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花)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号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就在这次仪式上,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济南市历城区供销社派驻南山管委会西营办事处叶家坡村第一书记李洪文,欢迎收听。】
表彰仪式上,作为大家眼里的硬汉子,李洪文说,他数度洒泪现场:
【李洪文:在总书记庄严宣布,经过咱们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我那个泪啊控制不住,太不容易了。当总书记讲到有1800多位同志牺牲在一线,我也流泪了,总书记讲到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振兴乡村,发展产业,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的时候,我心里也是一个劲儿地激动、流泪,擦擦眼泪心里就暗想啊,回去以后倍加珍惜组织给予这份荣誉,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叶家坡人民,真抓实干,把叶家坡的工作干的更好,让总书记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叶家坡是一个行政村,辖区5个自然村最远的相隔10多公里,分散坐落在海拔780多米高的几座山头上。现在的叶家坡已经很难看到贫困的影子:山路危险和转弯处都加了石堰、防护栏、反光镜、村里的路面全部硬化,通了公交车,建了文化广场,装了太阳能路灯,村民打开水管就可以喝到山泉水……但是根据村民介绍,由于历史原因,李洪文2016担任历城区供销社派驻叶家坡村第一书记的时候,全村212户603口人,125户贫困户,210位贫困人口, 20年没有进行过换届选举,没有两委办公场所,村集体收入为零,地里没有正规的生产路,春种秋收都要靠肩挑人抬,村民吃水要到三里地之外的泉子边挑,由于交通不便,村里有的老大娘,已经四十年没有到过西营,这个他们眼里的“大地方”。李洪文到村里办的第一件大事儿,就是依法依规组织村民进行换届选举:
【李洪文:班子强弱,是能力问题,和机器一样,他得转啊,叶家坡不行,他没有这级组织,他就停摆了,一盘散沙,五个自然村,各自为政,家族势力,宗族势力,都是在所难免的,怎么办,假如说按照“帮忙不添乱,到位不越位”的话,咱不敢涉身其中,任其选,准选的乱七八糟,真是没有办法,你得有这级组织啊,我就充分发挥自己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才能和经验,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亲自坐镇指挥,使叶家坡村一次性, 依法、依规一次性成功选出了使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村“两委”班子。】
通过“搭班子带队伍”,村里的工作终于开始步入正轨,接下来李洪文做的,就是“抓保障惠民生”,5年时间,叶家坡建设200m³的蓄水池6座,翻越14座山头、铺设8000米输水管道的引水灌溉工程,开挖铺设自来水管道13582米,砌垒石堰1078米;为39户贫困群众解决危房问题;建设256m2的村委办公楼1座……
今年已经59岁的李洪文称自己下的都是笨功夫,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五点出发,翻山越岭走八十里山路,七点钟准时到达叶家坡,挨家走访, 206户贫困户他分门别类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发动亲戚朋友,为52位村民提供外出就业岗位,不方便就业的就提供各种致富项目,他两赴梁山县购进小尾寒羊248只分发给贫困户,引导大家种高山蔬菜和果树,说起他做的这些事儿,似乎都没有新奇之处,但是所有的不同,都藏在细节里。
【李洪文:我在叶家坡干,遵循这样几句话,大胆设想,科学论证,精心谋划,成功实施,种果树,考察苗子,砧木苗是海棠苗,嫁接好品种才行,我家以前种果树我也知道什么品种好,我就去打听去,打听的村子多了,在市场上看到谁的果子好,问问哪里的,什么品种啊,用小本本记下来,果子熟了的时候,得去看去,看这棵树果子行、长相好、口感行,但是人家这个接穗人家也不愿意给咱啊,你得细心细心再细心,小心小心再小心,我就去中恒商城买几把塑料签,拉过来就回不去了,要想回去得剪断的那种,人家果子成熟的时候我去看,尝尝,好了,我就用塑料签子做个标签,人家说李书记你记这个干嘛,我说我明年打接穗,他说你打接穗我到时候给你就是了,我说我怕你给我错了,剪接穗的时候我得到现场,看我是系的标签吧。】
最穷最乱最难搞的叶家坡,在李洪文眼里,是一座宝库。因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叶家坡高山果蔬都几乎不用农药,口感好,糖分足,洪文这几年做的就是让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变成财富优势,叶家坡的旱西红柿一亩地能产一万斤,有的贫困户一年光养羊就可以收入10万块钱,100亩高光效苹果已经挂果,每一个项目,在李洪文的心里都是一个闭环,无数个这样的细节,串起叶家坡截然不一样的今天和明天。老百姓的眼睛是最亮的,数字背后他用的心,受的苦,作的难,都被叶家坡人看在眼里。
【记者:他最难的时候是什么阶段?
