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高端山楂休闲食品第一品牌的掌舵者,他到今天吃食堂、住宿舍、穿工装、领工资,没有办公室,不是员工找他汇报,而是他去跟员工探讨学习,每天三个小时大声朗读商业经典,完成各种打卡,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置于商业巨人脚边,确定自己仍然是那个站在起点的少年。以彻底、垂范、沉浸等等极致方式,挖掘团队潜能,实现员工幸福、顾客幸福、社会幸福,践行“金晔山楂,为爱而生”。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伦。欢迎关注。】
音频——老老实实,创造别人没有的山楂产品音频:00:0019:2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会忽略天花乱坠的包装和广告,转而去仔细研究配料表,或多或少的一串名词,里面有一家企业的实力、担当,初心和未来。
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包括山楂汁饮料、山楂棒、山楂条、山楂球、六物山楂条以及酵素山楂果肉制品等在内的几十种休闲食品,配料表里绝大多数只有两项:山楂、白砂糖。凭着这份配料表,金晔食品获得了大量讲究生活品质的消费者认可,在沃尔玛、永辉、华润、永旺、全家、罗森等国内一线各大城市商超销售额排名前列,并为三只松鼠、麦当劳、海底捞、名创优品等一线品牌以及宝宝馋了等一系列母婴类头部品牌提供OEM代工。
【李金伦:根据在卖场调取的销售数据,在中高端山楂食品里面,我们是排第一的,因为本身我们这个产品售价比较高,今年新上市的山楂零食同类产品大概10块钱左右一斤,我们大概是卖到40。】
位于济阳济北经济开发区统一大道33号的金晔食品,厂区设计如同一些国外大学校园端庄雅致,没有围墙和大门,一棵150岁的山楂树遒劲挺拔,依时令萌芽生发,开花结果,迎接着每天到来的人。就在这里,每天几十吨的山楂运进来,几十吨的山楂制品运出去,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现代化工作场所相融合,传递出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经营理念:
【李金伦:我们的经营理念很简单,就是“员工幸福、顾客幸福和社会幸福”,员工幸福是第一点,肯定是最重要的。顾客幸福就是产品一定要好,无添加,刚说我们的产品价值卖到40多一斤,并不是说它贵,而是它值这个钱,货真价实,我们还有60多一斤的,也非常好。让社会幸福,比如说交税,别人可能都是想办法去避税,或者偷税漏税,我是完全是相反,我是想尽一切办法多交税。
记者:咱正常交不就行了吗?
李金伦:不行,因为这是我的目标。我给企业定了三个目标,第一个是员工收入的目标,想尽一切办法让员工高工资,三年之内所有员工不低于10万,包括保安、门卫、保洁、一线工人,现在基本是到手6000以上。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员工涨工资、为社会交税,为客户想办法去让他挣钱。】
前几天,金晔需要补充20名一线工人,一天的功夫就有200人报名,金晔每个月至少要接待5场来自正和岛或者盛和塾等企业家俱乐部组织的游学,公司营收今年预计可以达到五个亿,各种认可、荣誉和媒体报道纷至沓来,但是在李金伦眼里这些都不重要,他确信自己仍然是那个从乡村走出来站在起点的少年。
今年49岁的李金伦是滨州惠民人,从小个头不高,不善言辞,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平平,自认为是个存在感很差的人。大学毕业他进入滨州一家造纸厂,第二年就下岗,随后带着一百块钱来到济南,做了两年操作工,每天的固定工作就是拧螺丝,直到有一天,他进入业务代表这个行业,相比较一些同行的巧舌如簧工于应付,他认真为公司和客户负责方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迅速获得了客户的信任,第一个月的业绩就令人瞩目,随后结识了后来被他称为“菩萨爱人”的女朋友,有了一点积蓄后开了一间杂货店,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新上市的奶片很受欢迎,于是就跑到内蒙古伊利总部,要拿下这款产品济南的代理权:
【李金伦:因为上一家公司就是做代理,代理光明牛奶、惠氏奶粉、镇江香醋、百威啤酒等等,都是国内一线品牌。
记者:所以说你习惯性的选择找品牌做代理。
李金伦:是的。我去了之后,人家说有代理了,其实是没有代理的,我说我已经来了,你让我见面聊聊,第一天没让我进,第二天又在门卫等了一天,第三天让我进门的,我也没说太多,就说我能卖货,我跑了两三年业务,济南大街小巷那些奶店都很熟悉,我就把电话、地址、还有店老板的姓名,都写下来,好几张纸,就告诉他这个店能卖几箱,那个店能卖多少板。
记者:因为你对经营感兴趣,所以相关的信息你就能记住。
李金伦:当时是买了很多《商界》,我每个月必买,那是我最大的精神食粮,在花园庄书店买。《商界》、《销售与市场》这两个杂志是必须要买的。
记者:然后你就打动他了?
