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正庄王妍——以父之名, 践行一个家族的农业梦想 以种子为引擎,做北方林果产业升级服务商


  

  【拥有山东省第一个生态农业院士工作站;山东第一家出口香港的自有水果品牌以及获得世界吉尼斯梨最大单果记录和最高亩产量纪录的珍稀品种 -唐贵妃梨;国内第一个有“身份证”的红肉苹果品种-玖红1号!以父之名, 践行一个家族的农业梦想, 基于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思路,率先在国内创建可容纳10万+的“农业物联网精准支撑数字平台”, 构建起以品种为引擎、标准化技术为支撑、“研、产、销”高度一体化经营理念为主导的核心模式,做北方落叶林果产业升级服务商。 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山东省首批“泰山登顶“计划挂牌企业之一——济南正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妍,欢迎收听。】

  

1.jpg


  研究品牌命名规律的人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世界知名品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比如CK、阿迪达斯、 迪士尼、范思哲、卡地亚、路易威登、美津浓、皮尔卡丹、 茵宝等等,这种情况在现代中国则少了很多, 而以自己家人名称作为品牌名称的,更是少之又少,熟悉正庄农业的人却都知道,这个名称来自王妍总经理的父亲——王正庄老先生。

  【记者:你用这个名字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呢?

  王妍:这是我父亲的名字,就像你说的有的企业家比较有情怀,以他个人的名字背书成这个企业的名字,是一种诚信,一种底气, 一辈子对这个企业负责任的一种态度,我更狠, “以父之名”。

  记者:相当于一家人和这件事情绑定在一起了。

  王妍:因为我们做这个农业项目的初心, 一开始可以说家族情怀,后来变成了一个社会使命。】

  

2.jpg


  王妍的曾祖父是在济南留有各种美谈的“七家村”七位教育家之一的王俊千,王家世代以诗书传家,大多从事科技和教育工作。也正基于此,在王妍的父亲王正庄出生之前,就被整个家族希望从事农学事业,长大后他也如愿考入当时的泰安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此后漫长的50年,无论农业在社会上处于何种位置,王正庄老先生一直潜心钻研林果良种培育,家里总有一间屋是实验室。像很多“二代”一样,王妍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做这一行,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媒体经营行业而且做的风生水起,直到2012年,这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首次全面部署农业科技创新, 文件公开发布不久,父亲就约王妍进行了一次谈话:

  【王妍:他觉得中国农业到了振兴的时候,就跟我商量,鼓励我做孵化型定位的科技型农业企业。他说我在农业战线这么多年,我有一身本事,你不要担心,我给你做好技术支撑。再一个他觉得农业要想发展,一定要有一批人先进来,哪一批人?就是在农业这个链条上,能够掌握前端技术和技术推广转换的人才进来,否则还是在原有传统的农业基础上去拔高,比较难,要找到精准的切口,当时我就被我爸说服了,为什么老父亲建议一定要从种子端和技术端作为切口,要引领农业产业转型,更好地做农业产业的前端到标准化种植端的服务和提升,因为它没有因就没有果,我们只在果上去做文章,这个是很难实现的,他把从零到一的过程用五十年的时间坚持完成了, 在他看来农业可能更需要像我们这种有市场头脑,懂企业经营管理,从运营企业的角度去运营农业项目:如何做好市场转换,如何把农产品更好的去实现商品化转化的这样思维的人来做农业……】

  

3.jpg


  那一年,王正庄70岁,王妍38岁。以父之名,践行一个家族的农业梦想,更践行一个农业大国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梦想,彼时农业成为“风口”,大量社会资本纷纷进入,开始看似熟悉简单,实则陌生复杂的旅程, 到今天血本无归的也大有人在,正庄农业的发展同样充满未知,唯一不同的是,王妍有父亲50年的积累已经为她做好了铺垫,王妍说,这十年她也用尽了洪荒之力:

