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禾宝张科建——人活这辈子,还是要在一个行业产生一点哪怕微弱的影响,总归没有白来过


  【中医美容历史源远流长。《山海经》所载146味中药12种与美容相关,《皇帝内经》中已经出现具体的美容药物及方式方法,到今天,皮肤美容经典组方已经成为中医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济南市莱芜区医药产业园,有这样一家企业,作为国内首家中医医学护肤企业,他以中药创新应用为初心,以中医草本方剂为根本,以“临床-验证-临床”的模式反复筛选,结合现代医药科技与化妆品生产技术,在中医本草护肤领域,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0.jpg


  2020年9月18日,作为中医本草护肤领域新锐品牌,禾宝与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入驻联合利华"U创孵化器"。这是这家日化行业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首个对外孵化器,与天猫一道以“中国首创,全球支持”的模式,打造 “数字化工具+定制化服务”的“超级公式”,持续赋能富有使命感的初创品牌成长,从而带动更多力量共同探索适应未来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在董事长张科建看来,禾宝也将籍此进入新的加速成长阶段。

  【张科建:孵化会从产品研发、品牌塑造、营销、一直到资金等等各个层面去给你赋能,包括他其中的一个线上渠道也在向我们开放,我可以把禾宝的产品放到他的渠道里面销售,也就是联合利华在给我们背书,同时我们是联合利华今年孵化的唯一一个护肤品牌。而且引入禾宝,他还有更多一层考量,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是联合利华生态链上的企业,他们希望在将来要布局的一些日化品、日用消费品或者食品的中医药的创新应用方面,包括研发、生产等等,能为联合利华创造更多的价值,弥补他的一个短板。

  

1.jpg


  记者:合作里面还有天猫?

  张科建:天猫每年都有一个新锐洗护100强的一个孵化平台,它叫做“寻找发光体”。我们也是这个计划里面的一个成员,因为这个U创孵化是联合利华跟天猫合作去做的,所以当时就进入了他的视野,当时我们是不知道的,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们也筛选了100多家,就会组织人员,比如买来产品去做测试,最后全部测试下来以后就剩了禾宝一家。

  记者:他是看到禾宝哪方面的优势呢?

  张科建:就是你的产品定位,真正中医药定位的也只有禾宝这一点,实际上这也反映了联合利华它未来的一个布局,它是要在中医药的创新应用,在日用品、健康消费品方面他要做的文章,不单是现在,可能更是未来的一个方向,那谁做的功课更扎实,我觉得到最后可能谁就是领跑的。】

  

2.jpg


  产品是企业的灵魂,张科建笃信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他语调谦和,但对任何事物的描述却都明确而肯定,安静中带着一股硬朗气息。作为从莱芜走出去又回到家乡创业的企业家,他有多年在北京、上海担任外企高管和民营企业总经理的从业经历,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这些经历赋予了他作为一个现代企业掌舵者所必须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敏锐的市场洞察和果敢的战略决断力,但是对他来说,所有这些都来自于兢兢业业的努力和一点一滴的付出,而他对中医的认识,更是跟亲身经历密切相关:

  【张科建:因为本来在民企工作压力也非常大,那么身体实际上就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我印象里面是有三次,晚上120急救,你会觉得有濒死的感觉,拉去医院了,实际上到了到医院西医检查也没什么问题,保险起见,那么也按照心脏问题去做,心电图,包括动态心电图一系列的检查都做了,那么也住院去治疗,都没问题,但是出去以后隔不多久就又会出现这种的濒死的感觉,浑身冒汗,你就觉得自己已经马上要离开人世了。后来也是经过一朋友介绍,就到了同仁堂的中医专家这边去。实际上这个判断非常明确,也很简单,就是我们说叫气滞血瘀,特别严重的时候,你就会有那种非常严重的反应,实际上吃了不到一个月的药,这症状就彻底消失了。从那以后实际上对中医就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觉得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记者:你是一个最终一定要自己创业的人。

  张科建:我觉得是。也可以说是梦想,觉得这个要对自己有个交代,总归要做些事情,留下一些所谓的影响,当时也在一直在探寻方向,就是说找到兴奋点

  