李金伦:他说你试一试,但是得交5万的保证金,再打5万的货款,我说我没这个钱,我就和我对象开个小门头,但是我可以去借,第二天我就回来了,就找我打工时候的老领导借了5万块钱,他二话没说就给我了,然后我就找我家、找我对象家、还有同事,就凑了10万块钱。
记者:你那时候为什么就这么坚持做这件事,这是不是也意味挺大的风险?
李金伦:这个是没有风险的,我店里一直在卖,还有旁边那几个店也在卖,我是通过数据调查,所以现在我的产品都是经过数据调查的。然后进了5万的货回来抢光了,就5万变10万、10万变20万、打10万货款回来就是20万,因为都是一倍的利润,到年底半年多挣200万,然后进银座、进沃尔玛、进大润发、进家乐福,那个时候卖场正好是很火的,2003年11月14号注册的济南金晔食品有限公司,这是公司的一个诞生历程,因为毕竟是代理的伊利,它也奠定了我的视野和格局所以说现在我的产品也是布局全国。
记者:然后你自己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吗?
李金伦:自己发生的变化很大,也膨胀了,租了仓库,注册的公司,因为我经常看《商界》上那些大人物,封面人物我都仔细研究,因为我一定要成为那样的大人物。
记者:你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意识,觉得我要成为那样的人物?
李金伦:就是从做销售开始。
记者:之前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一颗不平凡的种子?
李金伦:高中的时候看《李嘉诚传》,塑料花大王,在大学里也在看……】
一本书,一摞杂志,让那个一无所有的沉默少年累积起自己心目中的喜马拉雅,做业务代表触发他内心积蓄的能量,也让他找到通往目标的路径。经营的过程起起伏伏,但是多年阅读和思考,在脑海中沉淀的这群商业人物给了李金伦作为开拓者的智慧和勇气,他放弃代理模式,做自己的产品和品牌,集中于山楂产品行业,甫一开始,李金伦就选择了一条逆势而上却又是顺势而为的创业之路:
【记者:无添加的山楂概念是从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李金伦:2013年。
记者:行业别人也都在这么做,还是说只有你家?
李金伦:只有我。
记者:这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吗?还是说只要有理念就可以?
李金伦:理念就可以,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因为当时山楂这个行业正在转型期,当时的山楂也是属于山楂酱,然后用的山磷酸钾、苯甲酸钠、纤维素掺的,里面放的糖很少,用的糖精钠,山楂也少很,所以超便宜,本身山楂它不需要加添加剂,他含糖量是比较高的,加防腐剂是因为里面料太少了,怕他坏掉。我用的是好品种的真山楂,然后吃起来口感沙沙的好吃,真材实料加上一个包装工艺好,我们杀菌工艺也好,我们是率先做带拉链的那种包装零食,自立袋也是我第一个创新的,无添加这个概念是我提出来的,当时整个市场的山楂客单价没有超过10块钱的,我是率先做10元以上价位赛道的,正好赶上消费升级,所以说一下就成功了。
记者:现在在你们这个行业,除了你们家,无添加是共识了吗?
