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家家乐康高夕结——老龄社会汹涌而来,我们准备好了吗


  【据预测,2022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以上,以此为标志,中国迈入老龄社会行列。2025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2035年到3.1亿。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马上到来的老龄社会,我国用了22年,而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个过程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老龄社会汹涌而来,我们准备好了吗?909济南经济广播记者郭慧对话家家乐康(山东)医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夕结,欢迎收听。】

  

1.jpg


  9月24日,“济南高新区第二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在东区街道新东佳苑“家家乐康”日间照料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区内的10家养老服务机构的部分养老护理员选手参赛,根据活动承办方家家乐康(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工作人员李树林的介绍,很多考察看的都是细节:

  【李树林:像我们有一个情景模拟:具有功能障碍的一个老人,俗称偏瘫,我们作为护理员需要给老人喂食、进水,还包括处理一些突发事件,需要考验我们护理员的一个基本素能,还有一个临场应变,然后再是完整操作的流畅性,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过程中我们体现出的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记者:人文关怀可能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李树林:更多是体现在服务的细节,打个比方,我们给老人用水银温度计或者血压计量体温或者血压,设定是冬天的话,它就是冰凉的,有温情的服务人员,他就可能会在自己掌心里先捂热了,再放到老人腋窝处,或者你照料他的时候他的头发乱了,你要下意识的去给他理一下等等这样一些细节……】

  李树林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九五后小伙子,三年前大学毕业进入家家乐康,从事基础的照护、康复和保健服务,说起整个养老行业现状也是头头是道,在他眼里,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朝阳产业:

  【李树林:进入家家乐康之后,我深刻认知到从大的方面比如说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到目前我们养老行业里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再就是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发现了这个行业的乐趣和价值,都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可能自己当时也有很多的选择,考研也好、从事其他行业或者自己创业也好,但跟高总一番交流之后,我就迅速的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目标……】

  

2.jpg


  养老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他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行业架构、国际流行和发展趋势、国内蕴含着哪些创业机遇、如何结合国情做出自己的特色、……所有这些内容,高夕结董事长不单单讲给团队的小伙伴听,更是作为主讲人在国内各种居家照护以及医疗康养的近百场高端论坛中做重点分享,为行业鼓与呼,在她看来,这是一个会对未来产生战略影响的领域,对一个社会是这样,对于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个人,都是如此,她很担心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就已经老了。

  今年50岁的高夕结出生在北京的一个高知家庭,母亲是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周恩来总理的法语翻译,成长过程中她一方面受到父母传统励志经历影响,埋下一颗一定要有所作为的种子,同时也比同龄人更多的接触到当时各种领风气之先的新潮观念。在世纪九十年代的出国潮中,“走出国门,到更大的世界去看看”,成为她的不二选择:

  【记者:我看到您的名字就感觉这是一个有夕阳情结的人,所以选择了养老专业。

  高夕结:我感觉确实跟我的名字有不解之缘。我之前做过很多行业,到了美国读的是管理学,当时很想去跟美国人学习管理,了解他的商业奥妙,我们到底差在哪里,我去考研究生,跟耶鲁失之交臂,因为没算好时间,被放在等待名单里,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拿到另外一个学校通知书了,当时还是受国内一些观念影响,觉得私立学校不如公立,所以我选择了新泽西第一州立大学——罗格斯商学院,这个学校的排名也不低,后来虽然在这所学校读书,但是平时也经常会到耶鲁听课,参加他们的校友会,就发现他的connection,他的社交圈子完全是不一样的,他是精英层,我们就略显平民,但是即便如此,因为我们有地理优势——学校离华尔街特别近,很多华尔街的CEO、高管他有责任参与教育,所以他们常年都会在一些大学里面担任类似于客座教授的角色,他会给你讲很多真刀真枪的案例,所以2000年苹果还没有特别火的时候,刚刚推出MAC系列,把颜色改成白的,把整个显示屏从左到右给你变换了一个习惯,很多人说这个公司疯了吗,我们就已经在商学院里讨论这个案例,当时我们的教授就说这个企业将来绝对了不得,因为他在改变人的消费习惯,而且它的市场定位极其精准,所以在那个地方你不光是能够读到一些历史上的奇迹,你还可以亲身体验着某些人在创造奇迹。