叶才生:最难的时候……他现在也很难,最难的时候是跑资金,跟村民答应的事儿,资金跑不来,急得哭,谁的钱那么容易给你,2020年八月十五,他白天在这里上班,晚上回去打吊瓶,这么有病的情况下,人家从三个单位找来资金,为贫困户、困难户一人发了三百块钱过节费,打着吊瓶跑三个单位。
还有这是我亲眼所讲的,那应该是2018年,底下下的雨上面是雪,他从上面骑着摩托车摔坏了,大灯什么的全摔坏了,腿也一拐一拐地,到村里,我正好到村委办事儿去,看见了,我说开着三轮车给他送到西营,说么也不让,他自己推到西营,到了西营人家说不能修,又推到仲宫,作为一个干部来说谁有这么大毅力, 56岁了,他自己说走了五六个小时……】
提到李书记很多村民会提到他的摩托车,几百斤重的摩托车是陡峭山路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一旦出了毛病就得推着扛着,砸一下磕一下都不轻快,这样的经历有多少呢,李洪文说,五年期间他的摩托车更换16根外胎,14挂链条,14副链盘,10副摩托车镜子、6块里程表,更换三辆摩托车整车,累计行程22万多公里,几乎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李洪文:那次我就从西营推到仲宫,七十多里地,推了将近五个小时,已经漆黑了,棉裤塌透了,腿也摔伤了,这经常的啊,有一次18年下大雨,瓢泼大雨,我走的时候天就黑了,我担心有滑坡,不安全,我以八十迈的车速骑摩托车下山往下跑,我就害怕滑破,我靠左边,我出去也就是四米,听见轰的一声,我一回头妈呀,塌山了,把公路全盖住了,最后用挖掘机半个月才清理了,太危险了。
记者:老天爷保佑你。
李洪文:老天爷保佑,八十的车速,四米的距离,就是一刹那,差点就把我拍到底下。
记者:你特别自律,但是同时可不可以不让自己这么辛苦,适当接受别人的帮助不可以吗?
李洪文:我不喜欢这样,我愿意帮别人,但是不喜欢麻烦别人,你看我有病的时候,村民拿着东西去看我,我不要,谁的我也不要,我说我干供销社主任这些年,请吃不到送礼不要,我干基建科科长,人家说肥差,怎么肥的?中饱私囊不是我的风格,我不喜欢,我吃个菜窝窝住的房子漏雨我安心,不贪不捞不沾,请吃不到送礼不要,我六十岁了,这是我做人的底线。】
一方面分的清清楚楚,但是,在村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甚至他家的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共享。村民梁玉柱今年六十岁,几年前,妻子被蜱虫咬伤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肝肿瘤,还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成为李洪文帮扶的重点:
【记者:他到你家来过吗?
梁玉柱:这个是经常,但是说上我家来,不兴坐下的,也不兴喝一杯水的,这说是2018年了,晚上12点,我对象吐血了,吐了够半盆子血,我当时就慌了,我给李书记打电话,李书记说您别慌,他领着120到我家,到了千佛山医院,找专家,找门诊,因为我不懂他亲自跑了,他拿出钱来挂号,进了重症监护室。
记者:这几年下来你觉得李书记他能帮扶你加多少,就是你算过账吗?