李金伦:现在是共识了,整个行业也都在做无添加了,我是开了一个头。】
山楂历来被视为消食药物之首,《本草纲目》载:山楂有“化饮食、消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山楂富含维生素和有机酸,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改善作用,是真正意义的药食同源,搭配其他中药材,更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
很多人说人生是折衷的艺术,包括经营和研发,都是如此,但是在金晔有很多极端的表达,“为顾客创造安全美味健康食品的同时提供超出期望的绝佳体验,是全体金晔人的极致追求”,这种极致和极端,从金晔最近推出的一款无糖无添加鲜果味儿童果汁饮料“山楂抱抱”的研发过程,可见一斑:
【李金伦:你比如说产品设计包装的时候,打磨定位就打磨很多次,在包装成型之前已经走了几百个版本了,甚至上千个版本都有可能,最后全失败了,怎么办呢?我就看,一直盯着看,睡觉就放在被窝里面,跑步的时候拿着,才修改到现在这个程度,然后定位不仅是包装设计,还有里面的东西。因为原来的时候山楂很难做成配料这么简单的,但是配料简单你要实现大众口感也不容易,工艺你得实现。
记者:你看咱这款产品的配料就是水、山楂、和浓缩苹果清汁。
李金伦:对,别的啥都没有,一般的企业它是实现不了的,工艺我们是自己攻破的,是经过大量的哲学去验证的。
记者:如何通过哲学去攻克研发上的技术难题?
李金伦:哲学就是说我上面写的那些东西:“认为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这些东西,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一遍一遍一遍一遍不行再一遍,一遍带一遍,一遍一遍带一遍,不成功绝不罢休,不设限,弄了以后就相信它,这是一个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成功绝不罢休。刚才你提到企业家精神,德鲁克说是创造、创新,我认为我只做一件事儿:创新就可以了,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创新再创新,就是你要创造独一无二,要从零到一,这就是从零到一的东西。】
走在金晔食品的办公楼里,任何一个角落都洁净如新,员工卫生间亦是明亮整洁、一尘不染,车间生产人员一丝不苟,年轻的科研人员神情颇有些怡然自得,他们大部分称呼李金伦为“金伦兄”,在他们看来,金晔内部设定的晋升渠道多样,想法能够获得尊重,结论都是讨论和数据决定;他们要参与全员“扫除道”、“全员改善”,下班后会还可以参与企业内部的伯乐学院,通过实践,他们感受到一个越来越好的自己。
企业发展的过程更是创始人和团队不断学习和精进的过程。从2016年,李金伦接触到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触发他内心的能量之门,随后完全按照稻盛和夫的“垂范理念”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所谓垂范,也就是经营者在现场用双手,与团队共同将“六项精进”、“会计七原则”、“阿米巴经营”、“经营十二条”应用到工作现场中去,在这个理念看来,企业文化是经营者用双手在现场垂范出来的,只要总经理和管理层真的去俯下身子在现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的干,经营数字很快就可以扶摇直上,而金晔也的确是凭借这样的文化理念,实现了五年三倍的业绩增长。
【李金伦:我一直在定位自己是小学生,我真的这么认为,我现在都没有办公室。
记者:你平时在哪办公?
李金伦:在现场,生产现场,研发现场,职能部门都有我的办公位。
记者:有朋友来或者说有需要接待的场合就在会议室?
李金伦:对。
记者:你什么时候封的自己的办公室?
李金伦:2017年。所以说要率先垂范,当你读多的时候,稻盛先生会告诉你要把办公室封掉,他的声音在呼唤你——你要搬到研发室去,就跟马斯克一样,就在研发室吃住——从我把办公司封掉之后,文化就开始落地,率先垂范走到现场去,现场有神灵,沉浸到现场去。
记者:比如说你到车间,怎么沉浸,你到研发部门怎么沉浸?