  记者:所有这些都会对你有所刺激。

  高夕结:一定的。那两年半的学习生涯,我觉得就像身处殿堂,让我感受到这种学习的快乐,一直到现在我都还保持着非常旺盛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包括我们团队的这些小伙伴,我就经常教育他们:如果停止学习了,你就相当于真正的开始衰老,我觉得我至少到七十岁八十岁仍然可以成长,我也是在那里学会了如何老去,如何不怕老,所以这些心得我必须回来跟中国的老年人分享。

  记者:这个过程中您是如何关注到老年人这个群体的呢?

  高夕结:因为我毕业以后第一份在美国的工作,就是一家居家护理公司的CEO,进去了以后,我就发现居家护理原来这么好,我就发现这个方式,将来我们国内一定需要。

  记者:这是哪一年?

  高夕结:2004年。

  记者:那时候国内对老龄社会已经稍微有一些提及,但是还没有那么迫切。

  高夕结:我在2006年应山东省政府邀请回来一次,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遍访了我们山东大部分的护理学院,国内也跑了好几个地方,像武汉、广州、江浙那一带不用说,包括东北我也去了,我就发现有差距,那个时候咱们完全还没准备,没意识到我们可能要面临什么,所有的营商环境也不到位,所以我就只能回去耐心等待。

  记者:您运营国外养老机构十多年,现在来看的话,你觉得他们的养老方式,大概有哪些是可以跟我们分享的吗?

  高夕结:我觉得首先第一个他的养老体系太完善了,这个不是我们在几年内能追上的。这个体系他们建设了四五十年了,我们说起来有10多年,但是真真正正的发展是这三四年的事,特别是咱们山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量的积累,也很难升华出一个好的质。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怎么做这个事情,包括我们的决策层也都在拼命的学习,研究如何来制定顶层设计和政策,但是中国是个瞪羚羊,可以跳跃式发展,因为我们的底子已经比原来好了,虽然我们现在缺乏经验,但是因为有前车之鉴,因为有他山之石,如果学好的话就是三级跳,他40年发展的路程有可能被我们缩短到5年10年结束战斗。所以17年我回来到现在4年不到的时间,你就光看山东,翻天覆地的变化。】

  

3.jpg


  根据预测,2022年也就是明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以上,以此为标志,中国迈入老龄社会行列。2025年,这一人群将超过2.1亿,2035年到3.1亿。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明年的老龄社会,我国用了22年,而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个过程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实在是有限,眼看着老龄社会汹涌而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被各方解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家里真有老人的,也是甘苦自知:养老机构行业尚不成熟,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屡见不鲜;“养儿防老”因为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变得有些为难,请保姆代为照顾老人成为很多人不得已的选择,但“保姆闷死老人案”让人不寒而栗,多重压力之下,家庭成员之间因此关系恶化的也不在少数。在此基础上,如何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老龄社会观,弘扬养老孝老传统美德,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探寻应对老龄社会的“中国模式”已经成为时代命题。

  高夕结于2017年注册成立的家家乐康(山东)医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而她之所以选择在济南创业,除了作为老龄人口大省带来的市场需求之外,更是出于对济南市的营商环境的信任。

  作为侨梦苑引进的专注于居家照护领域,从事居家护理、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人才培训三大领域的高科技运营企业,家家乐康与济南市残联合作,承接政府采购居家托养、特殊人群能力评估、长期居家护理和居家心理与健康快线等业务,2020年开始,以高新区东区街道新东佳苑为切入,家家乐康投入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独创了医养结合“互联网+医联体+居家医养(IMH)”智能服务联合体服务模式,将专业的医护康养服务,向社区和家庭进行延伸,提供医疗护理、中医康养、健康管理、精神照护、慢病管理、适老化改造、安全监控,服务全生命周期,解决社会日益增长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让需要帮助的人享受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高夕结:比如说半失能老人或者是一些残疾人,他们就是附近小区的居民。他白天可以到我们这来,有长者食堂可以就餐,可以助浴,可以在这接受一些基础的护理治疗——换个药打个胰岛素、健康监测、常规的生命指标比如血糖、血氧、心率、心电包括血压监测等等都可以,中秋节我们还搞了个活动,来了300多位老人。

  记者:那么咱们家家乐康,那么相比较其他的居家康养机构有哪些不同吗?