梁玉柱:我算过,这三四年得有1万块钱。】
将贫困户家摘下来的芸豆带回家,让自家人帮忙卖掉,再把钱捎给贫困户,将他们四处漏风的木质门窗换成铝合金门窗,为老大娘买一件御寒的新羽绒服亲自给她穿上,五年累计拿出四万多元对村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帮扶……李洪文说自己对钱看的很淡,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家在南山管委会仲宫镇,妻子常年患病,家里还有88岁的父亲和86岁的岳父,他自己也患有各种疾病,每个月的工资也是顾前顾不了后,这次到北京参加会议是平生第一次买了西服和领带,也是货比三家,再三算计,而细听李洪文说话,也很有他的个人特色,
【李洪文:厚道的做人,踏实的做事,共产党员,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就这样想。
记者:你从小是背毛主席语录长大。
李洪文:对。
记者:你到现在是不是还能背很多?
李洪文:《老三篇》、《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我都背过了。
记者:所以你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你对照的是那些人。
李洪文:焦裕禄孔繁森,都是我做人的楷模,学《岳阳楼记》的时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据江湖之远则有其君”,整天在我的脑子里,咱虽然是老百姓,也是有一种忧国忧民,害怕国家建设不好,出乱子,要实现国家富强,所以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这个目标,就是好好干,带头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份李洪文手写的2021年工作规划里,仍然包括发展100亩红玉杏、100亩高山蔬菜,打井,建蓄水池,铺设输水管道,建泵房等大量基础性工作,老李说,还有一年,他就三任期满,届时,他也满60岁了,他愿意回归家庭,但是如果叶家坡人民需要,他仍然会义无反顾的继续投入到叶家坡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当中。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要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这是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也是李洪文在过去几年里一次次对自己的追问。
【李洪文:叶家坡18年9月脱贫以后,我所有的心思,都是为脱贫后时代乡村振兴做铺垫的。
记者:你认为这乡村振兴中最难的是什么对你来说。
李洪文:就是发展产业。
记者:我听说你为了这个村子,各方筹集来的资金有2300万元,这个村子一共是603口人。40岁以上的有多少?
李洪文:太多了
记者:然后再有40岁以下的话,可能也就是一些……
李洪文:很少了。
记者:叶家坡有学校吗?
李洪文:没有,我们村下面有中心校,就近入学,
记者:你五个自然村适龄的,在那个中心校上学的孩子总共多少?
李洪文:反正是,这些孩子不少啊。他一个自然村少,聚起来不就多了吗?
但是这个事儿是这样,他这些年轻人当中有一部分出去,有的不回来了,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三千两千的,买不起房子啊,他早晚还得回来,咱建设好了,我就说现在我在叶家坡,用五年的时间,补上过去20年的发展短板,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产业,让村里改善设施以后,吸引年轻人回来创业,南山有句俗话,兔子满山跑,早晚归老窝,你出去打工,60岁以上人家不要你,怎么办,你还得回来,叶家坡是你的家乡,叶家坡设施好了,你愿意回来,用你们勤劳的双手,建设你的家乡,这才是目的,我现在动的就是这个心。我给他们说,咱叶家坡今后发展,走绿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旅居这个方向,这么多闲房子,找有能力的公司企业,发展旅游旅居,吃住,咱就富起来了,我们已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加强村集体经济,农产品销售,服务乡村旅游,叶家坡依靠大力支持,也住上楼房,过上幸福生活,留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我现在为什么发展果树,发展产业啊,一棵果树,管理好的话,他的丰产期三四十年是没问题的。条件好了,年轻人有产业了,年轻人才愿意回来啊,建设家乡,守住乡愁。
记者:就是这块地方是一定要发展的,要发展好,他可能是以后叶家坡的孩子去,可能不是叶家坡的,可能比如说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不愿意在城市里他可以上那里去发展。
李洪文:那就是新的农村。哎吆你不知道,俺那个村子啊,喝的是山泉水,空气好,漫山的……(逐消)】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产研院孙殿义——产研院是我接下来的生命的全部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王振华 ——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古欣 ——山东有人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彭立增——我的“药融”梦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韩云鹏 ——济南博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申作伟 ——建筑师眼高才能手高,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宝森 ——为“意义”烧钱的门外汉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哲 ——“企二代”完美继承,完美颠覆
新动能转换大会:李文举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施乾平——打印明天,打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