  【王妍:第一个三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充分的理解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启蒙开化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创始人是不懂农业的, 真的商业的一些逻辑思维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你用KPI去考核员工、你用流水线的绩效去定流程定节点、今日事今日毕,还有一些细节都是行不通的,这时候你真的不得不跪拜老天。 再一个就是培养品种是个漫长的过程,又有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又很不服气,又没有耐心,又很自负。在我的诸多不理解发泄出来的时候,总是有老父亲在后面给托举着、解释着,他要一点一点像老师一样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地方不能着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着急也不能跟老天爷去抗衡。一边安抚着以我为代表的投资人,授业解惑,另一个方面他用他这么多年在农业中积累的资源,迅速的帮着正庄农业搭建了科研平台,所以我们这个企业在13年就获得了中国农科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子课题基地、国家工信部农业物联网专项子课题基地等一系列合作机会……】

  

4.jpg


  农业链条纷繁复杂,其中优良品种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正庄农业成立一年后, 2013年12月23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也指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正庄农业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到今天,王妍用十年时间,投资一个亿,构建起了以品种为引擎、标准化技术为支撑,“研、产、销”高度一体化经营理念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升级模式。 其中,正庄的 ‘玖红1号’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林木良种证的功能性红肉苹果,其花青素含量为356mg/100g,比一般苹果高约20~30倍 ,集 保健、食用、观赏于一体,受到市场青睐:

  【王妍:这个品种前期也是老专家以他的行业敏感度捕捉到的,他一辈子搞品种研发嘛,它捕捉到了功能性苹果将来在市场的溢价空间要比普通的苹果要多。我们决定研发这个品种的时候,国内第一研发的少,这种功能性的彩色水果,它本身种源稀缺,再就是它对研发的水平要求比较高,投入也会比较大,不确定性强,在国际上它也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科研壁垒就高。那么再一个这个苹果的种源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我们不研发它谁研发,那么从行业分析上, 中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将近4000万亩, 市场端已经严重过剩了, 大部分地区面临着品种要更替, 替换成什么样的品种?还是种红富士吗?老百姓包括政府、包括科研机构也在寻求更多有特色的替代品种,这是行业需求,市场端大家也呼唤不同的口味出来。因为我原来也自己做企业,我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研发这种差异化的品种出来, 就是要给商家留足讲故事的空间,它好塑造品牌,你看现在我们水果基本上是在打区域差,来自新疆的、来自黄土高原的,讲的是一个区域性故事,如果这个品种上它本身它就很有故事,商家他就愿意去卖你这个产品,它的议价空间大,口感好,品牌好塑造,那么老百姓他才会积极的去种你这个品种,他是个商业表现的相互加持。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一部分叫第一眼美女,第一眼美女首先你就好看,你就有兴趣跟她聊一聊。

  记者:聊一聊发现还很有内涵。

  王妍:对!我们研发的就是内质、外观兼优的美女品种。

  记者:你现在已经有4大美女了?

  王妍:对,四大美女实际上是4个系列。】

  

5.jpg


  一手抓品质,一手抓品牌。目前,正庄农业研发以及引进的优质水果品种已经有100多种,同时打造12个自主品牌,其中的“唐贵妃”梨甜度高,超级抗氧化、亩产量更突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发的樱桃品种每百克樱桃中含铁量多达5.9毫克,已经与银座等大型商超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但是“卖水果”远不是正庄的目的,围绕企业定位,正庄打造种质资源芯片模式的所有“绝活”, 包括可容纳10万+的“农业物联网精准支撑数字平台”、院士工作站推出的一生植物二生动物三生微生物的“三生农业”, 都被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操作,集成在“智慧胶囊”中,效仿者只要打开“胶囊”,如何打造如同正庄一样的现代农业园区一目了然 。