李金伦:比如说我到了现场,我看这个设备,我要聆听机器的声音,听它的运作,感受它很辛苦,感受它是个生命,你不要把它当作工具,因为他在创造价值,你要感谢他,然后要跟你的员工交流,一定要大量的沟通,你到了现场之后一定要去请教,帮着他去干,去感受,不是去指责或者批评,因为我已经定位我是学生了,所以说你和他沟通的时候问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你会发现他会有很多好的想法,平时没有说出来,他也会感受到很好的尊重,团队被尊重和信赖之后他就有创造力,所以到了现场之后要和设备链接,要和人链接,很多创造力很多好的点子就出来了。
记者:除了你的现场之外,你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是吗?
李金伦:是的。
记者:你没有办公室,所以你的高管团队肯定也都没有办公室?
李金伦:他们都只有一个办公位,他们都是去现场,因为比如说我们组织架构,我们是柔性组织,架构经常变,我们是组织架构服务于战略需要,你比如说我们的人力资源是拆分成传统的人力资源,还有一个现场的人力资源,就是一定要结合业务,我们财务也是分拆了,传统的记账就是记账,另外一块就上现场上班去,上车间现场去统计数据、找问题,我们的人力资源上现场去做大量的标准化,这样的话我们的人力资源是完全精通业务的,所以说他去招聘也好,他知道用人的需求,然后对薪酬的规划都很专业,他知道员工想要什么,因为他从基层干起来的,直接了解生产细节,而不是说闭门造车,传统的人力资源在我这已经消失了,所有人都基于现场……】
任正非说:人感知到自己渺小,行为才开始伟大。
偶尔在浩瀚的星空下感知自己的渺小容易,长时间不受环境影响,以一个“渺小者”的定位做好自我管理,一方面是因为李金伦内心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牵引,另外就是强行将自己置于巨人脚边。
李金伦有一个随时携带的背包,里面装着已经被他翻烂了的一本本商业经典书籍,包括稻盛和夫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京瓷哲学》、《活法》、《心法》,《干法》,《赌在技术开发上》,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熵减》,海尔的《自以为非》、以及键山秀三郎的《扫除道》等等,从2016年开始,他每天坚持三个小时大声朗读这些商业经典内容,同时在线录制,打卡分享,记者提到的任何问题他都随手可以翻开某一本书的多少页找到相应的解释,看似平常的几句话,被他读出各种深意,“读出一身冷汗”,“被当头棒喝”,完成与作者的心脉相通,获得一次崭新的成长。在他的影响下,金晔的核心团队都要每天大声朗读,普通基工也坚持每天读书,同时李金伦还参加大量的赋能游学,观世界才有世界观,看遍标杆企业,才知道自己要把企业建设成什么样子,河南胖东来、苏州固锝电子、山东天保、浙江中兴精密、上海合璧、宁波方太、深圳技研新阳、北京国瑞升、日本养乐多、京瓷总部、松下电器、早稻田大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塾生机构都是他眼里的“巨人”,有些他甚至去过几十次,仍然以“沉浸”的方式,取其精华,应用于企业发展建设。
【记者:我看你跟员工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是这样:他说出来问题,他提供答案,然后你来确定一下。
李金伦:对。我不能剥夺员工的三个权利:发言权、思考权和决策权。有权利他才能有担起责任来,有责任他出才能创造利益,他能分配利益,所以老板要舍得放权,王在法下。
记者:所以说你现在如何定义你在企业里的角色?
