放射科的影像类的产品,都已经取得了三类的AI的注册证,通过AI可以直接诊断出结果,病理这个行业起步也比较晚,病理它也特别的繁杂,种类特别多,这些产品它都得用数字切面扫描系统来取得原始数据,目前我了解到国内没有拿到三类证,这个市场会非常的大,我们还是要把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这个产品做精,然后以病理全流程管理系统为纽带,把包括AI诊断系统,一些病理科的其他设备全都给它串起来,实现一个互通,来做全数字化管理的一个病理科,未来我们一直会在这个方向推动。
记者:要是你们的这个想法,你觉得你们的优势在哪?
李世岩:我们的优势就是对行业的理解。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待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比其他人更深刻的了解数字病理这个行业。
记者: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李世岩:困扰我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我本人的管理是弱了一些,因为我本身一直是在走技术路线,而且,我们所有的高层都是技术出身,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我本人也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但是我一直认为一个公司,尤其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公司,最核心的就是产品研发,我们的研发投入是我们所有支出的大概50%,我们愿意把钱投到研发上,让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更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译软毛雪菲——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很多学费可以不交的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陈晓惠——泉志就是我的生命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老济南四合院李致庸——至臻至善,庸道而行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中国好老板裴树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神思电子总裁井焜——让高端黑科技照进现实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润华汽车栾航乾——行之无路永拓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邢志青——做生物医药企业就是一直在爬坡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阳光大姐卓长立——布局家政行业新生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高淑贞的三涧溪振兴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