3.jpg


  一个企业家一旦以对行业产生的价值和影响作为对自己的衡量标准,那他已经站在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位置,能够逾越很多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抵达他自己内心的高处。2009年,张科建组建由中医世家、同仁堂中医专家和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临床机构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组成的核心团队,大量筛选疗效突出且安全无副作用的中医草本,秉承“君臣佐使”理论,进行中医药的创新应用开发。简单讲,就是将一副副中药汤剂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标准化和产品化,让以前只能千辛万苦挂号住院才能够享受到的中医名家多年经验惠及更多人群。组方筛选的过程在张科建看来顺利甚至充满惊喜,但是一头扎进来他才发现,在目前的审批流程下,中药新药的市场化投资巨大且路径漫长,所以从2011年开始,他们在继续进行新药研发的同时,又将目光聚焦在中药功效护肤品领域,为痤疮、敏感性肌肤、包括特异性皮炎、受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疹,皮肤暗沉等皮肤问题探寻中医护肤领域解决方案,也依旧因循临床-验证-临床的药品研发模式进行:

  【张科建:中药组方的这种护肤品在国内之前是没有人做的,无论你前边的这种临床处方的筛选、包括生产工艺、包括配方、要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和探索,这个周期是很长的。

  记者:相当于咱是开先河的?

  张科建:我们真的是开先河的。在国内你看护肤品企业严格来讲各种物质成分,有的也会加上一些提取物混合,均质以后灌装做成护肤品。就没有一家企业,比方说我是做中药提取,提取完了以后把它放到护肤品里面去,这是没有的,它是一个跨界的。另外,国内的中药企业实际上也没有进行这样的一些探索。你产品研发的时候,你首先要经过临床筛选,确实有效的,包括中医大夫用处方拿汤剂去治疗,治疗100例,效果很好,这也是其中一个处方,比方我这去痘的产品,我们当时就做了5个中药处方,可能我七八位专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拿手的组方,我们要去都去测试,选择最好的固化下来,把它开发成外用产品,说开发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要有一系列工艺要去攻克,什么样的一些中药组方能够有明确的疗效?这些中药处方提取以后,那么在颜色上怎么去处理,包括起效的药物的浓度,是没有人去做探索,这都是非常繁琐的过程。比方抗痤疮的产品,我们有13味中药成分,包括蒲公英等等,比方在中医临床上,我十几味处方药比方说120克,这是喝一天的。我中药提取完以后,把它放在护肤品里面,多少合适?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给药路径,你汤剂我是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但是你做护肤品,它是一个经皮渗透,经皮渗透实际上在化妆品里边研究的也不多,更多是中药这边,就说我通过什么渗透机制、做成什么样的剂型,用什么样的渗透剂,你多少药物能度能够有个等效,跟我的汤剂就是口服能达到同样的一个治疗效果,又能够保证安全性。所以做这方面验证它只能是一点点试,以5%做一个梯度,我先做5%、10%、15%,然后是20、25一直到35,你要一点点试,那试就不是小范围的样本,你至少要50个100个,所以我们就做这方面的筛选,包括这种经皮渗透机制的研究,包括中药怎么去提纯、脱色、去除无效的成分。实际上我们在化妆品行业或者在中药的创新应用这个领域,我们做了一个就是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创了一个先河,在这方面实际上我们是给这行业补了一课。

  

4.jpg


  记者:但是现在打这个概念的就挺多了。

  张科建:对,打概念挺多,但是真正像我们这样做的没有,我们是第一家,现在也是唯一一家。到现在都是比方从外面买几个中药的提取物,放到里面去,但这个中药提取物是不是核心功效成分,这个也没有验证或者也没有说明,还是噱头。按照中医医学比方对疾病的判断、认知、怎么去治疗,按照这君臣佐使的这种组方的理念,然后又让它是真正的起到一个功效作用,我们等于开创了这么一个行业,中医医学护肤品。首先他必须要来自于中医临床组方,它有完整的中医对皮肤疾病的认知和组方的运用。另外我们说一定要在制药企业这样规范的工厂环境里面去生产,那么最核心的它要经过临床的组方的筛选,然后又回到了现代医学临床的这种观察。你像我们核心的功效产品都在医院按照药品的方式进行临床观察的,像我们去痘的产品,包括抗敏的产品,就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皮肤科做临床观察,每个产品我要做120例的病例,做对照,你不能说我自己说有效就有效了, 如果说你要真正的挖掘中医药,说在这方面要去做文章的话,你必须要有相应的这种足够的积累。