  高夕结:首先第一个因为毕竟我是从国外回来的,所以它的这种国际性的这种标准化、规范性,就是我们天生基因里就有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的评估,评估是有标准的,比如说服务,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标准的。

  记者:你评估的标准是自己研发的,还是说从借鉴了一些其他机构?

  高夕结:现在咱们医保局包括咱们山东省都已经做了地标了,当时地标我都参加评审了,大家一起来做的这个东西,但是之前我们从国外直接带回来的,所以我们这个团队从他打造的第一天开始,就是正规军,就是非常正规的严格的按照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去做。

  第二个就是说理念,养老的理念,做居家照顾服务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我们现在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能是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记者:你举个例子最极端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高夕结:有规范操作就必然有不规范操作,现在政府也已经在调控,也在完善,第一人员必须专业,第二一定有很强的管理手段,所以我们是第一家在全市采用实时监控的,我们的入户人员必须佩戴摄像头,特别是评估的时候。我们企业有一个9S文化,来自于麦肯锡的7S文化,比如说企业必须要定战略,比如说他要有技术有专业,比如说他要有科技,包括我们做居家的他就更典型了,你一定是要充分的去利用互联网智能科技,所以像我们现在跟省医院远程学习中心,跟山东省的医保健康平台,包括扁鹊智慧中药集团,我们都在合作。

  记者:所有这些就保证我们能成为居家康养行业里的正规军。

  高夕结:不光是正规军,我们在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我们自己有个内训,我告诉我们的员工,他们都喜欢看华为,看曹德旺、董明珠,我说你们总结没总结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共性是什么?——他们从来没想过当第二,他要干就是要干第一的,所以我给他们的内训就是说我们追求的不是优秀,而是卓越。】

  

4.jpg


  目前家家乐康已经建立起包括30多名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内的核心业务人员团队以及近400名居家护理服务人员团队,服务和托管高新区14家日照中心,除此以外,还拥有11位来自卫健、疾控、法律、心理学等业界泰斗级人物组成的顾问团队,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伴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步伐加快,特别是我国首批中产阶级步入老龄人群,养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据预测,2022年这个市场规模将达10.2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这其中,居家养老尤其被各方看好,所谓“9073模式”也就是90%的老人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行机构养老的做法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目标的代名词,在高夕结看来,以人文关怀和工匠精神做好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是对蓝海市场的最好驾驭方式,同时她的步伐无疑也在加快,在济钢片区,家家乐康占地4000平的日照中心和微型护理院正在建设当中。

  潮流之下,这个领域仍然有大量难题待解。从从业人员角度,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还要克服社会的偏见,对整个社会来说,面临大量居家环境与正在变老的居民的不匹配,而更急迫的,高夕结说,是整个社会,包括老人自己,都要去深入理解、适应这个长期被忽略的生命发展阶段:

  【记者:你经营一个机构来说,你觉得有一些什么就可以分享的吗?

  高夕结:也太有了,其实机构只是社会里的一个单细胞,这种环境太重要了,我们现在政策已经是大干快上了,但是比如说我们的人文环境理念环境都还差得好远,我们很多老年人是就是完全不理解国家出了这些政策了,而且他们内心也没有真正的接纳在这个政策的引导之下,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去运用这些政策?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民政也好,医保也好,残联也好,都在开展居家托养服务,就是属于国家出资给老年人或者是残疾人,或者是失能半失能人员购买服务。那么购买的部分只要是长者自己不花钱的部分,他是很踊跃的,但是事实上国家做这件事原意是兜底是我引导你、托住你,我给你把最低的东西托住,然后你自己是要消费的。因为养老的事不能就躺在国家身上,不能就躺在子女身上,而且现在很多家庭年轻人是只顾下边不顾上面,但是我们的老人特别有意思,即便是这个样子,仍然要攒着钱,仍对仍然要攒着钱留给自己的子孙。他没有去考虑说我自己的财产我是不是可以合理分配,我先把我自己照顾好,我先把我的养老问题解决,如果我养老问题解决好,等于解脱了我的子女。这就是刚才咱们说的那个话题,我们还没准备好,我就老了,或者说我们还不会老,我们就老了,这就是我说的理念差异,其实中国老年大学网络是很厉害的,但是我们对老年人怎么去规划他老年生活的教育并不多,就是从退休了以后,要么是给小孩带孩子,要么去跳跳广场舞,要么说旅游就是几件事,完了但是这些东西真的就让他开心了吗?很多人甚至抑郁,或者本来性格很好,结果变成了一个怨妇型的,他缺了一种什么?缺了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东西。