  【王妍:你像我们唐贵妃梨这个品种,我们把全年的生产标准形成了228道生产工序, 那么基于我们不同的品种,国家体系认证的已经做了三个, 这样它既有优质的品种,然后还要深度孵化出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形成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说的具体一点就是我们有一个从种子到消费者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那么这里面我们的重点是在产业前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里面有四个统一。这些年我们积累的在市场端品牌端的合作伙伴全国有上百家了,像百果园、盒马集市、盒马鲜生、天猫小店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让我们的好品种通过严谨高效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加持产业链的深度开发和优质的市场端合作伙伴,倒推回来形成优质地方产业品牌,让老百姓把我们的好品种,在五位一体的措施和这个节点的加持下,可以作为几十年去依靠发展的产业。而且我们作为一个民营的种质研发型企业,可以和市场无缝对接,快速的制定市场端消费者端更喜闻乐见的需求量更大、市场表现更好的开发品种,力求每一个研发出来的品种到了市场上都是明星产品。

  记者:那么你们是怎么跟市场对接的?是怎么去把握市场的需求?

  王妍:我举个例子,我们从品种研发前期,我们就会和市场端——你看咱们济南最大的果品批发商鲁宏果业,公司就会把它作为我们的专家团队之一。然后我们在201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比利时金海农业共同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和中欧现代农业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中心的意义,第一就是让我们的品种在未来的研发上不单是靠我们自己企业的实力了,也不单单是靠我们外部可以整合进来科研朋友圈的实力了,要借助国外优秀组织国家,科研实力更强的这种周边国家和我们的品种契合度高的、转化率高的这样的国家,形成一种有效的平台转换机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每次去比利时去做品种交流的时候,我就会带上我们山东的市场端的顾问过去。

  记者:同频起来。

  王妍:一定同频。那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成功的和比利时这边合作,在樱桃品种上就扩大了6个,在苹果品种上又扩大了两个,我们可能更多的从专业上看这个品种的稳定性、结果率、抗病性、种植模式,我们可不可以去交流和复制,哪些是我们可以自主研发的。他们要看市场表现,比如说苹果,我们现在有一个红色乔纳金芽变品种,现在也正在中国做中试,它在欧洲就是一个顶级的品种,在超市里卖的价格就非常高。所以我们在市场端的专家他就会去考察基地,考察上市时间,考察货架期,考察在欧洲超市里的市场表现,考察仓储各个环节,它是如何去做包装,如何做清洗,如何做仓储的,仓储上的细节就我们的考察阶段是不一样,考察重点是不一样的,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不知道开多少次会了,我们才去做品种研发的尝试。

  记者:其实你现在的事业,虽然是说我们是要做北方落叶类的果木升级改良服务商,但是你的视野是全球化的,希望把全球的适合的品种都引进过来。

  王妍:是的。种源它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当然要有自主研发能力,但还不能完全靠自主研发,经过九年时间,正庄农业已经从老父亲这一代自主的科研主导 , 转换到我们目前的多轨制了,然后从专家的集成,从国内到国外平台,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种子技术企业……】

  

6.jpg


  

7.png


  王妍说,这十年也是企业发展倒逼她拉大格局,扩大资源,用全产业链的思路来考虑问题的十年。目前,正庄农业的“朋友圈”已经遍布全球:以“种质引擎”为产业基础的泛欧、泛日国际化合作;比利时中欧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平台+比利时海外联合实验室;日本埼玉县中日现代农业技术转移平台等国际研发平台已经为正庄蓄积了充足的发展后劲儿。王妍希望通过所有这些举措,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增进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加大海外人才引进、交流、项目互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加快自主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的迭代,实现正庄弯道超车。

  就在刚刚过去6月20日,由省工信厅、中泰证券、省新动能基金公司共同举办的“泰山登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暨新材料高成长企业投融资大会在济南举行。会上,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上市培育共同体”,谋划实施“泰山登顶”路径举措,为包括正庄农业在内的近百家“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提供全流程资本市场服务,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高速度成长、高质量发展。