李金伦:我定位自己是个产品经理,我要创新,我有这方面的悟性,我比较擅长去做产品,当然我们也有产品研发总监,一个企业一定要创新驱动,提前布局企业的第二曲线、第三曲线,再一个就是我是文化的布道者,就是了要奠定企业的一个思维方式,舞台交给他们,所以说我从骨子里就没认为企业是我的,企业是社会的,顾客的,所以我要和顾客在一起,给顾客创造产品。
记者:你怎么去了解顾客?你怎么和顾客站在一起。
李金伦:去现场啊,比如我刚才说去现场看设备,顾客就站在我旁边,你可以这么想,我这边做好顾客的延长线,如果我没有感受顾客的存在的话,我这个产品可能就马马虎虎的,我们开会也是留一把椅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最终是谁拍板是空椅子拍板。
记者:这是从心理上你觉得你和你的顾客是站在一起的,但是就像你说的很多市场它是需要一些数据,或者是你怎么去现场?
李金伦:我天天打卡,我早上跑步就跑到超市去了,我都是去超市,再一个就是淘宝网,反复的去看,看评论,看竞品,你就浸泡在里面去感受就可以。
记者:你会去跟顾客聊吗?
李金伦:我们和一般的会会和店员聊,跟促销员聊。
记者:你和比如说你和促销员聊,你会聊哪些方面的话题?
李金伦:首先是聊他所关心的话题,工作时间怎么样?工作时间不要太长,工资待遇得怎么样?其实很多人都不谈钱,但是我们偏偏谈钱,对于我们的高管也好,还有中层也好,还有基层员工都要谈钱,谈他的收入,目标能不能达成,再以后关于有新品有什么建议。我们的企业理念是追求全体金晔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实现员工、顾客社会三方面的幸福,一切都围绕着这个理念做什么都没有错。
记者:所以说如果大家学习李总您觉得能学吗?
李金伦:其实我就是学习,我认为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习,老老实实的学习。听话照做,就是大量的把他们那些东西揉到我这来。
记者:所以你对标的企业有吗?或者对标的企业家是谁?
李金伦:对标的企业家任正非,这是我很喜欢的,还有农夫山泉的钟睒睒,他是属于一个比较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企业家,海尔的张瑞敏,阿里巴巴马云都是有创造力的,他对社会有贡献的。】
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杀,无不是竭尽全力,天赋之外,更是以各种方式激发自己的潜在能量。员工眼里的李金伦穿工装,吃食堂,住宿舍,跑马拉松,而且,他跟妻子都已经连续多年只领取额定的工资和奖金,包括借助理论武装自己和团队,沉浸、垂范、利他、凡事彻底……最终,都落在企业的核心价值:“金晔山楂,为爱而生”, 每年中秋和春节,李金伦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把最真诚的感恩之心化成书信给员工的父母们,写到情深处潜然泪下,他设立金晔幸福委员会——全员社保、每年全方位的体检套餐、每天免费就餐,新鲜水果、工龄奖、全国游,父母感恩金、父母生日假,金晔人关爱基金……他理想的金晔产品是人类爱的化身,金晔会成为一所造物育人的学校,巨树参天,传递科技创新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的理念。
也许,也正基于爱,作为普通人的“金伦兄”才能够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和洞穿岩石般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跟他的团队,以及他背后人类历史上的商业巨子一起,努力成就一段新的商业传奇,更成就自己的一段幸福人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美泉环保乔壮明——微生物都是有脾气有性格、有思想和喜怒哀乐的小东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爱不释书创始人耿化龙——创业是一个翻山越岭的过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昊月杨志亮—— 两项国际标准诞生的前世今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SAP张钦鸿—— 躬身入局,成就智慧企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梵森映画创始人华燊——不想当创业者的运动员不是好老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禾宝张科建——人活这辈子,还是要在一个行业产生一点哪怕微弱的影响,总归没有白来过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康迈祺生物王靖林——二十年坚持做原研药,到今天一家人仍然租房子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润一科技刘利达——从痛点和隐患中寻找空白市场,重塑医院后勤安全管理模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易华录总经理王海博——和时代最先进的科技结合,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创业团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