  记者:这是什么,你们能提供吗?

  高夕结:我希望我下一步要做这个就是我想来帮助我们的老年人

  记者:以前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比如说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他有空就去一些机构,比如说到你们这里来服务,然后给他积分,然后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别人给他去相应的服务。

  高夕结:时间银行,

  记者:对,时间银行,为什么现在就没大有人提了?

  高夕结:现在民政局刚刚出了一个试点的征求意见稿,但是它的实施确实需要很多制度的一个保障,不然的话,他将来在积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纠纷或者是问题。但是我认为就是说时间银行应该归类于什么?归类于你对社会的这种义务工作的认识。我有时候在我们内部培训,包括我出去讲座的时候会放一个养老护理员说的话,很感人,这个护理员原来是个酒吧的老板,但是他退休以后第一件事他就要照顾长者,然后通过照顾长者他跟着学习,看到自己将来我会怎么老,然后通过思考,我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准备,很多老年人和子女到后一个阶段的时候,他的家庭关系上都会出问题。

  记者:好的不多。

  高夕结:为什么?因为很多老年人其实是病了,但是子女认为是他变了。我们现在接触特别多的是帕金斯、阿尔茨海默,老人那么自私,那么暴躁,然后把孩子们弄得也很伤心,而且因为孩子们也对这个方面是无知的,他也不知所措,所以可能我们有太多的这种健康教育,要去推广推进,这个也是我们职责所在。比如说我的日间照料,我经常会开办这种讲座会,把我们这些周边的这些阿姨奶奶都喊过来,唱会歌,然后坐下来听我们说说。而现在很多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恐惧,他连孩子都怀疑,他觉得你们会怎么着我,你们会不孝顺我,他会怀疑。然后实际上他是用这种方式想去得到子女的注意,想去得到子女的帮助,但是情感表达有障碍,然后再加上如果碰上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症的话,他的情绪或者是猜疑或者是这些语言暴力一旦出来直接造成的是家庭矛盾。所以像我们出去服务的时候,有的时候不是在服务老年人本人,他一家子都要接受我的心理辅导,给他们开家庭会议,孩子们都回来、坐下咱们聊聊。把他的家庭问题捋出来,然后让你的家人和你自己产生自免疫力,而不是依赖在政府,依赖在国家,依赖在谁身上……】

  

5.jpg


  高夕结董事长很忙,只要有时间,她还会跟团队成员一起进家,以普通服务人员的身份去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国家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委员会支部成员,她会敏锐关注国内的医疗康养案例示范,更与这个行业国际顶级专家保持互动,为国内提供行业最新资讯。高夕结说自己的名字来源于一首宋词中的一句:“朝霞不是云,夕结成云”。从字面看是很美的意境,可以理解为对人的评价要看最后,盖棺方可定论,民间对老人也有说法:“年轻时好不算好,老了好才是真的好”,为了更多老人人生最后阶段的“好”,她和她的团队将持续躬耕不辍,笃定前行。


分享至
{}
4406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金现代黎峰——守正创新,以低代码筑基企业数字化转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和合信息刘占强——创业就是融人、融资、融智的过程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主任崔文静——突破舒适圈,为科创济南助力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秦文——秦老太是在为家人制造食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净香园张雅娟 —— 一个济南老字号的传承样本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华夏良子史蕾——要更坚定的勇敢和热爱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南海气囊段青灵 —— 要做就做行业第一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乐易控股(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月明——让“易货”借助数字化走向全球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神舟制冷宋明刚——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济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