  【记者:目前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

  王妍:目前企业进入迅速发展期,目前困扰我的问题还是一个资源和资本的对接。 因为我们一个新的品种出来,要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比如说我们5年在新疆地区 要实现20万亩的计划, 我们就需要一个亿的启动资金来专门做这个项目,可能对我们一个长期科研投入的企业来讲,前面投了好几千万了,马上要拿出一个亿来再做扩大生产,这就需要资方的对接了。

  记者:这次挂牌,在咱正庄农业的发展历程中,你觉得它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王妍:对我们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正好是跟我们企业发展的节奏比较吻合,那么这次挂牌能够给我们在资本上,在社会资源上,在各个地市产业深度结合上,对于我们这种科研型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好。当时接到通知时我正在新疆出差,因为我们现在是到了一个成果转换期了,现在我经常在外面出差,中间接到电话,挺感动的。因为整个的过程,其他企业上市都是企业追着政府跑,追着证券跑是吧?追着资源跑,我们是政府追着我们跑,特别幸福。我就觉得做农业这些年我的感触这点真的挺深,都想帮你,政府制定的政策总有一款适合你,而且这个过程中真的服务也非常的到位……】

  

8.jpg


  

9.jpg


  王妍介绍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包括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在内的多个部门,都为正庄的发展提供了切切实实的帮助。

  匠心传承,守正出奇。以老一辈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做基础,以引领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铸就企业核心优势和竞争壁垒,今天的正庄已经呈现出以“正庄农业”到“正庄种业”到“正庄生物科技 ”为主体的集团化发展趋势。

  在模式打磨接近成熟之际,迎来乡村振兴概念下的百万亿级别市场,对于王妍和她的团队来说,这是机遇来临之前跑马圈地的一场狂奔,也是一场以天地自然、爱与接纳为关键词的一场修行:

  【王妍:原来我是一个说话速度非常快,性子很急的人。原来我也做生意,账期三个月以上的就不是好客户,现在可沉住气了, 尤其是女人做农业, 做上三年之后,承载能力、母性光辉、 隐忍能力全出来了。

  记者:从这个角度讲,你觉得可能女性更适合从事农业?

  王妍:还真是。我也在企业家协会里边有时候跟他们开玩笑,大家也说感觉做农业好像能坚持下来,做的不错的,女的居多,我也是感觉这个可能真和女人的天性有关系。

  记者:那你现在怎么看待农业,或者说怎么看待土地?

  王妍: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国家使命,我们在反哺和修复农业,作为一个母亲又从事这个行业,总是感觉想让它更健康,我觉得我们有义务也有这个责任和使命让土地更健康,让产业更良性,让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不再孤单……

  记者:为什么提到这个话题有些激动呢?

  王妍:当时我们刚到唐王镇的时候,招的第一批工人全部都是留守的老人,当时老人来领工资的时候,自行车后座上都是带着他们的孙子,小孩在后座上等着爷爷奶奶去领工资,像30年前我们小时候状态,目光呆滞、冬天脸上长满了皴,它是个普遍现象,不是个案。我就在想怎么到了这个年代,农村的孩子还会这样,特别心疼坐在后座上的孩子,所以我们当时就企业文化里面就定了一个使命:让土地更健康,让空气更纯净,让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生活的更幸福……】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分享至
{}
4418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吴炳新—— 凡我过去赶不上的,在未来等你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崔允良—— 百年传承,金牛帆布不平凡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宋爱民—— 为“诚信中国”代言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周惠敏—— 巾帼何须让须眉允良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茂好 —— 快乐至上的老板运气不会太差!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圣梵尼王建元——硬核崛起 蓄势待发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张建成—— 以隐形冠军身份为中国信息化进程保驾护航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姚海峰—— 为济南“筑桥引路 聚才兴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吴洪杰—— 用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一支物业“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