  记者:核心的原因就是这个件事情身上是寄托着你对自己的期望的,他不单单是你的一个项目,然后我要挣多少钱然后就行了。

  张科建:可以这么讲,如果要挣钱的话,我真的不会做这个行业。我自己就扔进去好几千万,如果我做别的一些快的项目,包括新零售项目,后来高瓴投资后都是翻了多少倍,就算是做化妆品,我直接就打一个所谓药妆概念,就走透明质酸或者是水杨酸,做祛痘的就ok了,投100万,品牌就已经出来了,再花1000万我已经很火了。但是我觉得那东西真的没有价值。】

  

5.jpg


  传承精华,以躬身笃行之态,守正创新,让护肤产品散发中医瑰宝魅力。张科建说,虽然中国的化妆品产业在国际上仍处于追随位置,但是基于中医药功效的护肤产品却有可能引领风骚。从2009年开始持续进行临床验证和进一步筛选中药组方,到2015年Ⅰ代中药护肤产品上市,到2017年,符合GMP规范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有供应链与生产基地投产,再到2018年,涵盖舒敏、祛痘、美白 、抗衰、保湿五大系列的Ⅱ代中草护肤产品问世,医疗器械系列同步推出……禾宝的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却也都踩准了行业发展的节点,目前,他们也在正联手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中药功效护肤品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

  【记者:就再从市场上说的话,咱们现在你接触消费者的渠道都是有哪些?

  张科建:线下就是医院的渠道,30多家三甲医院,主要是在山东,基本上各地级市医院都有。那么更多的实际上是要通过这个线上,包括我们未来这种发展规划,将来可能95%是线上,因为它毕竟还属于一种高频购买的消费品。从18年6月份到19年底20年初,我们的产品有2万多例的医院渠道的这种使用,无论是功效的反馈还是安全性的反馈,无论医生还是消费者的对这个产品反馈都非常好。】

  

6.jpg


  从2019年开始,由90后群体带来的 “国潮”一词被频繁提起,截止2019年11月,国货时尚品牌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238%,包括禾宝在内的一批有韧劲、有底气、有空间的国货品牌正在迎来新机遇。以中医为底层技术,用两到三年打造品牌形象,延伸至包括口服中药饮品、功能性食品等一系列中医功效与消费品结合的消费场景,做单品、现象级爆品……这都是张科建的战略部署,但是,这都不是他最终的梦想。

  【张科建:当然我们梦想就是说还是要干出一两个中药新药来,团队大家都有这个梦想,尤其包括我们临床大夫,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的这些合伙人,包括我自己,我们真正的具备足够的这种资金支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一两个创新的中成药。中医药的创新应用这个方面我们是走在行业最前列,我们就想把这个事情做大。

  记者:你怎么理解企业家精神?

  张科建:也谈不上什么精神,我觉得一个原则就是不放弃,第二个我觉得还是要勤于思考,看的还要尽量远一些,做的还是要踏实。不论做人还是做企业,你真正能踏踏实实做一点事,创造一些价值,而不是说短期你有什么样的一个经济回报,因为钱你说多少算是多,是吧。

  记者: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对在你看来才是有价值的。

  张科建:是这样,反正大家可能是观点不一样了,我不认为价值就是商业流通领域的东西,他不创造任何价值,毕竟人活这辈子,你还是要在一个行业里产生一点点影响力,哪怕是微弱的影响力,这行业从来没有过的,你去做一些探索,做些尝试,我觉得总归没有白来过。】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栏目由有人物联网独家冠名播出)


分享至
{}
3650读过


| 发表评论
共0条评论
    重点产品

    人物专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山东先进院李卫民——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的济南样板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网聪科技李惠民——用核心技术解决客户迫切需求永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 武如义和吴家堡—— 黄河大米的第三次稻改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华云三维梅敬成——国产工业软件的破局之道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王兆波—— 华凌之道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李文举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刘长燕——婴贝儿一定要成为中国母婴行业最受尊重的企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唐向臣——一个人和一个行业

    济南新动能百人访谈:华滨环联李滨——览尽天下风云,商道即是人心